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对实施美多巴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干预,对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的140例帕金森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低蛋白饮食)与对照组(不予以干预措施)各70例,比较干预后的UPDRS评分、MMSE指标恢复情况、干预效果、生活质量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干预,能够通过饮食辅助方法降低患者的症状,促进智力精神状态的恢复,可提高最终的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实现对症状的控制,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法(HIIT)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某校大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HIIT运动干预分为2组,组别为对照组60名,研究组60名。对照组未进行HIIT运动干预,每周上1次体育课,研究组进行HIIT运动干预,对2组干预前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健康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男生、女生腰臀比明显小于对照组男生、女生(P<0.05)。干预后,研究组男生50m跑、1000m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男生,立定跳远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男生,引体向上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男生(P<0.05);研究组女生50m跑、800m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女生,立定跳远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女生(P<0.05)。干预后,研究组男生体脂百分比、脂肪明显低于对照组男生,基础代谢率、综合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男生(P<0.05);研究组女生体脂百分比、脂肪明显低于对照组女生,基础代谢率、综合健康评分、骨折风险系数、骨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女生(P<0.05)。结论:对大学生进行HIIT运动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大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病人的饮食治疗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位糖尿病肾病病人(2021.5—2023.3),分组处理用数字奇偶法完成。对照组(30例)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运用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组间饮食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定时定量饮食(90.00%)、按照计划控制饮食(83.33%)、估量食物能量(80.00%)、按照标准安排饮食率(86.67%)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护理前,组间营养状况相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PA(0.38±0.11)g/L、ALB(37.82±3.15)g/L、TRF水平(2.39±0.25)g/L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精神健康(73.84±3.96)分、生理职能(75.63±3.37)分、躯体功能(78.06±4.53)分、生理机能评分(79.86±4.58)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相较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NRS-2002指导下的营养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根据APACHEⅡ评分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基于NRS-2002指导下的营养支持,治疗30d,观察两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恢复、胃肠道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0d后,两组的血清TP、ALB、Hb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30d后研究组血清TP、ALB、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主要出现呕吐、腹泻、便秘、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75%(11/53);研究组胃肠道并发症以呕吐、便秘为主,总发生率为3.77%(2/53),研究组胃肠道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2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率7.55%(4/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术后患者PA及CD4/CD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术后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手术史,根据术后营养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以及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胃癌术后患者PA及CD4/CD8表达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兰芹 《食品安全导刊》2023,(12):130-132+136
目的:探究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饮食干预对老年椎管骨折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椎管骨折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身体质量、营养状况、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身体质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中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与前白蛋白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结论:对老年椎管骨折术后患者实行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饮食干预,能增加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提升患者身体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儿童特异性皮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儿童特异性皮炎3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期选取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维生素D水平及分布情况,观察组进一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以及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D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占比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3组SCOR特异性皮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患者SCOR特异性皮炎评分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且不足组SCOR特异性皮炎评分又高于正常组(P<0.05);3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于其他2组(P<0.05),且不足组维生素D水平又低于轻度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维生素D、SCOR特异性皮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与儿童特异性皮炎的发生有关,维生素D的补充可以改善患儿的疾...  相似文献   

8.
於莹 《中国食品工业》2023,(20):126-128+108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间8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基本特征匹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干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干预2周。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运动量表(Fugl-Meyer, FM)评分和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TP、PA值,NIHSS评分、F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血清TP、PA值,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有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试验组鼻饲总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鼻饲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余卉 《中国食品工业》2023,(17):23126-23128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WPMAC评分(疼痛、僵直、功能困难/躯体功能、总分)、干预前后的SF-12v2评分(躯体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的影响、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健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WPMAC评分比较(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F-12v2各领域评分比较(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12v2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饮食干预组采用严格的饮食管控,对照组不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经过3个月干预,饮食干预组FPG、2h PG、TC、TG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LDL、HDL水平干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FPG、2h PG、TC、TG、LDL、HDL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PG、2h PG、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DL、HDL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干预,饮食干预组TP水平、MNA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ALB水平干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TP、ALB、MNA评分没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TP水平、M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干预有利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血脂状况,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自身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BMI、病变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情况及差异,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B、PA、HGB水平无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B、PA、HG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人数22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芳芳 《中国食品工业》2023,(18):115-117+125
目的:饮食干预治疗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具体构成为:我院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根据需要分组后,组别为:对照组、试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总例数为78例;其中,39例在对照组中收入,39例在试验组中收入,2组入院时间开始于2021年11月,结束于2023年2月,在治疗阶段,为对照组提供常规干预,为试验组提供常规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就2组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最终疗效展开比较。结果:在血象和铁代谢指标方面,干预前,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血清铁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网织红细胞比例、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健康认知程度方面,试验组健康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产科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个性化口腔护理对舌癌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舌癌患者, 患者均进行舌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n=42)于术后进行个性化口腔护理, 研究组患者(n=45)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2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各项营养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淋巴结转移、3年和5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入院时与出院时2组患者的体重水平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入院时患者的氮平衡、前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但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8.57%), P<0.0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35.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7.14%), 而5年生存率(7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2.38%), 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个性化口腔护理可有助于改善舌癌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和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 对降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的意义,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白血病)伴贫血的疗效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慢粒白血病伴贫血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研究组联合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差异;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缓解比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疗效更高。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关实验室指标:RBC、Hct及HGB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给予慢粒白血病患者联合使用G-CSF及rHuEPO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RBC、Hct、HGB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在ICU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改良鼻饲法,对照组常规鼻饲,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糖水平、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流、腹泻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鼻饲法有利于减缓ICU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有利于ICU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外科手术患者在高骨胶原蛋白饮食干预的应用中,对骨愈合及营养达标率的影响。方法:抽选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诊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样本,按照数表法的分组规范,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个组别,各组别取30例展开对照研究,前组患病者在骨外科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实施干预,后组患病者在前组基础上联合高骨胶原蛋白饮食干预,分别对2组护理后的营养水平、疼痛及关节功能、手术指标、营养达标率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机体营养水平较低,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分值与关节功能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观察组疼痛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项手术相关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病者测出营养状态中营养正常的样本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高骨胶原蛋白饮食干预用于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有利于提升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加速术...  相似文献   

17.
王颖 《食品安全导刊》2023,(22):146-148+161
目的:研究督导式饮食宣教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1—12月于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干预及饮食建议,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督导式饮食宣教的膳食指导,随访干预至入组后2个月。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及降压药服用频次。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压药减少或停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导式饮食宣教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及心脏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个性化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各93例,分别予以个性化饮食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血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恢复效果均优于对比组,营养指标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均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干预的实施,能够促进患者血糖及心功能指标的恢复、可提升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效果,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营养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GDM患者100例,其中孕期进行个体营养宣教的孕妇60例为研究组A;孕期未进行营养宣教的GDM孕妇40例为研究组B。随机抽取同期分娩并且血糖正常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B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研究组A(P≤0.05),研究组A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营养治疗宣教,可以显著降低分娩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探讨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将2020年度5月到2022年度5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饮食护理的实验组和接受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之间有对比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分析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骨痂平均光密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治疗后不同时期的骨痂平均光密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