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断块油藏因断层多,含油面积小而难形成规则的注采井网,因此其井网形式和井距要结合油藏的具体形状来确定,对于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压裂投产措施加剧了其地质复杂性。本文在某实际低渗透断块油藏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形态的断块油藏模型:四边形、三角形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PEBI网格剖分方法,分油井压裂、水井压裂、油水井同时压裂三种情况进行了压裂井网优化及裂缝参数优化,最后在压裂基础上进行井排距优选研究,为小断块油藏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断块油藏分类及开发井网布署与注采井网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张盆地发育的断层相互切割 ,将油藏分割成复杂的小断块 ,形成不同形态的断块油藏 ,按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半圆形 ,条带形 ,三角形 ,四边形断块油藏。不同形态的断块油藏 ,有不同开发井网和注采井网 ,本文通过断块油田开发实践 ,在断块油藏开发形态分类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形态断块油藏合理的开发井网及注采井网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递减开发后期的文、卫、马油田老区存在的储量接替不足、稳产基础薄弱、井况恶化严重的状况,开展精细油藏研究工作,搞清了剩余油分布,探索出了老油田部署优质高效调整井的多种方式,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中油田文209块高含水期存在的构造复杂,认识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分布零散,认识和挖潜难度大等突出问题,通过开展地层精细对比、构造精细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多项专题研究。理顺了内部次级断层的组合与配置关系,深化了区块构造格局的认识,重新认识沉积相类型,明确了沉积微相与不同类别储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密网格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剩余可动油储量丰度研究剩余油,准确定量地反映剩余油潜力的富集分布,明确了本区剩余油分布特征及规律,针对性地提出油藏调整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胡庆油田非均质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期的地质开发特点,在剩余油认识、微构造研究为主的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选择适合各油藏剩余油挖潜的4”套技术、定向侧钻技术、层内调剖及SD驱油技术等等配套工艺新技术。通过调整井网的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改善高渗层剖面,挖掘中低渗层潜力,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实现了油田稳产,探索出一套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挖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临盘油区位于惠民凹陷西部,是一个多套含油层系、多种油藏类型叠置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由于断块碎小、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非均质严重的地质特点,注水开发难度大,自然递减率大,水驱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通过开展断块、储层分类评价,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断块形状、不同储量规模的断块通过建立概念模型,进行层系、井网优化,同时强化油藏、工艺、地面一体化配套,达到了大幅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油藏高含水期的采油速度,在以油藏历年开发情况仔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精细研究分析,提出精细注水措施,配套实施工艺技术,使油藏的潜力小层注采对应,提高注水效率及地下原油的采收率。该方法在濮城油田DS2S1运用以来,效果明显,为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注采井网调整技术是油田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保持原油长期稳定的产量和提高原油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油田注采井网调整是通过对加密或抽稀的方式合理调整注采井网的分布密度,以实现最佳原油采收效果。本文对注采井网的选择、井网的分布与调整、井网密度的确定、注采井网与原油采收率等注采井网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南油田文 85断块以历十多年的滚动勘探开发 ,产量从上升、稳产和大幅度递减。面对如此严峻的开发形势 ,1 999年以来针对油田的特点成功地采取了 5项技术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剩余油研究技术 ;出水层封堵技术 ;老井措施增油技术和稳油控水综合治理技术等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强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改善开发效果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临盘油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发调整的困难度,本文阐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治理技术的应用,如精细地质研究技术、剩余油研究技术以及改善水驱油效果的注采调整技术等。精细地质研究技术深化了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剩余油研究技术深化认识不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明确了注采调整方向;针对不同类型油藏具有的不同潜力,创新注采调整思路,不断优化注采井网,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卫11块是卫城油田的一个低渗、中粘且非均质严重的复杂断块油藏,从构造入手,运用多种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及时进行与地质特点相适应的综合调整与治理,使该区块连续取得年产油递减率小于8%、含水上升率小于2%的良好开发效果,为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期的控水稳油,提供罗勒一个可供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复杂小断块油藏因为断块的分隔作用,形成形态各异、断块碎小的独立开发单位。复杂小断块油藏在开发上存在着油藏能量较少,断块的面积小的特点,因此使用常规面积的井网实行注水开发是十分困难的,导致了油藏的产量逐年减少。本文结合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的特殊性和地质特点,在对储量进行最大限度控制的基础之上,将"少井高产"作为生产理念,使用水平井控制定向井、直井、优势油砂体的方式,对注采关系进行完善,最终形成完善的立体井网优化控制理论。在对立体井网进行部署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以下几个特征进行考虑:油砂体的分布特征、断块规模、断块几何形态,同时对渗透率方向性和储层非均质性进行考虑,明确二者对水驱效果产生的影响。在对复杂小断块油藏进行开发的实践之中,使用立体井网理论的直井和水平井联合井网,能够比直井井网更有效的对复杂小断块油藏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临13沙二下油藏历经30余年的开发调整,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因构造复杂,断块破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历史上水井大段合注,油井大段合采,致使油层平面、纵向水淹程度不均,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加大。加之水井套破、管柱卡等原因,造成注采井网二次不完善,稳产基础不牢。本文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重建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井网优化技术,优化注水产液结构,水驱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受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注水参数不合理等因素影响,H区块注水开发水窜严重,常规注水调整难以进一步提高水驱油效率,优选8个井组进行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但受地质特征复杂、注采井网及井距不合理等因素制约,难以进一步扩大深部调驱规模,为此开展调整技术对策研究,包括重新落实构造、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以及注采井网、井距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小断块水驱砂岩油藏构造地质认识不清、油水关系复杂、含水高、采收率低等问题,从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储层平面、层间剩余油分布特征和下步挖潜方向,提出了该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对策和技术保障,通过综合调整,提高采收率4.8%,增加可采储量12.24×104t。  相似文献   

18.
文明寨油田是中原油田所属区块中极其复杂的一个断块油田,该油藏断块多、油层多、储层物性较好;经过30年的开发,在综合含水达到90%以上的情况下,采油速度还保持在1.5%左右,文明寨油田在开发中主要做好了精细地层研究和注水开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马厂油田构造上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南端,1987年投入开发,经连续20多年的注水开发,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油田含水上升,递减加大,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强化地质基础研究,夯实油藏开发基础;通过厚层潜力井网提前注水,适时开展有效提液;强化剩余油分布研究,实施长关井恢复;强化注采管理政策研究,实施脉冲周期注水,改善层内水驱油效果等的主要做法对油田实施有效挖潜,实现了油田原油产量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20.
王二虎  张杰 《清洗世界》2022,(6):114-116
水驱油藏是采油厂“存量增效、创效”战略阵地,是采油厂原油稳产的“压舱石”。近年来,采油厂以提高水驱油藏质量和效益开发为目标,持续精细化、智能化注采主导技术创新完善,提规模、重效益,夯实水驱稳产基础,为水驱油藏稳产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