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扩展的ATM信令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TM信令系统通用实现模型,提出了两种右扩展的ATM信令系统体系结构,将信令任务进行分布处理,从而明显提高了ATM信令系统的呼叫实时处理能力,克服了瓶颈效应,增加了扩展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陕南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发现: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不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强;在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显示空间集聚分形特征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城镇体系,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关联维数显示城镇体系内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各城镇之间应开展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3.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快递人员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法(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NBC)的城市快递人员辨识方法.首先,通过相关问卷调查,研究快递派送人员的手机信令发生规则.然后,依据北京市移动用户手机通信信令数据,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2种数据源中同时包含的通信数据属性,建立通信数据与调查数据中类别变量(快递人员/非快递人员)之间的贝叶斯概率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NBC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最后,使用未参与训练的样本数据测试标定后模型的准确性,测试结果显示快递人员的预测成功率达到88.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通信网络获取的手机信令数据,挖掘用户出行轨迹,在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A)的基础上,依据出行方式的先验知识构建初始隶属度函数,并将传统欧氏距离替换为对多维度数据之间变化关系更加敏感的马氏距离,提出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出行方式识别模型,对长春市区范围内用户的三种常见出行方式,即步行、自行车、机动车进行识别,并从用户出行距离、出行时耗、平均行程速度三方面验证了模型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重点区域人群聚集动态的有效掌握,保障区域人群的及时疏运,预防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广州市火车站枢纽区域为例,通过对海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手机信令数据映射至研究区域,实现区域人流量的实时统计,同时分析了大都市火车站枢纽区域春运人流量变化情况,得出春运期间区域人流量存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的k值自适应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交通枢纽人流量k近邻预测算法,并以节假日与非节假日两种不同交通模式环境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算法在两种模式下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PMAPE分别在6%与5%以内,均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区域人流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具备特定区域人口热力洞察监测的能力是智慧应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省地质灾害种类多,各类事故较为频发,亟需快速掌握特定区域的人员数量、流动趋势及人员基本属性等资讯,以便精准发布预警预报、精确实施应急救援.文章结合手机信令大数据的特点,从前端应用、后端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城市应急指挥救援开...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旅游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客流激增与滞留及交通拥堵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精准提取游客特征的方法,精准识别游客的出行轨迹,分析挖掘旅游客流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基于上述方法,以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为案例进行计算、识别与分析,得到其景区内游客的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和可移植性,可在数据支撑充足的情况下完成长时段、多范围的景区客流识别及出行规律挖掘,为景区客流量预测及应急保障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并为旅游、交通管理部门和旅游者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从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资源环境五个方面构建城镇发展质量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以云南省为例,运用熵值法、质量与速度协调测度模型和GIS技术对城镇综合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云南省各市区按发展类型可以分为优质完善型、加速提升型、初步发展型、严重落后型4种形态;按发展协调度可以划分为协调型、滞后型和质量过度滞后型三类;按主导类型则可以划分为经济发展与科技支撑主导型、经济与社会发展主导型、资源环境主导型以及非主导型四类。第二,城镇综合发展质量区域差异显著且整体水平较低,总体呈现出由昆明为中心向外围圈呈三级阶梯状递减的空间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数据业务是移动通信发展最迅速的业务之一,与智能网(IN)的融合可以集中数据业务与智能业务两者的优势,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移动智能网是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上快速、有效地生成智能业务的网络体系结构.首先概述了移动智能网原理,并基于移动智能网提出了手机签名增值业务的解决方案,分析研究了实现该方案的关键技术,并在实现原理、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与机群系统相比,网格计算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解决资源的异构性问题,支持资源的柔性伸缩及多种并行编程环境,支持科学计算库与工具软件,支持可视化动态人机交互。网格计算模式的体系结构是具有一定智能的分层结构。参考5层沙漏结构思想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设计具有资源底层、安全调度层、抽象接口层、中间件层、应用接口层和应用层等6个层面的网格计算系统多层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件的空间任务仿真系统体系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使空间任务仿真系统(space operation simulation system,SOSS)适应军事需求和仿真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基于组件的SOSS体系结构概念模型,并采用可达矩阵定量描述。通过定义组件贡献度和组件依赖度的概念,定量选择需优化的结构,采用矩阵变换方法,实现SOSS构建中增加、删除和合并等组件操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IETF提出了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协议PMIPv6,PMIPv6与现有的基于主机的移动管理协议不同,它的移动协议是在一些网络实体之间进行而不包括移动节点MN(mobile node).为了研究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协议的不同特性,采用了分析模型的方法对PMIPv6及一些基于主机的移动管理协议的信令开销进行了分析,结...  相似文献   

14.
可将科学计算中大量算法的计算形式视为由流计算和相当比例的通用计算混合而成。针对低并行度计算以及不易流化(Streamlization)的数据结构对流计算整体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提出了一种软、硬件可控的适应性片上存储结构DAMS Cache。该结构能够同时适应混杂流计算中流数据以及标量数据的存储需求;采用了适应性动态存储资源分配策略和适应性动态地址映射策略解决地址映射冲突问题;通过全硬件支持非规则流、条件流的存储与访问,混合数据替换策略能够充分挖掘数据的生产者-消费者局部性及时间、空间局部性。验证评估实验表明,相对Cache以及SPM(Scratchpad Memory),DAMS Cache算法的适应性较好,面向混杂流计算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空间是县域经济体系,通过县域特色城镇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县域经济转型,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对围绕泗洪县域城镇构建地区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将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这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在国家、省域和县域三层视角下审视泗洪县的城镇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其次,具体剖析泗洪城镇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机遇;最后,从文化空间、文化价值、集体记忆、生态循环和文化富民等方面提出泗洪城镇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为县域城镇文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手机作为一种新型营销平台,其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企业应该发挥手机营销的优势,把握目标群体的心理,通过制作富有创意的APP、挖掘手机互动与分享功能、给予用户实惠便利、营造舒适的手机体验环境等多种策略,达到营销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东芝公司推出一款可爱的儿童手机——812T。这款儿童手机不单是颜色可爱.功能也是针对父母及小朋友的需要而设计.内置GPS功能、警报器功能.家长可通过3G手机或计算机得知儿童手机的所在位置:预先登录紧急通知人的联系方式后.当手机警报器启动时.就会同时拨打电话,传送e-mail信息,或是启动视频电话通知紧急联系人,对儿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手机二维码在光线不均衡、拍摄条码发生几何畸变等复杂条件下的识别问题,以QR码为例,提出利用透视投影变换对拍摄图像进行几何畸变校正,使用多阈值方法进行二值化处理。依据位置探测图形的特点对条码图像进行定位和裁切,设计了基于采样网格的窗口采样方法,以提高信息采样准确率,给出了QR条码的纠错译码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读光线不均和几何畸变的手机二维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手机逐渐由原来纯粹的通讯工具转变为时尚、流行的在线交流"玩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人生活、消费的传统模式。这说明从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带来了许多观念、生活方式上的革新以及新文化消费的发展。同时,消费观的转变也将引导未来的个人电子消费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