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化工》2015,44(5):581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Pb O/Si O2催化剂,用于苯酚与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苯基碳酸酯(MPC)。在间歇反应精馏塔中,考察制备催化剂的焙烧温度、Pb O负载量、催化剂用量、DMC与苯酚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 O/Si O2催化剂适宜的焙烧温度为500℃、Pb O负载量为5%(x);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3%(w)(基于反应体系的质量)、n(DMC)∶n(苯酚)=8、190~195℃、10 h,在此条件下苯酚转化率为72.0%,MPC选择性为96.5%;Pb O/Si O2催化剂至少可回用5次,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TiO2/Si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酸苯酯(PA)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550℃下焙烧制得的负载量为4%(w)的TiO2/SiO2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7 h、PA用量39.00 g、n(DMC)∶n(PA)=1∶2、催化剂用量1.6 g的优化条件下,DMC转化率为79.21%,碳酸甲苯酯和DPC的总选择性为93.66%。TiO2/SiO2催化剂的活性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FTIR和XRD的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组分TiO2的流失;反应体系中极少量的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的负载型ZnO-TiO2催化剂,考察了载体对负载型ZnO-TiO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SiO2为载体时,ZnO-TiO2/SiO2催化剂上MPC的选择性明显高于以HZSM-5和γ-Al2O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当n(苯胺)∶n(DMC)=1∶20,m(催化剂)∶m(DMC)=0.013,反应温度为443K,反应时间为7h时,其对苯胺的转化率为49.9%,MPC的选择性为52.3%;和ZnO-TiO2催化剂相比,ZnO-TiO2/SiO2催化剂对于MPC的选择性也有所提高。采用NH3-TPD、Py-IR、XPS对负载型ZnO-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型ZnO-TiO2催化剂其表面酸强度弱的L酸中心有利于MPC合成。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2016,45(10):1167
在减压条件下,以甲基苯基碳酸酯(MPC)为原料歧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DPC),考察了反应温度、钛酸四丁酯与二丁基氧化锡复合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歧化反应的影响;在温度185~215℃下,对MPC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统计学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15℃、45 k Pa、复合催化剂用量(基于MPC质量)0.6%(w)、反应时间3h条件下,DPC选择性达95%以上、收率达88%以上。MPC歧化反应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良好;统计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考察范围内,该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MPC歧化生成DPC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乙酸苯酯(PA)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MoO3/SiO2催化剂,并对其进行N2吸附-脱附、XRD表征。考察焙烧温度、MoO3负载量以及反应条件等对该催化剂在DMC和PA酯交换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MoO3负载量(m(MoO3)/m(MoO3+SiO2))为0.20时,制备得到的MoO3/SiO2催化剂在DMC和PA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最优,在适宜的反应条件(m(Catalyst)=6.0 g, n (PA)=1.0 mol, n (PA) /n (DMC)=2, T=180℃, t=5 h)下,DMC转化率达71.1%,甲基苯基碳酸酯(MPC)及DPC的选择性分别为52.0%和43.5%。随着MoO3负载量的增加,MoO3/SiO2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但催化性能却逐渐变好;载体SiO2为无定形,活性组分MoO3的(021)、(110)、(040)晶面取向随负载量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因此,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活性组分MoO3的晶面取向和载体与活性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有着一定的关系,择优取向晶面(021)、(110)更有利于DMC和PA合成DPC反应。  相似文献   

6.
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催化合成碳酸二苯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反应,进行了催化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孔径大小对反应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介孔催化剂有利于DMC和苯酚酯交换生成DPC,而微孔催化剂则使DMC和苯酚反应生成苯甲醚和甲基苯基碳酸酯。V2O5是较好的酯交换合成DPC的催化剂,特别是负载型V2O5/S iO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DPC选择性。以V2O5/S iO2为催化剂考察了V2O5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配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到较适宜的反应条件:V2O5的负载量(质量分数)40%,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h,苯酚与DMC的摩尔比为10∶1。在此条件下,DPC的选择性为60.6%,DPC的收率为25.7%。  相似文献   

7.
MnCl_2/活性炭催化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活性组分的筛选,开发出活性炭负载氯化锰(M nC l2/AC)催化剂,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正丁胺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MBC)。考察了M nC l2负载量对M nC l2/A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M nC l2负载量为0.2mm ol/g;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DMC)∶n(正丁胺)=3,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h。在此条件下,正丁胺能完全转化,MBC的收率达到96.5%。探讨了不同载体负载的M nC l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中性载体有利于甲氧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以Ga2O3为活性组分的硅胶负载氧化物型酯化催化剂Ga2O3/SiO2,采用FTI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正丁酸与正辛醇酯化反应合成丁酸辛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Ga2O3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n(正辛醇)∶n(正丁酸)、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还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Ga2O3负载量(w)20%,500℃下焙烧2h。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辛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正丁酸0.2mol,n(正辛醇)∶n(正丁酸)=1.8、催化剂用量(占总反应物的质量分数)1.03%、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6.5%。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酯化率仍可达94.3%。Ga2O3/SiO2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硫酸促进型酯化催化剂SO42-/SiO2和SO24-/SiO2-Ga2O3。  相似文献   

9.
甲氧基铅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使用任何溶剂、低压反应条件下,以N,N′-二苯基脲(DPU)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氧基铅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90min、n(DMC):n(DPU)=5、反应压力0.5MPa、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质量分数)1.00%条件下,DPU的转化率为98.8%,MPC的选择性为99.3%。以甲氧基铅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n(DMC):n(DPU)=5、反应压力0.5MPa、催化剂用量1.00%。初步讨论了以甲氧基铅为催化剂时MPC合成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甲基苯基碳酸酯(MPC)歧化反应过程的研究进展。MPC歧化是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路线中的重要步骤,深入研究MPC歧化对提高DPC的收率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PC歧化反应热力学过程、均相和多相催化体系、动力学及合成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催化体系和工艺研究结果。多相催化剂的开发焦点集中在以PbO,TiO2,MoO3为活性组分的金属氧化物方面;适宜的歧化合成DPC的工艺是减压反应工艺。  相似文献   

11.
CO_2和丙三醇合成丙三醇碳酸酯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298.15K丙三醇碳酸酯的液态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熵,利用Joback基团贡献法及Sternling-Brown方程计算了丙三醇碳酸酯的液态摩尔等压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结合文献中的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了由CO2和丙三醇合成丙三醇碳酸酯反应体系中涉及到的反应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以及反应压力。结果表明,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可行的,耦合反应是实现该合成过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乙醇和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乙酯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由CO2和乙醇直接合成碳酸二乙酯(DEC)以及引入环氧乙(丙)烷(EO或PO)进行耦合反应的热力学数据标准生成焓△fHm(?)和自由能△rG,还计算了由乙醇和CO2直接合成DEC的平衡常数Kp以及CO2、CO和乙醇的平衡转化率。结果表明由乙醇和CO2直接合成DEC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可行的,需要设计其他反应路线。当引入载体EO或PO后就可成功地利用CO2和乙醇合成DEC。  相似文献   

13.
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合成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PC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线形缩聚和成环两种反应机理,产物的重均分子量高达117740,分子量分布指数Pd=1.33;超临界CO2能增塑PC致使链段活动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2015,44(9):1038
以硝酸铈和尿素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作用下,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新型花束状CeO2催化剂,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间的构效关系,并将其用于催化CO2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SEM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花束状CeO2催化剂的形貌良好;TEM及HRTEM表征结果显示,花束状CeO2催化剂中存在一些晶格缺陷并具有较多的(110)晶面;NH3-TPD和CO2-TPD表征结果显示,花束状CeO2催化剂中存在较多的酸性位和碱性位。实验结果表明,花束状Ce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在0.1 g催化剂、15 m L甲醇、CO2初始压力5 MPa、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DMC收率为4.8 mmol/g(基于每克催化剂)。花束状CeO2催化剂暴露的(110)活性晶面及较多的酸性位和碱性位有利于DMC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莺歌海盆地上第三系莺-黄组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新生代形成的富含天然气的沉积盆地,其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下部沉积岩系中发育有大面积连片成带的泥拱背斜构造。上第三系莺-黄组是浅埋的最主要天然气储集层,所产气体普遍含有CO_2,有一部分气井产高浓度的CO_2。高浓度CO_2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央泥拱构造带。分析了莺-黄组所产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考虑到南中国海地区在新生代分别经历了4期明显的火山作用、热作用和裂谷作用,莺歌海周边地区广泛发育有中酸性火山岩系,盆地中央上第三系和第四系下部发育有大面积的高温高压泥拱,盆地第三系海相沉积岩系中普遍含有碳酸盐矿物,莺-黄组中下部及梅山组中钙质含量>10%,中央泥拱带具有高地温(>4℃/100)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的莺-黄组中CO_2是中中新世和第四纪初期由盆地基底花岗岩系热脱气作用和2000~5000m及其以下第三系沉积岩系中的碳酸盐矿物热分解作用或低温水解作用联合贡献的,CO_2的贡献量分别为15%~100%和0~85%。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吡啶在避光条件下与氯代正丁烷进行反应,得到吡啶季铵盐离子液体。将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来催化环氧丙烷与CO2的加成反应,得到碳酸丙烯酯。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PC收率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压力5.0 MPa、温度为150℃、时间为5 h)下,碳酸丙烯酯的收率可达88.1%。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羟基的离子液体1-羟乙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溴盐作为催化剂,研究了环氧化合物与CO_2在无有机溶剂、无添加剂情况下的反应,得到了此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100℃,2 MPa,4h。反应条件相对温和,目标产物收率较高,催化剂具有广泛的普适性。探讨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认为羟基的引入能够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形成氢键,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此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陈红萍  郑小满  梁英华  赵新强 《石油化工》2014,43(10):1149-115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Fe-Zr-O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SEM-EDX、TEM、XRD和NH3-TPD等方法对Si-FeZr-O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组成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Fe-Zr-O催化剂催化CO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Si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减小且孔分布集中;当n(Fe)∶n(Zr)∶n(Si)=5∶1∶2时,存在便于传质的5~11 nm的孔且孔体积最大,催化活性最高;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是引入Si后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Si的加入所形成的锆硅和铁硅固溶体可与铁锆固溶体协同作用,提高Si-Fe-Zr-O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CO_2与环氧化物多相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由CO2和环氧化物多相催化偶联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用于该反应的主要催化剂如MgO、MgO-Al2O3、改性ETS-10分子筛、负载型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等,并比较了它们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类多相催化剂相比,由一些有机金属配合物均相催化剂“多相化”得到的负载型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是一类具有潜在开发应用前景的催化剂。同时介绍并对比了一些催化剂催化CO2和环氧化物偶联反应的机理,弱酸性的CO2和弱碱性的环氧化物在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协同催化作用下可快速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20.
用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MoO3-SiO2表面复合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O3-SiO2担载的Cu-Ni双金属催化剂,用IR、TPD、TPSR和微反技术研究了CO2和CH3OH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吸附与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u-Ni/MoO3-SiO2催化剂对CO2和CH3OH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CO2和CH3OH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反应产物主要为碳酸二甲酯(DMC)、CH2O、CO和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