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前言 日本列岛晚中生代到早第三纪沉积盆地具有区域性构造和沉积特征。本研究中,重建了晚中生代至早新生代期间亚洲东缘的古地理,得到的认识是,日本海只是在早第三纪最晚期至早中新世期间才开始存在。 在西南日本,上中生界至下新生界沉积岩包含了活动大陆边缘的主要地质单元,并显示出沉积盆地的特征分布。可明显地区分出弧后、弧内和弧前沉积盆地。西南日本的弧后盆地提供了与亚洲大陆东部边缘的盆地构造连续性的证据。沉积盆地性质和起源的如此大的各种  相似文献   

2.
引言日本列岛为西太平洋地区复杂的弧-沟体系的一部分。主岛的太平洋-侧为地震活跃的海沟。日本海沟中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间的会聚速率据估计为每年8—10厘米,南海海槽(西南日本海沟)中菲律宾海板块与亚洲板块间的会聚速率为每年1—2厘米。日本与亚洲大陆主体之间隔着一个大型的弧后盆地或称边  相似文献   

3.
结合古巴群岛构造演化及古地理格局,对比分析了北古巴前陆盆地和古巴中部盆地的演化过程及油气地质条件,认为中新生代加勒比板块北缘的弧陆碰撞活动是控制古巴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古巴群岛及其周缘地区在侏罗纪裂陷期-白垩纪被动大陆边缘时期发育良好的烃源岩,烃源岩分布范围受到古地理格局的控制。白垩纪末期-古新世加勒比板块与北美板块的碰撞控制了古巴地区储盖组合及其配置关系,发育有效区域盖层是北古巴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白垩纪末期,古加勒比弧在碰撞作用下推覆北美被动大陆边缘,下部烃源岩受到荷载开始成熟。弧陆碰撞形成的大型冲断带及断层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使得油气聚集在侏罗系-白垩系碳酸盐岩裂缝、火山岩裂缝、火山碎屑岩以及古近系砂岩等储层中,并形成了构造、地层、岩性及复合型等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日本列岛主要由晚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增生杂岩组成,这些杂岩原来形成于东亚大陆边缘(即20亿年的扬子克拉通(华南)和450Ma的弧前蛇绿岩)的俯冲带内。最近利用微化石和放射性测年的研究已区别出一些主增生杂岩,其中包括一些高P/T变质部分和次蛇绿岩。特别是,对每种增生杂岩的大洋板块地层和与俯冲有关的变质作用年代的认识,使得日本列岛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得以用新定义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它们间的共同边界来修正。除掉与弧有关的岩浆作用和由微板块活动造成的二次构造改造的影响,如弧后盆地张开,弧前碎块运动和弧碰撞,可看出在这些增生杂岩之间明显地向洋变年青。这种增长方向在西南日本可很好见到,那里存在几个不同单元,即从日本海一侧到太平洋一侧:400~300Ma的高P/T片岩,二叠纪(250Ma)增生杂岩,230~180Ma的高P/T片岩,侏罗纪(180~140Ma)增生杂岩,100Ma的高P/T片岩,晚白垩世(80Ma)增生杂岩,第三纪(50~20Ma)增生杂岩。这些大地构造界线的弯曲地表行迹和普遍的构造飞来峰及构造窗表明,这些杂岩,包括高P/T片岩,都表现为近水平(或平缓倾向北的)薄层构造单元,即推覆体。因此,日本列岛形成为一个巨大堆叠推覆体,这些推覆体在构造上向下变年青,直至现代南海增生杂岩。在这种近水平的造山带内,构造上最明显的是高P/T单元夹在低压单元间,如100Ma的三波川蓝片岩位于侏罗纪和晚白垩世葡萄石—绿纤石相增生杂岩之间。三波川高P/T单元的上升似乎与库拉—太平洋扩张脊到达海沟有关,这表明这种高P/T增生杂岩可能是因海沟处扩张脊的浮力俯冲而被挤入低压地区并被抬升的。那时的脊俯冲的证据得到了复原的古板块运动和同时期的与弧有关的伴有低压区域变质的领家岩浆作用高峰的佐证。夹在低压单元内的高P/T蓝片岩推覆体的形成也可这样来解释。主扩张脊的俯冲不仅对近水平的高P/T推覆体,而且对大陆花岗岩带的幕式向洋发育似乎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看法表明,在大陆和主大洋间的会聚型造山带的主要构造是随洋中脊的幕式到达形成的。根据这种观点,在日本列岛的450Ma的地质历史期间内可分出四个造山旋回,即根据日本四大地质学家名字命名的:Naumann(瑙曼)造山运动(450~300Ma),Kobayashi(小林)造山运动(300~220Ma),Miyashiro(都城)造山运动(220~75Ma)和Kanmera(勘米良)造山运动(75Ma—现代)。这四次造山运动对应于四次大洋板块的俯冲,即最老的未命名的板块,法拉隆板块,伊次那岐-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这些造山运动以洋中脊幕式到达东亚大陆边缘来划分。例如,都城造山运动,它以明确的白垩纪对变质带为特征,不仅得到陆上地质,而且还得到太平洋内的古板块运动极好证实。本文对主大洋的板块俯冲于大陆边缘下所引起的总地质过程,提出了称为“都城型造山运动”的新概念。文中对日本造山带研究史作了回顾,重点则在八十年代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列岛岸外弧前区下面,从大洋板块直到加积棱柱体底部的声波基底表面上,可探测到一个明显的底部声波反射面。新近的研究表明,这一反射面不可能是俯冲大洋板块的上部界面,而只能是大洋玄式岩基底(或燧石层)的上部层位。和达—贝尼奥夫带的构造活动似乎是切割大洋基底与上覆沉积物边界的一种逆断运动,这些逆断层切断了底部反射面,並延伸进入了加积棱柱体之内。在大陆架与大陆坡之下中等及较浅深度上发生的大地震,是这些逆断运动的直接显示。在以往的地质年代中也发生过逆断活动。酸性和碱性岩浆(可能产生于中等深度的地震带)沿逆断层或伴生的正断层而上升。西南日本弧前区15—16百万年前,东北日本从22百万年前发生过侵入活动。接着,盆地在侵入体的向陆侧沉降。在一些情况下,弧前火成岩中还含有陆壳或洋壳的捕虏岩。这种弧前火成岩(包括捕虏岩在内),在日本列岛的二叠纪和三叠纪构造带中可以找到很好的例子。本文所举模式是日本列岛弧前区特有的模式。我们认为,在其它的弧前区,不同的构造参数(如会聚速率和沉积物供给)会引起不同的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群岛地质构造发育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至1987年,实施了 ITIT 特别研究即油气田区域新生代层序对比研究。该研究弄清楚了菲律宾群岛新第三系的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通过与日本列岛的对比,探讨了开发菲律宾群岛深部石油,天然气矿藏的可能性。菲律宾群岛位于东南亚,占据着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相连的岛弧的一角,其北部经过台湾与日本列岛相连。日本列岛也占据着自东北部的千岛列岛,西南部的琉球群岛与台湾相连岛弧的一角。岛弧以前缘的海沟与海洋相连,弧后为边缘海发育的弧状列岛,第四纪火山列  相似文献   

7.
自板块构造体系建立迄今已约20年。七十年代初在日本列岛附近划分出了几个板块边界,从此,“日本列岛属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向东北日本之下俯冲,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南日本之下俯冲”的板块边界的基本模式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常识。然而,进入八十年代后,对日本列岛附近的板块边界的划分出现了新的假说;认为:日本海已开始向东北日本之下俯冲,这说明处于北海道中轴部的北美-欧亚板块边界已在较近期内向日本海东缘一大地沟带(即系鱼川-静冈带,下同)移动(图1)。据此,东北日本变成为北美板块的一部分,因此该假说简称为东北日本北美板块假说。新假说是通过将北美-欧亚板块边界的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日本列岛,已知于较近的地质时代或现在,陆块与陆块尚在碰撞,如在伊豆附近的菲律宾海板块与日本列岛的碰撞、日本中部的东北日本与西南日本的碰撞,以及在北海道发生的碰撞。由于这些碰撞带通常具极复杂的地质构造,同时亦由于其内部构造亦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难以了解俯冲带的一般特征。然而,碰撞带与同是板块会聚边界的大洋板块的俯冲带  相似文献   

9.
南亚太地区是指东南亚及澳洲地区,地质构造上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交会地带,中、新生代该地区板块构造活跃,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沉积盆地,按其发育的构造位置,可分为三大类沉积盆地:①主动陆缘型盆地,包括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和弧间盆地;②克拉通内部盆地,包括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③被动陆缘型盆地。根据对该地区各类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发现的分析,认为弧后盆地、陆内断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是最有利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七年第一期(总第33期)菲律宾海板块构造研究述评滑脱断层作用与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变日本海扩张前后的“岛弧”岩浆活动新生代时期大洋盆地的演化太平洋盆地12500。年前的古地理中太平洋盆地的沉积盖层构造南大洋大西洋海域中新世后假整合和古海洋学中国南海和苏禄海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拖网岩样 及其对板块重建的意义富有机质沉积的浊流搬运:阿尔卑斯和地中海 的实例泰国湾北大年盆地砂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大西洋中脊的黑烟、块状硫化物和喷口生物沉积扩张中心上的海洋磁异常为何受抑?论弧后扩张的原因琉球岛弧的地质构造中国的大地构造:大…  相似文献   

11.
自晚第三纪以来的西南日本的构造集中了现在在中部日本的海沟—海沟—海沟(TTT)三联点相接的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图1)。菲律宾海板块上的四国弧后盆地与毗邻的日本边缘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是了解TTT三联点和西南日本板块边缘演化的关键。伊豆—小笠原弧与九州—帛琉残余弧之间晚第三纪早期的弧后裂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引言朝鲜半岛是欧亚大陆板块中稳定地块的一部份,半岛上呈带状的地质分区与中国大陆的地质分区相对应(图1)。而日本列岛则是位于大陆板块东南边缘上的一大岛弧。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在日本海形成之前,日本列岛与大陆相连,就其位置和移动路线来说,有图  相似文献   

13.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中朝板块东部的中、新生代盆地,其发育演化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陷、晚白垩世-古新世构造反转、始新世-渐新世裂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构造反转及中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5个阶段。北黄海盆地的动力学类型可定义为右行转换拉张盆地,区域性走滑运动在成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北黄海盆地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主要受控于特提斯构造域板块(地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相似文献   

14.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东海陆架盆地为发育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据区域地质,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结构研究。该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白垩纪弧前盆地和晚白垩世末-新生代弧后裂陷盆地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白垩纪以来,东海陆架盆地的演化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随着俯冲角度逐渐变陡,裂陷期由西向东逐渐变新,早白垩世岩浆弧位于浙闽东部,陆架盆地为弧前盆地,至晚白垩世末-早古新世,陆架盆地转变为弧后盆地,并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中新世裂陷,后在东部坳陷带发育始新世裂陷。  相似文献   

15.
日本将于1989年内按 GGT(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委员会计划在日本及邻近海域完成五条剖面,藉以深入研究日本列岛的深部构造,这五条剖面分别为:(参阅附图)1.北海道剖面:该区为现代岛弧与岛弧碰撞区,以往为北美、欧亚板块的边界。在获得碰撞带深部构造资料的同时,亦将获得有关千岛海沟、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日本海东缘板块边界的资料,2.东北日本剖面:为“典型”俯冲带地下构造区,剖面拟自边缘海的日本海延至太平洋的沙茨基海隆。  相似文献   

16.
<正>弧-弧结合区不仅地貌上特殊而且有各种构造特征,如走滑断层、山脊和槽地。这些构造的发育归因于弧内横推断层端部内的局部应力集中。然而这些解释一般缺乏详细的陆上地质和地球物理论证的基础。我们将评述位于西南日本弧和琉球弧结合处的九州岛的最近研究(图1),着重于九州所经历的三次不同地质事件:弧内走滑断层位移、火山构造凹陷的形成和反时针构造旋转。所有这些事件发生在最近的6Ma期间和自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在九州之下以来。本文将提出一个构造模式,把这些事件归因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开始,并把重点放在相对这两岛弧的俯冲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原始西南日本弧和原始伊豆弧的联结目前正在热烈讨论日本海形成的时代、扩张模式、机理等,由于匮乏直接来自海底的资料,只有在获得1989年ODP于日本海海域的航次成果报告后才能作出定论,但至少可以肯定,约在中中新世初完成扩张,并构成现在本州弧(西南日本—东北日本)的基本形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日本海的形成无疑是新第三纪后的日本列岛构造的首要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黄海及朝鲜的南海和东海海底,下伏着在全球性构造演化时所产生的从前寒武纪至显生宙的地层。沉积作用、火山作用、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旋迥发生了五次之多,推测与小规模的板块构造有关;在古朝鲜—中国部份(包括朝鲜现代海域)形成了以前寒武纪为主的构造层。古生代期间,在几乎与晚前寒武纪海相同范围的古朝鲜—中国克拉通板块的海域內,继海侵后发生了与造山运动有关的海退。在晚古生代,古朝鲜开始受到库拉海洋板块消减在古朝鲜—中国克拉通板块下的明显影响。古朝鲜是一个造山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以及与海退有关的非海洋沉积作用的构造区域,非海相沉积作用与整个中生代时库拉和太平洋海洋板块相对于古朝鲜—中国克拉通板块作北向和西向运动所引起的海退有关。朝鲜目前的海域是新生代时期由于边缘海的扩张作用以及库拉—太平洋扩张脊的消减而引起的自太平洋来的黑潮海侵造成的。自新生代以来,朝鲜现代海洋环境中的构造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和构造运动还相当活跃。朝鲜高潜能的海底地质资源包括碳氫化合物,沉积—喷发金属矿产和地热流。  相似文献   

19.
南亚地区主体为印度板块,裂谷期(4 570~166 Ma)时为东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自晚侏罗世(166 Ma)经过从南向北的长距离漂移,从始新世(49 Ma)开始,该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早-中中新世(16 Ma)至今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缅甸山脉快速隆升,形成了5个构造单元。前晚白垩世板块北部被动边缘型沉积被破坏,而东、西两侧和南缘沉积遭受抬升剥蚀程度较小,油气保存条件较好,板块内部在裂谷期仅发生微弱的沉降,晚碰撞期烃源岩未成熟。油气主要富集在沿着印度板块边缘分布的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和夭折裂谷系中,以中、新生代沉积为主,典型的油气运聚模式依次为复合砂体运聚模式、构造褶皱-冲断运聚模式、断-坳垂向运聚模式和断裂-岩性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海陆架盆地为发育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据区域地质、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结构研究 ,该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 (?)—中侏罗世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白垩纪弧前盆地和晚白垩世末—新生代弧后裂陷盆地等 3个构造演化阶段。白垩纪以来 ,东海陆架盆地的演化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 ,随着俯冲角度逐渐变陡 ,裂陷期由西向东逐渐变新 ,早白垩世岩浆弧位于浙闽东部 ,陆架盆地为弧前盆地 ,至晚白垩世末—早古新世 ,陆架盆地转变为弧后盆地 ,并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古新世裂陷 ,后在东部坳陷带发育始新世裂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