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为改性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单体浓度、接枝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糊化温度为85℃、糊化时间为60min,w(引发剂)=3%(相对于淀粉而言)、w(交联剂)=0.8%(相对于淀粉而言)、AA单体浓度为4.5mol/L、反应温度为60℃和反应时间为4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其吸水性能最佳,吸水率达到730g/g。  相似文献   

2.
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木薯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淀粉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为1.1mol/L、引发剂浓度为18.3×10-3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3.5h时,可得到高的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和接枝率,并用SrectrumOne红外光谱对接枝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接枝共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永红  李海燕  张普玉 《河北化工》2006,29(11):30-32,50
以过硫酸铵一尿素为引发剂,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实现了淀粉与DMDAAC、丙烯酰胺的三元接枝共聚,着重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得到了该聚合反应的适宜条件:(NH4)2SO8浓度为0.33 mmol/L,淀粉与单体总量的质量比为1:9,AM与DMDAAC摩尔比是12:1,反应温度40℃,反应5 h.接枝率可达89%,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图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4.
丙烯腈接枝淀粉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玉米淀粉上接枝丙烯腈制得高吸水树脂,并采用正交实验找出最佳配比和最佳反应条件。最佳配比为:m(淀粉):m(单体)=1:1,m(引发剂):m(单体)=3:100;最佳反应条件为:接枝温度为30℃,接枝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5.
机械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了经机械活化预处理后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水比、引发剂浓度和淀粉单体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淀粉活化30 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m(单体):m(淀粉)=1.6:1、V(油):V(水)=1.2:1、引发剂浓度1.46 mmol·L-1;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转化率96%,接枝率56.7%,接枝效率85.3%.而原淀粉在类似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72.5%,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46.9%和66.5%.机械活化作用破坏玉米淀粉的结晶区,与丙烯酰胺反应几率增大,有效地提高了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6.
淀粉反相乳液法三元接枝共聚改性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对木薯淀粉进行接枝共聚改性,生成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接枝共聚物(St-g-AM/AA)。考察反应温度和时间、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淀粉三元接枝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共聚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三元接枝共聚改性反应影响显著;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表征证明接枝共聚反应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经三元接枝共聚反应淀粉已被AM和AA成功改性。  相似文献   

7.
氧化-接枝双重改性淀粉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APS-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接枝共聚单体,制得氧化-接枝双重改性淀粉胶粘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淀粉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w(APS)=0.6%、w(总单体)=20%、w(引发剂)=0.6%、反应时间为2.0 h和反应温度为65℃时,改性淀粉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良好,其耐水时间为200 h、吸水率为60%和黏度为850 mPa.s。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接枝聚合制备了淀粉、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质量比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及阳离子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淀粉7.5g,AM15g,引发剂浓度0.4mmol/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5h,m(DMC):m(AM)为1:3,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136.18%,接枝效率为79.8%,阳离子度为19.2%。  相似文献   

9.
以机械活化预处理后的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机械活化淀粉三元接枝共聚物;对机械括化玉米淀粉与AM/AA在反相乳液中接枝共聚反应的5个影响因素:单体配比、反应温度、中和度、引发剂浓度、油水体积比进行理论研究.以接枝率为考察对象,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AM/AA质量比0.67、反应温度55℃、中和度85%、引发剂浓度7.30mmol/L、油水体积比1.2:1,在此实验条件下,单体转化率97.50%,接枝率58.95%,和接枝效率69.57%.对比坂淀粉在类似的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90.70%,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53.55%和64.84%.机械活化显著的提高了玉米淀粉在反相乳液中的接枝共聚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0.
AMPS/AM/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 PS)、丙烯酰胺(AM)与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接枝共聚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有较大影响,制备的AM PS/AM/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