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大豆蛋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混纺比、纱线捻度及纺纱方法对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在干态和湿态两种状态下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再生蛋白纤维及其混纺纱的性能特征,测试了再生蛋白纤维的性能指标,并对再生蛋白纤维与棉不同混纺比成纱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蛋白纤维的强度比羊毛纤维高,伸长率适中,回潮率高,故抗静电能力强;在手感、吸放湿性能和透气性能方面与羊毛、真丝等纤维相仿;当再生蛋白纤维与棉混比在60/40左右时,其成纱各项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用碱和柔软剂对洋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后,将其与芳纶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得到相应纱线.研究了洋麻纤维碱处理前后拉伸性能的变化和混纺纱线拉伸、阻燃及导电性能随混纺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纤维改性处理能够提高洋麻可纺性;混纺比为30/70的洋麻/芳纶纱线性能最优,其续燃和阴燃时间都小于5s,导电性是纯芳纶纱线的2.4倍.  相似文献   

4.
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混纺比与成纱品质及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天然棕色棉、白棉、绢丝3种纤维原料以不同的混纺比进行混纺,探讨其纺纱加工工艺,并纺制了系列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纱线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绢丝含量的增加,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均匀度、粗节和细节等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绢丝的加入对混纺纱线的棉结和毛羽没有明显的影响。绢丝原料可以在总体上改善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的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弹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6.
纯竹浆纤维纱与竹浆/棉/涤混纺纱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不同细度的竹浆纤维纯纺纱线、不同混纺比的竹浆/棉/涤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粗细节、棉结、拉伸性能、弹性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纱线细度及混纺比对纱线相关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阳离子染料用下混纺比例为75/25、50/50、25/75的丙烯腈接枝蚕蛹蛋白纤维/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染色试验,分析了pH值、电解质浓度等工艺凶素对纱线卜染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纺制不同混纺比的桑皮纤维/涤纶短纤维混纺纱线,对其拉伸性能及有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涤纶短纤维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小;当桑皮纤维质量分数达到50%以上后,混纺成纱困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蚕蛹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织物性能,将其分别与50%的莫代尔、天丝、腈纶、长绒棉混纺作纬线,桑蚕丝作经线,试制了20只不同组织的织物试样用于纱线断裂强力、织物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2个服用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与长绒棉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断裂强力和韧性;5种组织下蚕蛹蛋白纤维与莫代尔、天丝混纺织物的透气性优于蚕蛹蛋白纤维与腈纶、长绒棉的混纺织物,平纹组织织造透气性相对较好的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织物时,可优先选用蚕蛹蛋白纤维与莫代尔、天丝的混纺纱线,更优组织可选4/1斜纹、8枚缎纹;蚕蛹蛋白纤维与莫代尔、天丝、腈纶和长绒棉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良好,5种组织下抗起毛起球等级均达到3级及以上,适合用于开发抗起毛起球织物,其中平纹、斜纹组织的莫代尔、天丝混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混纺比为20/80、30/70、50/50、60/40、70/30大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线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所测试的基本性能有纱线的拉伸、毛羽、摩擦和耐磨性能。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混纺比纱线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比较,为选用合适的混纺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莫代尔纤维、天茶纤维和薄荷纤维进行分析,对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混纺比为莫代尔/天茶/薄荷纤维60/20/20。正交试验优化了赛络紧密纺纱参数,得出细纱工序最优工艺参数为:后区牵伸倍数1.20,细纱捻系数390,气流气压2 800 MPa。经检测,织物接触凉感系数为0.212,抑菌率为99.1%,透湿透气性良好,均可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对多元交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不同混纺比的再生角蛋白/棉混纺纱与涤棉纱交织,开发出休闲风格的棉型交织产品。分析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对面料风格及服用性能的影响,在织物的各单项性能与混纺比之间建立了回归模型。经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交织物的耐磨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刚柔性、透气性与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再生角蛋白纤维与棉的混纺比控制在60∶40左右,织物的综合性能较优,为再生角蛋白纤维交织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Modal、涤纶及羊绒混纺纱的成纱性能,采用不同混纺比纺制出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纱,并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的成纱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羊绒含量确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纱线与面料的性能要求,Modal与细特涤纶可按任意比例混和.如以强力要求为主和充分体现细特涤纶的特性,涤纶比例可偏高;如对强力要求不太高,而要充分体现Modal纤维的优良性能,Modal纤维比例可适当偏高;在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比为75/15/10时,成纱断裂强度最低,此为临界混纺比,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4.
对自主开发的粘胶/涤纶/木棉和粘胶/涤纶/木棉/银纤维混纺纱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同线密度的粘胶/涤纶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入了木棉后纱线强度值下降显著,混入银纤维长丝后其强度值有所提高,但对纱线整体拉伸特性无显著影响,而且两种木棉混纺纱强度值均达到并超过了KyTl2004-2006《涤粘混纺本色纱线》标准要求,在后续产品开发中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再生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纤维,文章介绍了再生竹纤维的性能特点,并通过试纺14.5tex纯竹纱、18.1tex纯竹纱和20.8tex竹棉混纺纱3种纱线,分析了再生竹纤维的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同时讨论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出抗菌混纺针织纱,利用海藻纤维所具有的抗菌性,将其与彩棉纤维、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混纺,通过优化设计混纺比保证了混纺纱的抗菌性、强力及可纺性,并采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分析了混纺比和细纱捻度对成纱结构的影响.纺出的海藻纤维精梳彩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纱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各种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了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为y=-0.0005x2 0.074x 93.398,并得出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具有良好弹性的合适混纺比为50%.  相似文献   

18.
大薯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希琼 《食品科学》2010,31(24):139-141
以大薯粉为材料,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酶法提取膳食纤维。结果表明:0.6% 混合酶(α - 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为6:1)于80℃处理80min,0.6% 蛋白酶在60℃处理60min,对糖类、蛋白质的脱除作用较彻底。以体外实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35mg/mL)的膳食纤维鲜样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设计3 种不同反应体系:1,1- 二苯基-2- 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 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结果表明:大薯膳食纤维对3 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平均清除率分别为24.30%、51.08%、46.07%。即对3 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其中质量浓度15mg/mL 的膳食纤维对这3 种自由基的清除达到高峰,清除率分别为27.52%、60.0%、48.43%。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对各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拉伸性做了测试分析,并与传统的简化模型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简化模型,主要是由于混纺纱中两种纤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交互作用越大,差异越大;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功随混纺比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湿法纺丝制备大豆蛋白、粘胶纤维素共混纤维,分析测试了共混纤维的结构形态与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并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改性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与蛋白质比例有关,随着蛋白质质量的增加,纤维的强度降低;共混纤维的截面形状和粘胶纤维相似,但表面沟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