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稀释法和划线纯培养法,从土壤、湖水及湖底淤泥等样品中分离出16株细菌,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获得2株产高效MBF的菌种:T7和N2;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二菌株分别为氮单胞菌属和动胶菌属;最后,利用其发酵液进行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絮凝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菌株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为指标,从活性污泥等样品中筛选获得5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经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一株摇瓶发酵液絮凝率达71.8%的菌株2-21。依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初步鉴定菌株2-21可能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结合蛋白质定性检测及糖类物质的呈色反应初步推断该菌株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3.
以菌株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为指标,从活性污泥等样品中筛选获得5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经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一株摇瓶发酵液絮凝率达71.8%的菌株2-21。依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初步鉴定菌株2-21可能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结合蛋白质定性检测及糖类物质的呈色反应初步推断该菌株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76株菌株,初筛后13株菌有絮凝活性,复筛后菌株70絮凝活性最高.通过对菌株70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鉴定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QN005。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该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2%葡萄糖,氮源为0.2%牛肉膏,无机盐为0.5%CaCl2,初始pH为7.0,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72h。在此条件下QN005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79.6%。  相似文献   

6.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性能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对该菌株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液pH=7.0,投量体积分数为2.5%,助凝剂采用CaCl2且投量为1.0 g/L时,对4.0 g/L的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为91.6%.絮凝剂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离心后沉淀中.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菌体体或其分泌物中提取、纯化而获得的一种能自然降解的新型絮凝剂。与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高效、安全、适用范围广等的特征。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和优势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产生絮凝剂的微生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本文采用通过测定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性的大小,从污水处理设施或城市下水道污水中分离筛选具有应用前景的絮凝剂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8.
从合肥肉联厂污泥排放口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LH64,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对其特性研究表明:LH64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pH7.0,30℃时生长良好,培养23h即可达到生长最大值。LH64在摇床培养23h时产生絮凝剂,主要为胞外絮凝剂。该絮凝剂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入Ca2 等金属离子及碱液可增加其絮凝活性。同时在优化絮凝条件下,该菌所产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净化效果明显,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蔡兴民 《广西轻工业》2008,24(2):7-7,39
从活性污泥及污水中筛选出一株产絮凝剂的霉菌,该菌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活性接近90%。该菌的培养实验表明,其适宜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或蔗糖,氮源为豆芽汁或马铃薯汁:适宜的初始pH值为6.0:生长与分泌絮凝剂的合适温度范围为30—35℃;受培养温度的影响,絮凝效果最好的培养时间在50—60h。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褐藻胶降解酶产生菌的来源,该研究以褐藻胶为唯一碳源,从长兴岛采集的腐烂海带中筛选能够高效降解褐藻胶 的菌株,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和鉴定获得一株能够高效降解褐藻胶的 水莱茵海默氏菌(Rheinheimera aquimaris),编号为E-10,其产褐藻胶降解酶活力为14U/L。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筛选产右旋糖酐酶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产右旋糖酐酶的酶学性质、酶解产物组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菌株GN02,其被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GN02产右旋糖酐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0 ℃和7.0,在25~40 ℃、pH 5.0~9.0范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酶解1 h的主要产物为异麦芽四糖(85.6%)和异麦芽三糖(14.3%)。酶解产物清除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42 mg/mL、2.98 mg/mL和11.54 mg/mL。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适宜甘蔗醋酿造的高产菌株,以自然发酵的甘蔗渣为筛选材料进行筛选。通过对筛选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和平板分离,获得116株菌株,再采用产醋酸发酵、耐酒精性发酵以及传代稳定性发酵等方法进一步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分析发酵液的乙酸含量,最后获得1株具有产酸高、耐酒精性强、遗传稳定的菌株C22。菌株C22在12%(v/v)的酒精度下仍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发酵作用,在起始酒精度为6%(v/v)和12%(v/v)的培养基中,菌株C22的醋酸产量分别为41.8g/L和62.2g/L。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等方面的分析,鉴定菌株C22为巴氏醋酸杆菌。   相似文献   

14.
颜丽  刘秀河  李同乐 《中国酿造》2020,39(1):104-107
以酯化力为考察指标,从酯化力较高的梁山大曲中分离筛选酯化力高的菌株,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从梁山中温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具有酯化力的3株细菌、1株酵母菌和6株霉菌,其中菌株YL-1的酯化力最高,为66.94 mg/L·100 h,远高于轻工行业标准GB/T 5188—2017中规定的酯化力30 mg/L·100 h。该菌株被鉴定为从毛红曲霉(Monascus pilosus)。  相似文献   

15.
从渤海海泥中筛选出一株肌酐水解酶高产菌株S-09,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对所产肌酐水解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 ℃,热稳定性较差;最适作用pH值为7.5,碱性条件下,pH值稳定性较好;Co2+、Mn2+对酶的激活作用较强,Ag+、Hg2+对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大连渤海湾海泥海水样品中分离出一株高产海洋甾醇酯酶的菌株Q-06,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16S rDNA)鉴定,并对其产海洋甾醇酯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06被鉴定为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 ℃和7.0,该酶在低温下酶活性较高,有一定的耐弱碱性。Ag+对酶的抑制性较强,Mg2+、Ni2+、Ca2+等对甾醇酯酶的活性有微弱的激活作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均可以有效地抑制甾醇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从原油污染的士样中筛选得到了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RDY7-l,经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RDY7-1的主要发酵产物通过离子性检测、糖、氨基酸等组分分析初步定性为脂肽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