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维地应力BWSRM测量新方法及其测井机器人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壳上层岩体的应力状态是地壳最重要的性质之一,获取岩体应力状态最直接、可靠的手段是原位地应力测量.首先简要回顾地应力测量的研究历程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和技术.重点介绍钻孔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法(BWSRM)这一新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的原理,以及基于BWSRM的地应力测井机器人研制过程和... 相似文献
2.
根据铅垂钻孔的特点,提出了在单个铅垂钻孔中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严格推导了资料整理的计算公式,并举有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单钻孔中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测量深度深和其他突出优点,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但以往只能测量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地应力状态。长江科学院在国内率先提出在3个不同方向钻孔中和单钻孔中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近期,长江科学院又提出新的单钻孔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原理,只需选择2个或2个以上原生裂隙段进行重张试验的测量,或者在完整岩体段常规压裂试验的同时,选择1个或1个以上原生裂隙段进行重张试验的测量,就可确定岩体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并且可以应用到深钻孔的测量中,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该测量方法资料整理的计算公式严格进行推导,在实例中,三维地应力测量的测量成果,不仅得到水压致裂法钻孔横截面上实测的二维应力状态的检验,还得到同一钻孔对应深度的套芯应力解除法实测的三维地应力状态的印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多孔隙岩石的变形特性,提出一个适用于多孔隙岩石的非线形流变模型(本构方程).本模型是由弹簧与阻尼器串连组成,弹簧部分采用作者曾经提出的本构方程;代表黏性部分的阻尼器设定加载前黏度很小,随着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在低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中,由于弹性系数没有明显的下降,因而设定阻尼器的应变与蠕变应变相同.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泥质砂岩、大谷凝灰岩、田下凝灰岩与河津凝灰岩4类岩石分别进行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对于各类岩石,计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一致,而且用此流变模型,发现气干与湿润状态下杨氏模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这2种状态下,杨氏模量的差异是由于非弹性应变(即阻尼器的应变)不同而引起的.在湿润状态下,阻尼器的应变增加越大,杨氏模量则变得越小.即使在较低的应力条件下,阻尼器的应变比以往研究中所认为的应变要大很多. 相似文献
5.
深部岩盐矿地应力的确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深部岩盐矿溶腔稳定性分析及地应力场分析的要求和深部岩盐矿钻孔水溶开采的条件,结合长山岩盐矿深部地应力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矿区地应力测试方法、地应力测点和试样选择的一些要求:按照声发射Kaiser效应测地应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沉积岩层非定向钻孔岩芯坐标方向建立的方法和多方向取样及地应力椭球回归分析的声发射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根据三维空间多方向试样的Kaiser效应实验结果,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确定测点地应力椭球的一般方法,再由二次正交变换确定测点地应力椭球的标准方程,以求得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此方法能避免实验误差的较大影响。长山岩盐矿实验矿井深部地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表明,长山岩盐矿深部存在水平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方向在离地表800m深左右由水平方向转为垂直方向;距离地表1000m左右深的岩盐层中,最大主应力一般为30MPa左右。 相似文献
6.
万福煤矿深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为了克服煤田上覆冲击层厚度高达700m所造成的困难,保证超千米深部地应力测量的成功,对传统水压致裂法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改进,增加测量系统的耐压能力和测试系统的精度。在完成的7个钻孔、37个测点的现场实测中,6个钻孔的深度接近和超过1100m,最大测点深度为1105m,创造了我国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钻孔深度的新记录。通过实测,确定了矿区的地应力状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7个测点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的比值为1.441~3.224,平均为1.97,反映了矿区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导的特点。测量结果可为矿山建设和开采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深部矿井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前地应力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力学法、地球物理法及地质构造信息法等。在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特点的基础上,介绍适用于深部煤矿巷道的地应力快速测量方法——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法,包括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原理、测量装置的组成部分和技术特征。在我国煤矿典型的深部矿区——新汶矿区井下巷道中,完成9个测点的地应力测量。其中5个测点的埋深超过1000m,最深达1220m。测量结果表明,7个测点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高达42.1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的比值为1.004~1.550;新汶矿区超过1 000 m深井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集中在N3°E~N43.5°W。通过井下实测,确定出所测区域地应力状态及其分布规律。同时证明,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法可为深部矿井提供有效、快速的地应力测量手段,为深部巷道布置和支护设计优化提供可靠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8.
可用于确定水平地应力分量和围岩弹性模量的TBA位移反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应力、围岩弹性模量等参数的测定是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虽然已有许多有效的测定方法,但并非都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因此,一种有别于传统地应力量测方法的TBA位移反分析法被提出,并对相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讨论。为说明TBA法的实用性,给出了在“引大入秦”和三峡船闸边坡等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一种新方法测量软弱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和扰动应力场。该方法与目前已采用的方法不同,无需套孔解除,不用弹性公式换算,便可直接测量出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单孔既可测量空间初始应力场,又可测量其扰动应力;不受电磁效应干扰,数据可靠,且可用于破碎岩体中测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原理、模拟试验过程以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淮南5个煤矿区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结果,揭示淮南煤矿区的地应力特征及其随岩性的变化规律,分析开挖后围岩应力特征及塑性区变化规律,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 淮南5个煤矿区地应力以构造应力场为主,属高应力区;(2) 岩性对岩体地应力侧压系数影响大,砂岩区岩体地应力侧压系数为1.52~1.87,泥岩区岩体地应力侧压系数为1.08~1.18;(3) 岩性是影响围岩塑性区特征的重要因素。由于岩性的差异,最大主应力相近的潘一煤矿和顾桥煤矿南区围岩塑性区范围有较大差异。与此同时,刘庄煤矿实测部位最大水平主应力小于潘一煤矿,但由于矿区测试部位的岩性为灰泥岩,围岩塑性区范围明显大于岩性为石英砂岩的潘一煤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以及巷道加固支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玲珑金矿深部地应力测量及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玲珑金矿主矿区深部和浅部两期地应力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为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采用完全温度补偿技术和实现完全温度补偿的空心包体应变计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方法,对传统的应力解除法进行重大改进。通过实测,获得矿区7个水平,18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根据实测结果,对玲珑金矿主矿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玲珑金矿主矿区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最大水平主应力平均为自重应力的2.26倍;(2) 最大水平主应力的走向为NW向,基本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的方向相一致;(3) 垂直主应力值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自重应力值;(4) 深部与浅部相比,尽管岩性有较明显变化,但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并没有显著改变;(5) 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值均随深度呈几乎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复杂泥页岩地层地应力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掌握地层原始地应力状态是有效控制钻井过程中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的前提。在分析水压致裂法、Kaiser效应法、差应变法和多极子测井方法测量地应力的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利用单一方法获取复杂泥页岩地层的地应力比较困难,将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地层破裂试验层段有钻井岩芯,可通过差应变方法获得主地应力的比值;如果地层破裂试验层段没有钻井岩芯,可通过多极子测井方法得到两个水平主地应力的差值。将两个水平主地应力的相对值代入地层破裂试验的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可分别确定出两个水平主地应力的大小。利用地层破裂试验与差应变试验组合测地应力方法和地层破裂试验与多极子测井组合测得应力的方法,分别较为成功地测试地应力。 相似文献
13.
三山岛金矿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现场地应力测量,对三山岛金矿区地质构造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了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实测的三维地应力状态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实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对矿山开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