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钛、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铝钛-纤维素(PSiAT-CMC)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n(Al+Ti)/n(Si)、n(Ti)/n(Al)、m(CMC)/m(Si)及投加量的最佳值。采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絮凝剂进行表征,并与聚硅酸铝进行了絮凝效果对比。实验证明纤维素与聚硅酸铝钛盐成功复合,PSiAT-CMC复合絮凝剂扩大了絮凝剂适用范围,提高了稳定性及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聚硅酸(PSi)、硫酸铝、硫酸锌、食用淀粉(St)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锌-淀粉(PSiAZ-St).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对絮凝剂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证明:淀粉与聚硅酸金属盐复合成功,并增强了聚硅酸金属盐的性能,表现出更好的絮凝效果.对制备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Al+Zn)/Si的摩尔比为1,Al/Zn的摩尔比为1:9,St/Si的质量比为1,pH值为1.5时,絮凝效果优良.制备的PSiAZ-St絮凝剂用于处理松花江原水时,色度、浑浊度去除率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3.
《云南化工》2017,(11):29-32
研究了聚硅酸铝锌絮凝剂适宜制备条件和提高絮凝性能的适宜条件。以硅酸钠、氯化铝、氯化锌为原料,制备聚硅酸铝锌絮凝剂,处理含磷废水。结果表明,硅酸钠浓度0.5mol/L,活化p H为4,活化时间60min,n(Al)/n(Si)为2,n(Zn)/n(Si)为3,水样p H为12,静沉时间10min时,含磷废水处理效果较好,除磷率可达98.6%。  相似文献   

4.
以聚铁基化合物为基本单元,用3-氯-2-羟丙基氯化铵(CHPTA)为醚化剂制备阳离子淀粉(CS),修饰聚合硫酸铁(PFS)和聚硅酸铝铁(PSAF),制得两种聚铁基-淀粉复合絮凝剂,即PFS+CS和PSAF+CS。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絮凝剂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废水絮凝前后COD_(Gr)及Zn~(2+)含量测定,探讨了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结论表明,聚铁基-阳离子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PSi AM-CM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应用于模拟的松花江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在n(Al+Mg)/n(Si)=0.6、n(Mg)∶n(Al)=1∶4、m(CMC)/m(Si)=0.3、羧甲基纤维素钠糊化温度为60℃、p H=2的条件下,制备的PSi AM-CMC对模拟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色度、浊度去除率可达98%以上。采用SEM、FTIR、XRD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i AM-CMC不是聚硅酸、金属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而是通过缩聚和配位反应,形成的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絮凝剂优点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黄磷炉渣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研究了(Al+Fe)/Si摩尔比、Al/Fe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聚合时间对该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Al+Fe)/Si摩尔比为1∶1、Al/Fe摩尔比为1.5∶1、聚合温度为55℃、聚合时间为80min时,制备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滇池水的处理效果较好,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8.93%和85.50%。在处理污水时,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可兼具聚硅酸、聚铝和聚铁絮凝剂的优点,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复配体系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茂玉 《工业水处理》2011,31(12):53-56
以某炼油厂循环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和研究了聚硅酸铝锌(PSAZ)与阳离子淀粉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等复配体系絮凝剂协同作用下对炼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几种复配体系中,聚硅酸铝锌与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复配体系具有最佳的絮凝...  相似文献   

8.
在氮气保护下,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壳聚糖(C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接枝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P(CS-AM).以正交试验法得到CS接枝AM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CS)∶m (AM)为1∶4,反应pH值为3,引发剂溶质占溶液质量分数为0.1%,水浴温度为55℃.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对产物进行表征.以处理高岭土模拟水样来评价其絮凝性能,考察了接枝率、絮凝剂投加量和体系pH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了CS、P(AM-CS)、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这4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 表明,P(CS-AM)处理高岭土模拟水样的上清液浊度为8NTU,絮凝性能明显优于CS、PAM和PAFS.  相似文献   

9.
聚硅酸铝铁Q6a及有机絮凝剂F2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硫酸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复合聚硅酸铝铁絮凝剂Q6a及Q6b。对染整工业排放的靛蓝废水的絮凝性能优于聚合氧化铝,更优于聚硅酸铁,加入10分钟左右,絮凝物即可沉降,废水经絮凝处理后透光率达到99%,又以原料淀粉,丙烯酰胺,ETA开发成功了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F2,Q6a与F2配合絮凝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镁、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纤维素(PSiAM-CM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应用于模拟江水的净水处理。实验表明,当制备条件为n(Al Mg)/n(Si)=0.6、n(Mg)/n(Al)=1:4、纤维素与硅的质量比为0.3、纤维素糊化温度为60℃、pH=2时,PSiAM-CMC对模拟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除浊率可达99%。采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硅酸、金属盐和纤维素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缩聚和配位反应,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兼具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11.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钛、四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硼改性聚硅酸铝钛(B-PSATi)。以高岭土-腐植酸钠配制模拟水样,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在pH 2.5、n(Al+Ti)∶n(Si)=0.6、n(Al)∶n(Ti)=8∶2、n(B)∶n(Si)=0.05时,B-PSATi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可达97.56%和98.08%。通过XRD、SEM及EDS能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PSATi絮凝剂是一种结构紧实的无定形聚合物。对B-PSATi的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絮凝剂剂量为0.5 mL/L,最佳pH 7~9。  相似文献   

12.
边伟  刘乃瑞  李欣 《化学工程》2012,40(8):14-18
油气田采出水盐度高、含油高、含菌量大造成了采出水回注困难的问题,文中采用絮凝法进行处理。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铁、四硼酸钠制备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含硼聚硅酸铝铁(PSAFB),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n(Fe)/n(Si)=0.3,n(Al)/n(Si)=1.5,n(B)/n(Si)=0.28,硅酸钠的浓度0.5 mol/L。采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絮凝剂处理油气田采出水,得到最佳絮凝剂投加量为25 mL/L,最佳pH值为7.00左右。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絮凝剂的形貌结构和絮凝剂机理进行探讨。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PSAFB絮凝剂的原料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形成无定型的大分子聚合物,因此PSAFB絮凝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油气田采出水有优良的处理效果,且是一种较传统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铁(PFC)、聚硅酸氯化铝(PAC)、聚硅酸铝铁(PSAF)优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吴玫 《四川化工》2007,10(4):49-51
本文研究了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确定了制备和絮凝处理的最佳条件,该絮凝剂用于铬黑T废水处理,脱色率达到97%以上,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硅酸铝和聚硅酸铁,是一种性能更优的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聚硅酸铝钙絮凝剂处理硅藻土模拟废水,探讨了絮凝剂投加量、废水pH、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聚硅酸、聚硅酸铝、聚硅酸铝钙的絮凝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聚硅酸铝钙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硅酸及聚合单种金属的聚硅酸铝。  相似文献   

15.
将粉煤灰与固体氢氧化钠混合焙烧活化,经酸浸、静置后引入淀粉和引发剂K2S2O8,通过水解、缩聚等步骤一步法合成聚硅酸铝铁(PSAF)-淀粉杂化絮凝剂,考察了淀粉添加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淀粉添加量为40%,引发剂用量为1%时,对低浊度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最高可达76.3%.PSAF@淀粉杂化絮凝剂电导率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86 cm-1处保留更为明显的淀粉葡萄糖C-O-C伸缩振动吸收峰,半衰期温度也较PSAF-淀粉混合物要高,热稳定性更好,表明PSAF-淀粉杂化产物无机-有机间以共价键形式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两性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两性壳聚糖为絮凝剂处理了丝绸印染废水,并与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废水的pH、絮凝剂的质量浓度、助凝剂的类型及其与两性壳聚糖的复配比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壳聚糖的絮凝性能优于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在pH为5.0~6.0、絮凝剂两性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90 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6.8%;助凝剂的加入可提高两性壳聚糖对COD的去除率.在m(助凝剂):m(絮凝剂)=40、混凝剂的加入量为2 500~3 000 mg/L时,废水COD的去除率可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王雪枫  黄雪莉  李培 《水处理技术》2013,39(1):33-36,41
试验研究了聚硅酸锌絮凝剂的适宜制备条件和提高絮凝性能的适宜条件。以硅酸钠、硫酸锌等为原料制备聚硅酸硫酸锌絮凝剂。结果表明,当SiO2质量分数为2.0%、锌硅摩尔比为1.5、活化时间和熟化时间均为1 h时去浊率最高,分别为99.6%和99.1%;在适宜的絮凝条件,即絮凝剂投加量1.0 mL/L、pH为6.4~10.0、絮凝沉降时间10 min时,去浊率为99.0%,余浊为0.8 FTU;经与聚硅酸铝絮凝剂在余浊、絮体形态、光学电镜照片进行对比,聚硅酸锌絮凝剂性能明显优于聚硅酸铝。  相似文献   

18.
通过污泥沉降比和泥饼含水率及脱水率的测定,分析絮凝剂和助凝剂对城市生活污水剩余污泥深度脱水性能的影响。对三氯化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以及壳聚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0 mg/L壳聚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污泥絮凝效果最好。同时,在壳聚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条件下,对石灰、粉煤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硅藻土的脱水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0 mg/L壳聚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15%石灰、10%粉煤灰、pH为3,污泥含水率降低至51.36%。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合絮凝剂PAFSC-PAM(聚硅酸铝铁-聚丙烯酰胺)对化工制药废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反应温度、pH值、快速搅拌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PAFSC-PAM(质量比为10:1)的絮凝效果优于PAFSC,在PAFSC-PAM(质量比为10:1)投加量为160 mg·L-1、反应温度为4...  相似文献   

20.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锌为原料在高剪切条件下制备出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锌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了SiO2含量、pH、活化时间、n(Al+Zn)∶n(Si)、n(Al)∶n(Zn)对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絮凝剂絮凝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pH>SiO2含量>n(Al+Zn)∶n(Si)>n(Al)∶n(Zn)>活化时间;絮凝剂的最优制备条件:SiO2质量分数为3.0%,pH为3,活化时间为85 min,n(Al+Zn)∶n(Si)为1.5,n(Al)∶n(Zn)为2.0。以此条件下制备的聚硅酸铝锌絮凝剂处理200 mL浊度为200 mg/L的高岭土废水,当其投加量为3 mL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