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粉煤灰浮选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粉煤灰含炭量 (烧失量 ,LOI) 30 % ,只有采用浮选法 ,才能使炭降低至 5 %以下。使用常规浮选药剂 ,采用改进的粉煤灰浮选工艺 (浮选—磨矿—水力分级技术 ) ,可获得含炭量 75 %以上、热值 2 5kJ/kg的炭精矿 ,尾灰含炭量小于4% ,细粒完全符合国家Ⅰ级灰标准 (GB15 96 -91)。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浮选脱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东省胶南市双星热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含炭量高而不能直接利用的现状,对其进行了浮选脱碳试验研究.通过小型浮选试验,确定了"一粗,一扫"的浮选流程,浮选脱炭后尾灰烧失量降低为4%以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烧失量较高不能直接利用的现状,山东煤机装备集团公司利用自主研制的专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粉煤灰进行了脱炭的浮选试验研究,并获得了成功应用;粉煤灰降炭提质湿法浮选技术工艺分选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回收率高达90%以上,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浮选脱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最终确定"一粗一扫"浮选流程,选用轻柴油做捕收剂,粗选用量4000g/t,扫选1200g/t,仲辛醇做起泡剂,粗选用量400g/t,扫选200g/t,粗选矿浆浓度100g/L,充气量0.30 m3/(m2.min),得到最终粉煤灰产品产率65.54%,烧失量4.21%,达到Ⅰ级灰标准,粗选精碳产率19.85%,灰分58%,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5.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太西炭基工业有限公司自备电厂产生太西无烟煤基粉煤灰未燃炭含量偏高而不能直接利用的现状,对公司现有三种不同理化特性的粉煤灰进行了浮选脱碳试验研究。通过半工业化浮选试验,确定了初步的工艺流程,浮选脱碳后尾灰烧失量降至8%左右。  相似文献   

7.
从粉煤灰中回收碳的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浮选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粗选时间 5 min,精选时间 3min、药剂与矿浆作用时间 1min、充气量为0 .35 m3 /m2 · min、矿浆浓度 2 8%、轻柴油用量为 790 (g/t) ,FR用量为 6 0 0 (g/t)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粉煤灰含碳高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借助超声波对粉煤灰进行浮选脱碳。先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主要因素对粉煤灰脱碳的影响,再进行"一粗四精一扫"的全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矿浆质量浓度106.7 g/L、2号油用量976.5 g/t、煤油用量441.9 g/t、超声作用2min、浮选7 min时,浮选效果最好,获得精矿的烧失率和回收率分别为59.65%和68.41%,表明超声波能有效提升粉煤灰的浮选效果。"一粗四精一扫"试验获得精碳烧失率和回收率分别为75.96%和66.70%,实现了粉煤灰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9.
根据云南滇池地区海相沉积大型层状磷块岩矿石性质,采用与生产工艺流程一致的单一反浮选流程研究了矿石的磨矿细度、最佳药剂制度,以及最佳条件下的浮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P2O5品位为24.46%、MgO质量分数为5.58%、磨矿细度为-0.074 m m质量分数占89.97%、硫酸用量为16.0 kg/t、Y P6(捕...  相似文献   

10.
以高镁磷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段磨矿正浮选工艺对磷尾矿进行再选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抑制剂、捕收剂、煤油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0.85%,抑制剂硫酸用量为10kg/t、捕收剂TS用量为1200g/t、辅助捕收剂煤油用量为200g/t的条件下,MgO有较好的浮选效果,最终获得品位为21.71%,回收率为78.55%的镁精矿。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匮乏的陶瓷原料,利用固体废弃物来制备发泡陶瓷已是当今趋势。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研究铬渣掺量、碎玻璃掺量和粉磨工艺对粉煤灰发泡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铬渣可改善粉煤灰发泡陶瓷的性能,小掺量的碎玻璃对粉煤灰发泡陶瓷的性能影响较小。当原料配比为m(粉煤灰)∶m(铬渣)∶m(长石)∶m(碎玻璃)=60∶10∶20∶10时,采用湿法粉磨3 h,可以制得平均孔径为0.64 mm,体积密度为368.54 kg/m3,抗压强度为8.11 MPa的发泡陶瓷。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城市垃圾焚烧飞灰(MSWI)处置费用高昂、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原理制备免烧结垃圾焚烧飞灰砖的方法。通过在飞灰砖固结体中加入微生物菌液,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原理,实现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和稳定化。本文以垃圾焚烧飞灰、Ca(OH)2、砂子、微生物菌液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制备微生物飞灰砖最优的飞灰掺量、菌液浓度、营养液中钙离子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飞灰掺量为40%(质量分数),菌液OD600值为0.60,营养液中钙离子浓度为0.30 mol/L时,飞灰砖力学性能最优。此时规格为100 mm×100 mm×50 mm免烧结微生物飞灰砖的干密度为1 937.40 kg/m3,抗压强度达到33.90 MPa,并且重金属浸出浓度满足限值要求,实现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罗道成  刘俊峰 《煤化工》2004,32(3):19-23,35
针对粉煤灰中未燃炭含量过高不利于大规模综合利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浮选回收粉煤灰中未燃炭的基本原理,采用全浮选流程对粉煤灰中未燃炭进行了浮选回收试验,探讨了影响粉煤灰中未燃炭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浮选流程可以使粉煤灰中可燃物降至4.1%左右。  相似文献   

14.
回收粉煤灰中未燃炭和降低碳含量的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道成  刘俊峰 《煤化工》2004,32(3):19-23
针对粉煤灰中未燃炭含量过高不利于大规模综合利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浮选回收粉煤灰中未燃炭的基本原理,采用全浮选流程对粉煤灰中未燃炭进行了浮选回收试验,探讨了影响粉煤灰中未燃炭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浮选流程可以使粉煤灰中可燃物降至4.1%左右.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内蒙古能源中心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试验煤泥是以高灰细泥为主的极难浮煤;高灰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容易因夹带、黏附作用而进入精煤,影响精煤质量。通过探索试验发现,煤浆质量浓度为40∥L,捕收剂、起泡剂用量均为1.0k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53.53%,灰分为13.92%,但仍未达到厂家要求。为将精煤灰分降至11%以下,对煤泥进行二次浮选试验。当煤浆质量浓度为50g/L,捕收剂、起泡剂用量均为1.5kg/t,搅拌时间为1min时,二次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52.78%,精煤灰分为10.14%,中煤产率为6.57%,中煤灰分为57.30%,尾煤产率为40.65%,尾煤灰分为76.81%,中煤可直接出售。二次浮选工艺可有效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解决了煤泥难浮问题,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和芬顿试剂协同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煤灰和Fenton试剂联合处理印染废水,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对印染废水脱色和去除COD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试验的最佳条件是:30%过氧化氢加入量为1mL/L,Fe2 加入量为300mg/L,粉煤灰加入量为50g/L。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率达99%,COD去除率达92.9%,是一良好的印染废水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从粉煤灰中提取金属镓,首先对粉煤灰进行浮选,然后在微波条件下对浮选富集后的粉煤灰进行酸浸,讨论了捕收剂种类、微波时间、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对镓浸出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优化的粉煤灰中镓富集与浸出工艺条件为:选择十八胺为捕收剂、微波时间15min、盐酸浓度10%、反应温度70℃、液固比5∶1,在此条件下,镓浸出率为84.21%,比常规酸浸法提高了10.1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碱溶液水热处理和接枝硅烷偶联剂方法对粉煤灰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界面相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表征粉煤灰微观形貌、组成及表面性能。氢氧化钠浓度由0 mol/L提至4.0 mol/L时,粉煤灰表面呈花瓣状多级结构,生成分子筛类复盐Na6(AlSiO46·4H2O,比表面积由12.2 m2/g提高至46.4 m2/g,反应活性位点增多,有利于接枝硅烷偶联剂,提高与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泥浮选捕收剂分散难、选择性差、用量大等问题,利用不同化工产品及表面活性剂,将煤油制备成复合捕收剂用于煤泥浮选。分别进行了煤油、复合捕收剂的优选试验及浮选速度试验。优选试验表明:当煤油用量为900 g/t,仲辛醇用量为450 g/t时,煤油浮选效果最佳;当Fy-4复合捕收剂用量为500 g/t,仲辛醇用量为450 g/t时,精煤灰分为9.96%,精煤产率为88.72%,可燃体回收率为94.82%,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条件下,Fy-4复合捕收剂的用量比煤油降低了44.44%,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06%和0.16%。浮选速度试验表明:Fy-4复合捕收剂不仅节省了药剂用量,而且提高了煤泥浮选活性,提升了精煤浮选速度。最后探讨了无机电解质NaCl对复合捕收剂浮选效果的影响,当NaCl浓度为0.05 mol/L时,煤泥颗粒Zeta电位更趋近零电点,降低了煤泥颗粒的相对接触角,改善了煤泥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