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克服传统以袖山高和袖肥作为袖山结构的依据,采用现代制袖方式,以能综合反映袖山特征的袖深比和前袖山点为依据,将这2个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法产生13组试验方案。利用CLO3D软件进行三维着装模拟,采用五分法对手臂自然下垂时衣袖的整体造型进行评价,利用SPSS软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MATLAB软件生成三维图像进行直观分析,以获取衣袖造型处于最佳状态时的袖深比和前袖山点取值范围,为衣袖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感性工学为基础,设计了11款女童卫衣袖型,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发现,不同袖型卫衣给人的整体感觉差别较大,通过将不同袖型对消费者产生的主观感受进行分类,可为女童卫衣袖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衣袖结构与袖窿的配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袖山高、袖肥、袖窿的基本结构入手,讨论不同风格的衣袖形状与袖窿之间的配合。衣袖与袖窿的结构设计既要考虑袖山和袖窿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也不能忽视在技术上衣袖与袖窿之间的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4.
《丝绸》2015,(8)
以唐代女装为研究对象,以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时期的女装衣袖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存世图像史料(卷轴画、墓室壁画、唐俑、洞窟壁画)的考察和对文献史料的研究,收集了内容丰富、类型不同、特点多样、较为详实准确的研究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唐代妇女衣袖的款式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片分析和比对,得出其女子衣袖款式经历了初唐窄袖、盛唐大小袖直至中晚唐广袖的演变过程。最后总结、归纳得出唐代各时期衣袖在衣袖构成方式和裁剪方式上的相同点,以及在袖型、袖口、袖肥方面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5.
防酸工作服装考虑保证手臂能自由地向前、向上或向其它方向运动,以及衣袖装在袖笼上缝合部份加工方便。为此,必须各方面改善缝合部份结构。本文的目的是在于论证袖笼缝合部份的结构,及在此基础上求得内衣型衣袖袖山头弧线。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由于袖笼呈卵形,  相似文献   

6.
衣袖设计     
衣袖的款式数不胜数,其式样是成衣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成衣时必须确定衣袖的式样,使之有助于将成衣做成既定的款式。而一类式样的衣袖可以有多种款式。衣袖的某一结构与袖笼和肩省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与每种款式相适应。图1为不同款式单缝装袖的各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袖笼线:实线表示普通袖山高度和袖笼深度的衣袖;由短划组成的虚线表示  相似文献   

7.
以成衣试验的方法,从袖窿与袖眼的基型设定,到袖窿与袖筒作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旋转所得的成衣袖型效果分析与研究,得出不同风格的男女袖眼形态,为合理配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一、肩袖类别袖型与肩部结构形态密切相关,是构成服装的关键部位。袖型按装接方式可分为:装袖、插肩袖、连裁袖和组合袖。按裁片的数量,又可区分为:单片袖、双片袖、三片袖和多片袖。由各种形式的袖窿、袖山、袖口、长短与肥瘦,再配合不同的装接方式,将构成千变万化、风格各异的多种袖样,如方袖窿长袖、插肩大喇叭袖、连约克袖、直袖窿便衣袖、有裂缝蝴蝶结袖、以及花瓣袖、钟形  相似文献   

9.
沈璐 《天津纺织科技》2012,(4):17-18,26
以袖窿袖山配伍的结构理论为基础,依据袖立体与平面模型的建立,结合服装样板推板的相似形等基本原理,得出圆装一片袖推板的最佳方案,借助立裁的方法进行了实验设计并对衣袖保型性进行评价,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衣袖造型结构设计是服装结构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女装袖中的袖长、袖山及袖口是衣袖结构设计的基础参考值,决定衣袖的造型结构变化。基于衣袖原型,通过分割、施褶及收省等对其不同部位进行设计变化,并结合工艺技法,设计出各种造型的女装衣袖,探寻衣袖结构变化规律,以适应风格多变的女装造型。  相似文献   

11.
以衣袖的结构设计作为切入点,遵循以人为本的股装设计理念。追求人体装饰美与最大范围内符合人体结构,且满足运动穿着舒适及便于活动等造型与功能两者完美统一的宗旨,就圆装袖的结构阐述了衣袖的外观造型与运动功能性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袖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两方个面,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衣袖作为服装零部件之一在服装整体造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袖型的设计变化能完善整体、体现创意及展现流行趋势等。文章以分割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袖型类型的界定,选取装袖为主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及变化因素,采用实物制作和作品案例的方法,从造型变化、装饰特点和设计应用三方面分析了分割线在女装袖型结构变化中的设计及应用,总结出分割线赋予袖型丰富的设计内涵和造型表现力。掌握分割线在袖型结构变化中的设计及应用,才能更好地把握袖型变化,达到设计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全成形毛衫衣袖造型,提高编织效率,以全成形立体袖毛衫为研究对象,结合人体上肢结构与衣袖装饰性和功能性要求对衣袖部位进行结构设计,并结合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阐述其工艺设计流程,最后通过Style 3D三维虚拟展示系统实现服装结构设计的即时性。实践结果表明,将立体主义和成形工艺手法应用于全成形毛衫袖型设计中是一种创新,立体主义赋予了全成形毛衫丰富的设计内涵与造型表现力,可为今后的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类似款全成形毛衫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户外服装衣袖结构功能性。从人体手臂静动态功能特点及静动态功能转换等方面,阐述户外服装衣袖结构功能性设计要求。以分身袖和连袖结构功能设计为实例,提出了户外服装衣袖结构功能设计的基本观点:静态下,整体前倾,前臂弯曲;动态时,袖肘立体,底腋相连。  相似文献   

15.
肩袖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衣袖结构表现形式,它具有多种造型因素和鲜明的结构特征。本文即针对插肩袖的分类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插肩袖的结构特征以及它的应用方式,并根据人体手臂的静态特征和动态活动范围量对插肩袖的结构进行分析,试图在基本插肩袖的版型中进行变形,充分利用了袖山高、袖中线斜度、袖笼深、袖肥等因素对插肩袖造型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后对其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插肩袖的绱袖角度对于插肩袖的舒适度、活动量以及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设计合体插肩袖的关键因素。对插肩袖不同绱袖角度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同一款式插肩袖不同绱袖角度,探讨其绱袖角度对于服装舒适性、合体性的影响因素,为不同造型的插肩袖提供参考数据。通过样衣实物对比与具体数据分析参照,得出不同插肩袖绱袖角度与衣袖配适最优的袖型参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辅以梭织面料衣袖的针织服装的配袖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从针织面料的弹性变化出发,研究针织面料衣身的结构构成特点以及袖窿变化与面料弹性变化的关联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针织面料衣身袖窿特征的梭织面料衣袖的匹配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服装的袖片造型从结构上可分装袖、连衣袖、插肩袖,而装袖占常用服装款式的90%以上,是服装结构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袖型之一。在装袖的结构中又有一片袖和两片袖之分(如衬衣的配袖和西装的配袖),其前后衣身的袖隆弧线走向也不尽相同,版型师在核对装袖袖片与袖隆关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样才能使装袖达到部位、容量合理,穿着舒适,视觉美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衣袖是构成整体服装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中灯笼袖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袖型。许多结构参数都会影响灯笼袖的整体造型。研究了灯笼袖袖肥展开量与袖山上泡量、袖口下垂量之间的关系。将缝纫制作的灯笼袖穿着在人台上观察,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分析得出不同袖肥展开量下,灯笼袖整体效果最佳的袖山上泡量和袖口下垂量。结果表明:灯笼袖的袖肥展开量和袖山上泡量、袖口下垂量基本呈正比,袖肥展开量越大,袖山上泡量和袖口下垂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袖夹角对插肩袖结构造型的影响,先得出3种不同的衣身造型,然后借助装袖一片袖,通过袖夹角大小的变化,对插肩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较合体型、较宽松型和宽松型的插肩袖袖夹角范围分别为[-1°,29°]、[-7°,20°]、[-12°,8°],然后分别定义3种衣身造型下的中间造型,每种衣身形态以其对应的中间造型为标准对其他袖夹角时的衣袖造型进行评价,得出对合体、运动舒适性等要求不同时插肩袖的袖夹角范围及相关制图数据,最后制作样衣进行评价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