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单裂隙非饱和渗流入侵概念模型,考虑裂隙排水起始毛细压力及排水过程开度范围等因素,推导了单裂隙非饱和渗透的饱和度与毛细压力及相对渗透系数的本构关系,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分析。研究表明:推导的单裂隙饱和度与毛细压力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系数关系与经典模型具有良好可比性。考虑裂隙空隙存在非连通情况及起始毛细压力机制,引入压力修正项,同时考虑最小及最大排水概率开度能使入侵概念模型更符合实际。最后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应用本模型进行了单裂隙非饱和排水过程模拟,计算结果与Van Genchten模型结果接近反映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2.
就单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的试验测定和数值模拟确定、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机理、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值分析以及地表入渗对岩坡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大型工程问题的分析中。主要内容如下:(1)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动力法原理(即逐次建立水相和气相之间的稳定流动状态),首次研制出一套可同时测定单裂隙毛细压力-饱和度以及非饱和渗透系数-毛细压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并提出一种用该实验装置来测定单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的物模试验法,使得通过试验来测定单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成为可能。(2)运用分形几何和蒙特卡洛模拟等理论,提出一种更合理的确定单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的数值试验法,并开发相应的模拟程序。由于该法在生成裂隙充水域时考虑了水和气的“圈闭”效应,故能模拟出裂隙排水与吸水过程间客观存在的滞后现象,这是以往数值试验法所不能做到的。(3)把裂隙岩体等效力连续介质来处理,建立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数学模型。以Galerkin有限元法为模拟手段,研制了相应的算法,并编制了考虑地表入渗的三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计算程序SUSS3D。算例分析表明,上述模型和计算程序是合理可行的。(4)引入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研制出了地表入渗影响下的央坡稳定性验算程序ZSLP。该程序考虑了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对央体抗剪强度的贡献以及暂态附加水荷载的不利作用,使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5)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小湾电站水垫塘区岸坡降雨入渗分析,溪洛渡电站水垫塘区岸坡雾化雨入渗分析以及雾化雨入渗对溪洛渡电站水垫塘区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等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入渗确会给边坡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且本文的模型和计算程序均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特性及参数、裂隙岩体浸润面的确定方法、渗流数学模型、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对高坝工程裂隙岩体渗流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当前,主要沿用多孔介质渗流的方法研究裂隙渗流,所建立的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水力参数关系还不能真实反映裂隙渗流的特性;连续介质-非连续介质渗流模型能够较好反映裂隙岩体的空隙结构和渗流特性,要继续研究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库水位升降变化及降雨影响下库岸边坡岩体渗流是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应将饱和区与非饱和区统一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带裂隙中的饱和区和排干区可以用一个离散的气-水界面分隔开。此气-水界面的位置可以用边界元数值方法通过迭代确定,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单裂隙内非饱和渗流的描述。将此数值方法推广到裂隙网络中,为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模拟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提供了初步的框架。几个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本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连续介质的方法,通过裂隙非饱和渗流的二维数值模拟,对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中应用Van Genuchten(VG)模型和Brooks-Corey(BC)模型进行评价并建立了改进的本构关系。VG模型虽然可以与持水曲线匹配得很好,但是VG模型和BC模型都对相对渗透率估计过低。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BC相对渗透率-饱和度的关系和VG毛管压力-饱和度的关系结合,可以较好地描述非饱和渗流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应力条件下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自主研发的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系统,对4组灰岩裂隙试样开展变饱和度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的增加,裂隙进气值增大,非饱和渗透系数–毛细压力关系曲线下降斜率及幅度均减小,在相同毛细压力下,高围压对应的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要高于低围压的情况;(2)通过对比毛细压力、围压这2个因素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毛细压力的增加,围压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降低;同样,随着围压的增加,毛细压力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降低;(3)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裂隙饱和渗透系数降低,残余饱和度有小幅增长;(4)基于不同围压和毛细压力下的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数据,对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与毛细压力和围压的关系式进行拟合,从拟合曲面与试验实测数据的对比来看,拟合关系式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试验测得的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随毛细压力和围压的变化。本文对变应力条件下裂隙非饱和渗流过程及规律的研究成果可为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工程岩体稳定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研究岩石孔隙比和含水量两个基本量为出发点,考虑温度对渗流黏滞系数和孔隙比的影响、温度梯度引起的流体流动以及流体流动引起的热对流的影响,应用修正的Darcy定律、Fourier定律等,推导出非饱和岩石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平衡方程、流体物质守恒方程、气体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方程。并将建立的多场耦合力学模型应用于一泥岩竖井的开挖、支护过程,重点分析围岩和衬砌内温度场、渗流场的变化规律,以及泥岩竖井在开挖、支护和运行过程中饱和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我国地下石油、核废料储存以及高寒地区的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堤坝非饱和渗流模型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堤坝稳定性与非饱和区渗流的作用密切相关。在研究堤坝非饱和渗流问题时,主要的方法是数值模拟。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数值模拟非饱和渗流问题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饱和岩石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研究岩石孔隙比和含水量两个基本量为出发点,考虑温度对渗流黏滞系数和孔隙比的影响、温度梯度引起的流体流动以及流体流动引起的热对流的影响,应用修正的Darcy定律、Fourier定律等,推导出非饱和岩石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平衡方程、流体物质守恒方程、气体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方程。并将建立的多场耦合力学模型应用于一泥岩竖井的开挖、支护过程,重点分析围岩和衬砌内温度场、渗流场的变化规律,以及泥岩竖井在开挖、支护和运行过程中饱和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我国地下石油、核废料储存以及高寒地区的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双重裂隙系统渗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根据岩体裂隙系统发育规律及其渗流特征,提出双重裂隙系统渗流原理,将裂隙网络渗流理论模型变成能详细描述主次裂隙系统渗流机制的裂隙岩体渗流实用模型,为解决工程中的岩体裂隙渗流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裂隙岩体渗流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系统推导了裂隙网络模型,正交和非正交裂隙组的连续均质场模型计算公式,编制了数值计算方法的程序并应用于实例,还用物理模型加以验证。 经过多次裂隙渗流与多孔介质渗流计算比较,裂隙渗流的自由面显著高于多孔介质,因此研究裂隙岩体渗流和岩坡的稳定性以采用裂隙渗流计算方法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将复杂裂隙岩体视为由离散裂隙网络和岩石基质两部分组成,采用四面体单元离散岩石基质,无厚度三角形单元离散复杂三维离散裂隙网络,考虑温度对流体密度和动力粘度的影响,建立了描述三维裂隙网络的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耦合模型.通过与二维单裂隙渗流-传热耦合问题的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随后,利用该模型对复杂三维随机裂隙岩体...  相似文献   

13.
涌水是海底隧道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注浆可以有效降低涌水并加固围岩,保障施工安全.采用块体离散元方法模拟研究了浆液-裂隙耦合模型、裂隙剪胀等因素对裂隙岩体浆液扩散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1)考虑浆液-裂隙耦合作用对浆液最大扩散距离有显著影响,结合Barton-Bandis(BB)裂隙本构模型更能够反映裂隙变形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系统阐述了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探讨了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计算方法,对裂隙网络耦合理论中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渗流模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比较,并提出耦合模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裂隙岩体坝基渗流分析成果是进行大坝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采用非连续介质的裂隙网络渗流原理对裂隙岩体坝基进行渗流分析 ,计算工况包括设置灌浆帷幕和排水孔与否及其组合共四种情况。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坝基总渗流量主要由灌浆帷幕的质量和帷幕区的渗透系数决定 ,坝基排水孔在排出渗水和降低渗透压力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力对裂隙岩体渗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应力变化对裂隙岩体渗流特征的影响。假设裂隙网络由等效隙宽相等的相互平行的一组裂隙组成,由于应力变化而导致的隙宽变化控制了裂隙岩体渗流的变化,据此得出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及渗流量与应力的关系式。通过裂隙岩体渗流试验,证实了关系式的正确性。利用此关系式及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出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随应力的变化值。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5):90-91
体育新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需要重视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价;将实践教学处于教学中心地位;需要学生、教育者与行业社会的共同评价;侧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保持学科、师资、教学与评价的联系与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岩体水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岩体渗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分析。笔者关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有关非连续性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分析研究相对很少,并给出了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Soils and Foundations》2006,46(5):595-604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seepage properties of unsaturated soils when performing an unsaturated-saturated seepage analysis, which is used to clarify the slope failure mechanism and predict the occurrence time of slope failure due to rainfall. Kitamura et al. (1998) proposed a numerical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estimating the seepage properties of unsaturated soils. And they have compared numerical results with laboratory soil test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Consequ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must be improved moreover. In this paper a practical numerical model for seepage behavior of unsaturated soil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revious model proposed by Kitamura et al. (1998). Firstly,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previous model are explained.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laboratory soil test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previous model. Then, we perform some improvements of the previous model based on hydr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ropose a new parameter, named “parallel translation index (Ipt)”. From the results we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parameter and the uniformity coefficient (Uc), expressed by logarithm is linear relation. Therefore, the reasonable seepage properties of soils can be computed from the improved numerical model using only the popular soi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0.
某大型水电工程重力坝坝基为发育规模较大的挤压破碎带,为准确了解挤压带的渗透变形特性,现场模拟电站建成后的水力条件,采用原位高压渗透变形试验,研究挤压破碎带岩体渗透变形破坏形式和程度,确定挤压带的渗透坡降(临界坡降、破坏坡降)及破坏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