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底,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11月26日上午,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大会聚焦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探讨智能制造新图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全球产业新发展。开幕式上,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彦敏发布了"2020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展示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平台与系统集成、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成套装备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多维度展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上半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推动制造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望下半年,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将逐步清晰,并购重组将加速制造业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中国落地智能制造。1市场呈六大特点"互联网+制造业"勃兴(1)智能制造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上半年,国家政策强力支持智能制造。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目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了有效应对新一轮技术竞争,我国提出发展智能制造,依靠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您认为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企业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增强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在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李翔先生:最近两年,随着IT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渗透和发展,全球制造业的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推动制造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将逐步清晰,并购重组将加速制造业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中国落地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业"勃兴,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智能制造成为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强国战略规划,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国内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应用企业和职业院校历经两年编写了《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两个职业技能标准。2017年3月14日,由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发展与评价研究所主办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职业技能标准发布大会在  相似文献   

7.
<正>1背景1.1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制造业应对产业竞争。“十三五”期间,在央地政府支持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全国引发智能制造热潮,制造业企业纷纷对原有工厂/车间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改造,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新趋势。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进一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8.
导读:未来10年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主要包括:智能制造、增量制造、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集成电路制造、显示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及新材料。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实现四大转变、由大到强的重要路径。对于出现频度越来越高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总量和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不能不思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思考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作为,思考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如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行业信息     
正我国将继续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日前,工信部公示了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重大战略文件,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供给。作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从2015年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2016年,我国遴选了60多个项目;2017年遴选了97个项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我国由人工制造逐渐转型为智能制造,并充分运用了机电一体机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制造业的工作效率,进而推进了我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有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业中的应用,先概述机电一体化、智能制...  相似文献   

11.
新闻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1 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2016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广东东莞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讲话中强调,要从推动制造业实现大发展的目标出发,高度重视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发挥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引领、推广、带动作用。苗圩表示,要深刻认识推进智能制造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智能制造是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是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应用水平的体现。解决制约我国智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智能制造要素,是推进两化深  相似文献   

13.
2020年,经历了新冠疫情下的制造业.在进入下半年以后.逐渐恢复活力,其中工程机械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增速超过20%,充分展示出中国制造业强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中国汽车市场在2020年则亮点纷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7.5%和10.9%.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SUV车型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其耐久性、稳定性和快速性、精准性等优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产业制造技术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引入工业机器人代表的智能机器视觉技术,能够让制造设备更加智能化,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对于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帮助智能制造快速成长、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就机器视觉技术和智能制造进行概述,进而分析机器视觉技术对制造业产生的巨大影响,最后具体探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模式应用,强化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对产业的先导带动作用,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15年6月,工信部、财政部共同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立项项目名单(工信厅联装函[2015]415号)。  相似文献   

16.
<正>工信部近日印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重点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100家左右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围绕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000项以上,主导形成国际标准120项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内容摘要: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美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智能制造是美、德、中三国战略计划的核心。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的三大优先突破技术:先进制造的感知控制、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和先进材料制造;德国"工业4.0"的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制造业开始飞速发展,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一步步发展为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是我们整体制造业的不可忽视的一块短板。如今,移动终端的普及,云计算、5G网络等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工业制造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智能制造。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将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2013年,德国推出“工业4.0”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201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9.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美、德、英等国“重振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均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趋势。我国制造业总体而言,大而不强。我国已是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但创新能力弱、缺乏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战略》聚焦“五大工程”,其中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而“五大工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而建模与仿真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科学基础。要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建成制造强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工业4.0快速发展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开展智能制造诊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规范化诊断方法以提高企业效益,并针对现阶段智能制造诊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