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视角和命题,它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探讨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依托,民族文化的传承由文化产业来带动。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区域政府相继把建筑遗产的保护、历史景区的开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力图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但是,就现阶段我国景区开发情况来说,建筑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仍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矛盾。因此,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从旅游视角简要阐述文化遗产旅游景地的开发模式,希望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1)
本文通过对浙江畲族文化传承旅游表达人才状况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地方高校在民族文化旅游表达人才培养尚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布局不合理、教师资源缺少等,并提出培养畲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健全传承基地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霏 《建筑与文化》2020,(1):111-112
在经历"5·12"汶川地震后,水磨镇开启了旅游开发的灾后重建之路。作为汉、藏、羌三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水磨镇吸引了大批青年在此创业,具有藏羌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小店铺在水磨镇的禅寿老街随处可见,由于"同质化竞争"导致经营民俗文化商品的店铺被迫"关门"。文章通过调查水磨镇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当地民俗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支持和引导青年传承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现象学的基础上对博物馆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基于两方面原因:(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高质量快速的发展,各地城市争相塑造自己的城市名片与城市形象。而博物馆作为每个城市的文化窗口,诉说着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对展示城市文化显得至关重要。(2)借助现象学理论及相关空间营造原理,分析研究博物馆建筑在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体验与知觉感知的同时如何能更好地传递文化价值;让博物馆得以成为文化诗意传承与发展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以农家乐为典型案例,分析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总结出新农村建设在适应农村居住者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薇  王甜 《住宅科技》2021,(4):22-25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文章以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景区现存问题,对其入口誓师广场,包括平面空间优化、景区规划设计、参观体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新...  相似文献   

8.
在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冲击下,实体商业区进入了一次次关门潮,同时以文化旅游为动力的仿古型游憩商业区则迎合体验经济的到来展现活力,试图为实体经济开拓新出路。基于这种新环境,如何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转换,成为仿古型游型游憩商业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文化旅游视角下以春秋古城开发建设为例,从文化构建、业态构建和街区形态构建三个方面回答应该选择什么文化,如何构建文化,如何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的问题,从而为新形势下仿古型游憩商业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普遍性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
笔者从民族地区学校教基本现状、学校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讨论,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5)
笔者从民族地区学校教基本现状、学校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讨论,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论述了大学校园文化及建筑载体的表征、校园文化和校园建筑文化的构成与作用。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当今高校校园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建筑设计及校园规划中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申洁  许泽凤  林珑 《中外建筑》2010,(11):65-68
近代历史民居记载了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他们是不可复得的文化载体,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与厚重。本文以武汉近代历史民居为例,探讨了武汉历史民居的类型、形成发展以及保护策略和方法。关注当今城市在快速建设中体现传统文脉延续,创造整体和谐、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累和留存,其无论是在外部构造还是在内部底蕴上都体现着先人的智慧,代表着一个国家悠久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现代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处理好历史建筑和城市化建设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建筑,文章以西北地区的西安历史建筑为例,分析现阶段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并且进行了深度解析。最后再根据西安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对西北地区历史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以空间扩展为发展动因,以技术合理性调适为演进的逻辑主线,从技术视角准确地归纳了嘉绒藏区碉房体系的构成类型,并结合自然、历史、文化因素,分析了各类型间的演进关系及其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法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区社会控制的一种有效机制,其在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彝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却存在着一些局限,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法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加强古镇保护、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华古镇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有潜在巨大旅游开发价值。对这类古镇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SWOT分析,探索旅游开发战略和方案,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这里着重论述了建筑创新理念包装主题旅游文化项目形象、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在旅游文化项目附加产品推广示范环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5)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农村贫困地区位置偏僻、环境严峻的特点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使其维持着原生态的旅游环境,原生旅游资源禀赋促使旅游扶贫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关系,并进一步构建该地区旅游扶贫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戈仕钊 《城市建筑》2021,(12):73-75
地域性建筑研究对于文化建筑的本土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旧城风貌和新城设计研究的补充与完善.材料作为建筑的构成要素,其自身的"物质性"承载了地域文化的个性与特质.以绩溪博物馆为例,从"材料选择""营造技艺"和"空间场景构建"的角度探究材料作为物质载体如何继承和发扬徽州传统建筑的文化基因,剖析材料表达的场所精神与文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聚落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生态复合体,只有对聚落景观特征、文化内涵形成准确认知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该文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琼中县什寒村为例,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利用GIS识别聚落景观特征,同时剖析文化基因内涵,尝试构建聚落景观特征与文化基因嵌合关系谱,讨论什寒村聚落景观形成机制,为海南岛民族聚落研究与利用保护提供理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