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表面织构和轴承表面弹性变形对径向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计算轴承表面的变形量,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经典雷诺方程,最终计算并对比含表面织构和无织构情况以及柔性和刚性条件下的轴承润滑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轴承表面的弹性变形相比,表面织构对径向轴承静特性的影响更加显著,且织构可以明显改变油膜压力的分布情况;此外,织构在轴承上的分布位置对轴承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分布在压力上升区域的织构对轴承特性有正面的影响,分布在压力下降区域的织构对轴承特性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闻欣荣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8,21(2):207-212
为了探讨压粘效应对短径向轴承流体动力润滑的影响,采用线性化的压粘方程,结合短径向轴承的雷诺方程,用傅里叶正弦变换方法得到了油膜中压强的解析解,并以此解析解为基础,推导出了承载系数、摩擦力、功耗等公式。计算结果与一些文献中关于润滑现象的定性叙述是一致的。与其他文献之不同点是对计及压粘效应的短径向轴承进行了定量计算。在所推导公式中使压粘系数α等于零,经过问题的退化,可以得到常粘度时轴承性能的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5.
挡边与滚子接触情况是影响352226型铁路轴承温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铁路轴承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借助SKF公司的经验,从理论上分析了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和滚子接触处的润滑特性,通过对滚子与挡边在不同的接触点所形成的不同的摩擦力矩的特性曲线分析以及对滚子端面与挡边在不同润滑状况时跑合工作温度的试验,得出了滚子与挡边形成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即圆锥滚子轴承的挡边与滚子接触位置应当保持在内圈挡边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属滑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等效的观点,推导了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副的能量方程和雷诺方程,对粗糙表面金属滑动摩擦副的热流体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粗糙表面的纹理方向和相对滑动速度对混合润滑工况金属滑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承载能力和温度分布的影响,其中考虑了局部区域的表面膜丧失对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糙表面纹理方向、粗糙度参数β对摩擦副的润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局部表面膜的丧失对摩擦系数具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无量纲间隙时,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对应着较大的摩擦系数。实验和理论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所提供的分析软件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可倾瓦轴承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求解过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设计示例表明计算结果与轴承的运行情况十分吻合,可应用于该类轴承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9.
文章应用作者提出的复合型紊流润滑理论对高速重载轴承的紊流润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璀常用的Ng-Pan紊流润滑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异同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表明了对高速重载轴承等类得杂紊流润滑膜不宜再采用目前常用的零方程类模式理论,而更加宜于采用本文提出的复合型紊流润滑理论。 相似文献
10.
11.
文中基于FLUENT软件以气体为研究对象,建立孔式空气静压径向轴承三维实体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在不同转速下气膜上的压力分布,得出了轴承的承载力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流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满足可靠性及其他要求的条件下,以获得最佳承载能力与工作状态为目标,建立了流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列举了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13.
具有非光滑表面的滑动轴承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适当的表面凹坑对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研究球形凹坑对径向滑动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不同形式球形凹坑的径向滑动轴承润滑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得到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与承载力,并研究凹坑的个数、尺寸、分布规律及凹坑深度对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光滑面相比,在充分润滑状态及轴承几何运动参数不变情况下,合理的凹坑个数、尺寸参数、分布形式及凹坑深度对提高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及承载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1)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特性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有着重要影响。为获得油润滑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需要考虑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基于Jones拟静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弹流润滑影响的耦合滚动体/套圈接触刚度和油膜刚度的滚动轴承刚度计算模型。应用滚动轴承刚度计算模型分析了弹流润滑效应对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情况相比,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角接触球轴承刚度有较明显的降低;较之轴承轴向刚度,轴承径向刚度对弹流润滑效应更为敏感;在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情况下,润滑油动力黏度和黏压系数的增大均使得轴承刚度减小,黏温系数的增大仅使得轴承径向刚度增大,但对轴向刚度几乎没有影响;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径向刚度的影响愈加明显,但对轴向刚度的影响逐渐弱化;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缓慢增大;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加,弹流润滑效应对轴向刚度的影响缓慢减小,而对径向刚度的影响则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唐钟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2,8(2):69-78
本文介绍运用液膜润滑有限元法与复合形优化法相结合的程序,对四种不同油腔结构的部分瓦径向动压轴承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最大承载能力或最小摩擦系数为目标的最优油腔参数,同时计算得到四个单台油腔的径向轴承以刚度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油腔参数。程序中初步解决了不用拟合法进行动压轴承优化设计中所存在的巨大计算量这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销-盘摩擦副接触方式在常温常压及液体润滑下,对不同密度的50μm和110μm大小的微小凹痕图案表面进行摩擦试验,探讨接触压力及滑动速度对不同大小以及密度的微小凹痕图案的摩擦性能影响,并利用Stribeck曲线分析在不同试验条件下不同密度的50μm和110μm大小的微小凹痕图案表面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降低摩擦中,不同的微小凹痕图案表面具有最佳的密度含量.即大小为50μm的微小凹痕图案中,密度为32.4%的微小凹痕图案表面的摩擦系数最低;大小为110μm的微小凹痕图案中,密度为19.8%的微小凹痕图案表面的摩擦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17.
双列内节流液体静压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30(1):43-45
应用液体静压支承动态特性的分析原理,研究确定了有回油槽双列内节流液体静压轴承的传递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各种参数对轴承动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轴承的稳定性很好;轴承的动刚度与载荷率近似地区正比:设计间隙和油液粘度承动刚度的影响很大,而供油压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