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对Dralon超细腈纶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 H值、温度、时间、染料用量、缓染剂种类及用量对染色腈纶上染百分率和表观色深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 H值对亚甲基蓝染色Dralon超细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影响不大,染色温度对腈纶的染色性能影响较大,适宜的染色温度为95~100℃,染色腈纶的表观色深值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助剂Na Cl和缓染剂1227的加入可起到缓染作用,助剂Na Cl最佳用量为10 g/L左右,1227最佳用量为0.2~0.4×10-3mol/L,且缓染剂用量越高,缓染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阳离子染料上染Dralon纤维的动力学特征,测绘了其上染速率曲线,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扩散系数、染色速率常数等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上染时间在200 min时,阳离子染料上染Dralon纤维基本达到平衡上染,其平衡上染率很高;上染温度在100℃时,阳离子蓝X-BL可达到96.41%的上染率,阳离子黄X-5GL可达到93.96%的上染率,阳离子红X-GRL可达到96.3%的上染率。阳离子染料上染Dralon纤维的半染时间较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半染时间有所下降,其扩散系数和染色速率常数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其扩散模型为自由体积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对Dralon异形腈纶纤维的染色工艺进行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染色工艺的p H、温度及1227匀染剂用量.若浴比定为1∶40,最佳工艺分别为:阳离子红X-GRL染色p H=5,染色温度95℃,匀染剂1227用量为1%(omf);阳离子黄X-5GL染色p H=5,染色温度100℃,匀染剂1227用量为2%(omf);阳离子蓝X-BL染色p H=5,染色温度95℃,匀染剂1227用量为1.5%(omf).  相似文献   

4.
采用黄连素对阴离子改性棉纤维进行染色,分析了染色pH、温度、时间、染料用量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黄连素对改性棉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对改性棉纤维最适宜的染色条件为:黄连素用量2%,pH 8,温度60℃,保温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改性棉纤维可获得较深的颜色,且黄连素在改性棉纤维上的吸附速率较快,染料在改性棉纤维上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Dralon超细旦腈纶、黏胶和棉为原料,开发新型轻薄保暖面料,并进行浸轧防水整理。对防水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透气性、保暖性、防水性能、抗起毛起球等试验。通过模糊综合决策确定性能最优的面料原料配比。结果表明,织物在经过防水整理后,纤维较好地被防水层弹性膜包裹;防水等级均在4.0级以上,多次水洗后防水等级略有下降;织物的透气性和保暖性能变化较小,抗起毛起球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腈纶织物天然染料染色的日晒牢度,采用盐酸羟胺12 g/L,醋酸铵20 g/L,在80℃的条件下对腈纶进行改性,再用金属预媒染方法对其进行染色,分析了媒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时间、pH值、NaCl用量等对改性腈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和Cu2+适合黄连素媒染染色,改性腈纶纤维的最适宜媒染条件为:金属离子3%(omf),pH值弱酸性或中性,95℃染色60 min左右;染色织物的牢度可以满足服用要求,且日晒牢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连素对腈纶纤维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染料黄连素对腈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升温上染速率曲线,黄连素用量对腈纶表观色深和荧光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当染料用量为0.3%(owf)时,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吸附较快,加入适量缓染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以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在一定的染料用量范围内,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具有很好的提升性能,染料在腈纶纤维上具有一定的荧光效率;腈纶纤维黄连素染色中深色织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均在4~5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Dralon腈纶纤维采用德国干法纺丝技术,具有细旦和异形新型纤维特点。本文对Dralon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形态特征、吸湿性能、力学性质、摩擦性能和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测试与分析,并与日本产腈纶和国内金山产腈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ralon腈纶纤维表面光滑,截面呈哑铃形;覆盖性好,蓬松丰满;输水性强,干爽透气;易染色,颜色鲜艳;防霉、防蛀,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纤维。  相似文献   

9.
采用天然染料黄连素对腈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苯甲醇用量和染色温度对黄连素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加入苯甲醇后,黄连素对腈纶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及在腈纶纤维上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黄连素需在95℃以上的高温条件下才对腈纶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加入10 mL/L苯甲醇后,染色可在85℃下进行.随着苯甲醇用量的增加或染色温度的升高,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染色速率逐渐增加,t1/2逐渐缩短.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探讨Dralon腈纶/粘胶/棉40/40/20 14.8 tex混纺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分析了Dralon腈纶的微观结构和染色后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原料的回潮率;细化原料预处理工作;合理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优选胶辊;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最终有效改善了该品种的可纺性。认为:制定的一系列工艺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混纺纱的生产效率,稳定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紫草色素的提取方法以及提取工艺对色素溶出量的影响,并对紫草在棉织物上的媒处理及染色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0%乙醇提取紫草色素,提取浴比(紫草的质量/无水乙醇的质量)1∶20~1∶30,提取温度40~50℃,提取时间2~4h;采用硫酸铝钾前媒法处理棉织物,硫酸铝钾质量浓度5g/L,媒处理温度70℃,时间30min,pH值为3~4;优化的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60℃,pH值4,时间30~50min,紫草染液可重复利用1~2次;染色织物干摩擦牢度4~5级,湿摩擦牢度3~4级,皂洗牢度4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苋菜红天然植物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染色性能.通过测试染液可见吸收光谱、织物色度以及染色牢度来探讨pH、温度对苋菜红天然色素的影响及染料对丝绸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显示:苋菜红天然染液颜色特征随pH改变而有所改变,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红色调;染液在7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金属离子媒染可以提升苋菜红染丝绸织物的染色深度和牢度.  相似文献   

13.
《印染》2017,(9)
采用天然染料红曲色素对蚕丝织物直接染色,讨论了红曲色素的染色pH值、温度、时间对蚕丝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红曲色素的染色性能及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优化的红曲色素染色工艺条件为:红曲色素质量分数4%(omf),染浴pH值3,染色温度85℃,时间30min。在该染色条件下,蚕丝织物的得色量较大,延长保温时间反而会降低表观色深。染色提升力曲线和上染速率曲线说明红曲色素上染慢,竭染率较低,染深性差,而在中浅色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染色提升力。与酸性染料染色蚕丝织物相比,红曲色素直接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等级为中等,耐日晒牢度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提高天然色素对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传统方法和新技术,传统方法包括媒染法染色和加盐促染,新技术包括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和超声波法。分析了天然色素对棉针织物染色存在的问题,包括染深性差、色牢度低、稳定性差、色相单调,并阐述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概说 阳离子染料(Sandocryl B)对各种型号、不同形态的腈纶纤维,如散纤维、长丝束、纤维条、纱线、机织物和针织物都可进行染色。并适用于腈纶与天然纤维或其它合成纤维的混纺产品。 对不明来源的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可通过与已知型号的纤维的对比染色试验而确定(见第十一节)。 二、前处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的特性,针对性设计了Dralon细旦异形腈纶与粘胶纤维的混纺纱及针织面料,对混纺纱线的主要质量进行了测试,对其针织及其染整工艺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纤维相比其他腈纶纤维,具有强力高、断裂强力均匀性好的特点;毛羽多,纱体蓬松,具有良好的保温效能;吸湿性好,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感;针织织物的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均优于对比产品,服用性能、耐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天然苏木色素羊毛染色中不同媒染剂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苏木色素与不同金属离子媒染,对羊毛染色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天然苏木色素染色,媒染剂不同,染后羊毛的颜色差别较大,可以通过媒染剂的变化、组合获得丰富的色彩;苏木色素用于羊毛染色较好的工艺为:在pH值为4.5、50℃条件下预媒染色30min,然后在pH值为4~5、70℃左右染色40~50min。  相似文献   

19.
艾蒿天然色素在水中以染料阴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棉纤维亲和力低。为提高染色深度及牢度,采用阳离子改性剂LD-8202对棉纤维进行改性,文章探讨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Na2CO3用量及改性温度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改性工艺。通过UPF值测试得知,艾蒿色素可以赋予改性棉织物良好的抗紫外性。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Micro Viloft/Micro Acrylic(超细维勒夫特/超细聚炳烯腈混纺纱)筒子纱染色存在匀染性差,易染花,批量生产追色困难,缸差较大等问题,通过分析纤维特性并结合工厂生产实践,优化生产流程,采用先蒸纱再络筒染色,并控制好行机条件和各种工艺参数。实践证明:用此方法可以使筒子纱匀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成品缸差也小,各项牢度达3.5~4.5级,满足各国际品牌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