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管隧道接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勇 《特种结构》2003,20(3):4-8
本文主要论述了沉管隧道接头的功能、类型和特点、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沉管隧道水下最终接头施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龙 《山西建筑》2006,32(14):303-304
简述了沉管隧道水下最终接头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具体隧道工程实例,从外模工程、混凝土结构两方面介绍了最终接头施工技术,表明了该技术具有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江中最终接头施工为工程背景,对"止水板式"的最终接头的原理进行说明,对最终接头的流程及工艺进行介绍,最后分析最终接头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州某沉管隧道工程寄存系泊需经历龙舟水季节,管节受到的水流力较大,对系泊系统要求较高,通过对系泊布置设计、寄存期水流力及波浪力等计算,合理安排系泊施工,解决了内河沉管隧道在受大水流力影响下的安全系泊的问题,顺利完成了两段沉管管节的寄存系泊。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内河沉管隧道在水位落差较复杂水域中存在的施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管节寄存系泊施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在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的问题,实现了内河沉管隧道管节的安全浮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在大水流力影响下内河沉管隧道安全系泊,还能准确判断沉管管节的寄存系泊,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隧道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为北方软弱地基条件下首条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基坑深度为26m,基坑宽度为40.48m,其中坞口宽度为46.4m,长度33.8m,且临近海河,地下水资源丰富。通过最终接头基坑的顺利施工,掌握了水源丰富、高水位、超深基坑等不利条件下基坑的施工技术,为沉管隧道对接施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橡胶止水带是沉管法隧道接头联接中的关键技术,GINA止水带的问世,使得水力压接法广泛应用于管节的联接并使水下沉管隧道的建设有了巨大发展。天津海河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工艺,隧址位于8度区的软土地基上,管段接头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稳定性是整个工程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依托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分析了沉管柔性接头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对于GINA止水带的选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沉管隧道接头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头是沉管隧道中很薄弱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接头的防水则更是被重点关注的内容。管段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接头的错位和张开,给接头的安全止水带来很大威胁。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考虑接头GINA止水带和管端混凝土的非线性接触,以历年监测数据所反映的沉管位移作为边界条件,分析了沉管隧道接头GINA止水带在接头处于压缩、剪切和扭转等变形及复合状态下的力学性态,得到了接触应力在接头断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GINA止水带渗水接触应力的控制点通常位于GINA止水带截面下缘;接触应力在顶板、底板和侧壁分部较均匀,在转角部位易集中;在现有沉降水平下,接头GINA止水带的安全止水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行设计建设了高温烧蚀试验平台,并采用C50混凝土制备接头试验构件(管节接头与节段接头),结合沉管隧道接头特点,用剪力键与特制Ω止水带装配试验构件,然后采用不同耐火保护方案进行构件的高温烧蚀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了在HC或RABT升温曲线下,受火2 h时,满足耐火目标的沉管隧道接头耐火保护技术推荐方案,同时,还根据试验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对实际工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可为相关的科研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沉管隧道施工工艺中沉管预制、浮运的重要施工场地——干坞的施工技术,阐述了干坞施工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土方开挖、护坡施工、降排水措施、基础施工及监测等重要环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严密的部署安排以及过程控制,使得干坞施工能够保质保量、快速有序地完成,在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管段接头是沉管隧道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满足水密性要求,即在施工阶段和日后运营阶段不渗漏;其次,应具有抵抗各种作用的能力,这些作用包括各种荷载和强迫变形,诸如地震、温度和地基变形等;最后,要求受力明确、方便施工和保证施工质量.根据常洪沉管隧道管段接头的构造形式和功能要求,介绍了接头2道止水带的选型依据和安装工艺,描述了接头其他构造如剪切键等的制作方法,特别叙述了接头中钢拉索的构造形式、安装工艺和防腐耐火措施.同时,介绍了常洪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承担的交通部项目“沉管隧道关键技术前期研究”经过 4年刻苦攻关 ,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近日 ,交通部科教司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在重庆召开了技术鉴定会。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 ,该课题首次对世界范围内超长 (36 6 0 0m)、超深 (6 0m)的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沉管隧道进行了研究分析 ,其中涉及的横断面、纵断面、接头、竖井、施工方法研究均为世界难题 ,成果均涉及沉管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 ,对我国水下隧道建设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跨海沉管隧道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以红谷隧道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的沉管隧道管节及接头的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了接头在水平压弯情况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接头转角随弯矩的增大而增大,随轴向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接头水平抗弯刚度随轴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沉管隧道管节接头作为整个隧道系统中最敏感、最薄弱的部分,其力学特性复杂,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隧道的运行安全.为规范沉管隧道管节接头检测工作,结合某座沉管隧道管节接头检测和监测数据,阐述了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检测内容,并对重点病害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了管节接头的使用情况,同时提出了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相关检测和养护重点供...  相似文献   

17.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接头防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沉管隧道管段接头首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GINA止水带的防水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了应力-压缩变形试验、水密性试验等,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期望通过此项研究,对今后类似的大型沉管隧道管段接头的试验、设计、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沉管隧道法如今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了水下隧道建设的第一选择。而沉管隧道中,接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对薄弱的位置。因此,管节接头的力学性能对沉管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依靠实际工程背景,根据沉管隧道接头的构造特点,并考虑接头各构件材料的非线性特征,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的沉管隧道管节及接头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了GINA橡胶止水带的材料特性以及接头竖向钢剪力键在剪切作用力下的受力及变形机制,得到了接头竖向抗剪刚度和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剪力键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并探讨了不同轴向水压力对沉管接头竖向剪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沉管隧道接头的力学性能是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通过宁波甬江沉管隧道23 a的运营期接头沉降的监测数据分析,找出了沉管隧道在软土地基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与沉管隧道接头各种形变的关系,讨论了甬江沉管隧道在23 a运营期间的不均匀沉降的规律。其次,建立GINA止水带的受力模型,计算了由于接头变形导致的GINA止水带受力的问题,并检验了接头止水的安全性。最后,提出了在隧道运营期间,可通过强制位移法利用隧道沉降监测数据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沉管隧道接头的力学性能是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通过宁波甬江沉管隧道23a的运营期接头沉降的监测数据分析,找出了沉管隧道在软土地基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与沉管隧道接头各种形变的关系,讨论了甬江沉管隧道在23a运营期间的不均匀沉降的规律。其次,建立GINA止水带的受力模型,计算了由于接头变形导致的GINA止水带受力的问题,并检验了接头止水的安全性。最后,提出了在隧道运营期间,可通过强制位移法利用隧道沉降监测数据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