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竹慧  董欣  路金霞  刘林  杜雅星 《规划师》2021,37(20):29-36
微空间因其规模上的小尺度、功能上的高紧凑度及空间分布上的高密度特征,在老旧城区功能修补、城市更新及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潜力、优势及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价值.老旧城区在用地紧缺的情况下,普遍面临公共空间功能衰退、品质活力下降的挑战.文章以西安市老旧城区为研究对象,开展老旧城区微空间系统性研究,发现微空间中的流动性激发了空间活力、粘滞性利于创造交往环境、微尺度易于拉近情感距离、根植性强利于蕴留城市文化,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物质空间主体使用受限、社会空间的人群交往受抑、精神空间的文化记忆消退等问题.同时,对微空间进行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分为重点提升型、全面升级型和综合改造型,进而针对每种类型微空间提出改造措施与功能修补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 ,旧城商业街区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街区建设忽略了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主要从城市设计专业角度 ,探讨如何在旧城商业街区中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人性化外部空间环境 .运用人文主义的观念与方法 ,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学科知识 ,对现行的旧城商业街区建设进行反思并指出其缺点 ,提出用环境整治的方法与途径来营造人性化外部空间 ,以解决旧城商业街区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厦门传统骑楼街区从建成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几经更替的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街道空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厦门旧城骑楼街区的街道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归纳其特征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保护控制的发展建议,以期对今后厦门旧城改造中保持传统街区的历史空间特色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规划往往具有一种推倒性的和颠覆性的城市发展力度,造成了新旧城区反差巨大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城市新区由于快速的发展,强化了建筑和公共空间巨大尺度上的关系,虽然城市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但是城市肌理粗疏,居民缺乏情感上的联系;旧区城市肌理细密而亲切,保留了传统的、以建筑围合的、比例良好的广场街区,但是配套陈旧与时代脱节,发展提升力度有限.城市中新旧城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万勇 《规划师》2009,25(9):97-101
通过对上海市旧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的空间资源类型、产出模式和动力机制等的分析可知,上海市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居住空间、传统工业仓储空间、传统商业空间和各种混杂地带等存量空间资源,坚持走内涵式.软改造"之路,探索以社区为载体、政府有效引导的自组织更新方式,通过积极的扶持政策、正面的舆论导向等措施,推动旧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旧城区的振兴和复兴.  相似文献   

6.
对八廓街区的室外空间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八廓街区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为这一历史性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对于现代城市空间的营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邻里结构在当下旧城社更新改造中受到一定程度破坏。邻里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外部交往空间得以实现,通过对街区活力的再生、线型空间的延展以及点状空间的激活,重塑邻里外部空间关系,促进社区居民认知与认同,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对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邻里关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梅峥嵘 《山西建筑》2008,34(17):50-51
在对济南市旧城区典型公共空间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小型公共空间能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更为人性化,提出了旧城区公共空间的小规模、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和渐进式更新策略,以及简单、人性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城市建设正逐步由“增量扩张”向“存量发展”转变,在最新的老旧城区改造研究和实践中,微改造策略逐渐成为一种高效的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改善城区生活品质,解决老旧城区存在的各种问题。该文以武汉市天声街菜场片区为调研对象,因地制宜地进行社区道路交通以及基于微改造理论的公共空间改造研究,包括停车空间规划改造、交通规划改造及公共空间节点微改造等,旨在改善复合大量商业功能的老旧社区的交通状况,并以局部微改造的方式激活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提升生活环境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重庆双北老街建筑环境改造为例,通过对场所、场所精神和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城市旧城区建筑环境改造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实现街区空间的场所精神回归,为城市旧城区的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需要符合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空间的生理、心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使老年生活更加充实.论文就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了空间景观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浩然 《城市建筑》2014,(29):289-289
本文从仿生的角度出发,借鉴有机体生长特性,提出了新陈代谢调节、自组织与他组织配合以及功能形态互适的旧城区空间形态更新机制,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旧城区空间形态衰落的现象。最后,提出了更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仿生的角度出发,借鉴有机体生长特性,提出了新陈代谢调节、自组织与他组织配合以及功能形态互适的旧城区空间形态更新机制,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旧城区空间形态衰落的现象。最后,提出了更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韬 《山西建筑》2010,36(3):38-39
通过整理厦门市旧城区城市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变迁,找出厦门城市空间发展的特殊性和不均衡性,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揭示了厦门城市空间形成的原因,这一过程有助于认识厦门城市空间的问题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分析,指出在新的城市建设发展中破坏了旧城区的空间形态等问题。并且针对北京旧城区的现状,对街道空间的尺度设计初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毋语菲  林箐 《城市建筑》2024,(5):20-25+74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脉和记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何通过改造使街区空间与时代变化相适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以北京旧城国子监历史街区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将该街区的街巷空间绘制成轴线模型,选取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深度值、可理解度等变量参数进行计算,解析计算结果所代表的空间意义,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国子监街区的后续发展提升策略,在保护历史基底的同时,合理提高街区的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17.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空间特色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东  徐宁 《华中建筑》2005,23(Z1):80-82
旧城更新过程中如何应对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研究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城市意象分析法阐述了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指出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若干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再生理念为旧城区的空间功能结构更新提供了理论指导,而空间句法的技术方法为可持续再生空间方案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表现平台。研究以湖南株洲建宁老区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老区的可持续再生空间设计方案,并对两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旧城区的可持续再生方案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磊  张帆  李翔宁 《中外建筑》2022,(11):23-28
新媒体时代,新传播方式参与到消费社会的空间生产中,并在旧城更新中催生出新的消费空间。传统中作为城市第三场所的咖啡馆也纷纷“寄生”到市井街区中,并透过视觉景观的媒介化转变成“情境体验”与“媒介再现”的复合体。借用社会批判理论中“空间生产”与“景观社会”的理论交叉,以长沙旧城区中两处社区的网红咖啡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寄生、消费寄生、景象折叠等多个层面的寄生特质,探讨微更新所带来的咖啡馆与旧居民楼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文章指出“咖啡寄生”本质是在新媒体推动下视觉景观生产向老旧城区消费空间更新的渗透,只有与社区及在地生活取得更紧密的互动,才有可能从寄生发展为更加可持续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以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街区为例,剖析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三坊七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