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宏宇  高洋  王耀武 《规划师》2013,29(4):86-91
城市、建筑、景观三个层面的设计脱节问题是影响山地城市设计中资源整体利用和特色突显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庆悦来生态城规划从分析水资源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念、特征及控制内容,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和城市空间耦合互动的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本原理和特征,探索"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有效整合山地资源,主动实现防灾减灾、生态营造,使山地城市设计的构想和空间形态具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袁渊  袁涓 《四川建筑》2010,30(5):45-47,50
城市公共空间是组成城市防灾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中城市公共空间防灾避难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紧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以成都市为例,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城市防灾系统整合的规划建设原则,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避灾场所的设施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级城市建设管理带来巨大的考验,2020年南方肆虐的洪灾叠加了城市防灾救灾难度。医院、交通枢纽、体育馆、街道等公共开放空间是综合防灾的重要场所,承担了疫情期间的重要防疫任务。从韧性与健康城市建设层面提出韧性健康开放空间的概念,梳理疫情等灾害下城市防灾空间的发展。基于综合防灾存在的多系统叠加的复杂性,提出韧性健康开放空间特征及规划策略:完善叠加灾害预防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立平灾结合的开放空间弹性复合功能系统、建立线上线下多方联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峤  臧鑫宇 《风景园林》2017,24(4):50-56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城市韧性的生态方向与适灾方向出发,以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及其子要素与韧性的关联框架,并总结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从土地优化利用、景观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生态防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从而构建完善的山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促进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造城市防灾空间——21世纪城市功能设计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城市减灾功能愈来愈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标志。本文从介绍日本防灾空间的防灾公园设计为例,初步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城市防灾空间的构想,其宗旨不仅在于防灾公园、防空广场的建设,更在于提供给城市管理者及规划师、建筑师一种新思路,无疑,它也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给出了安全保障。1 日本的城市防灾广场及防灾公园设计借鉴火山喷发和地震,是日本这个岛国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及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都造成了极其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了日本对防灾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且积累了不少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和社会灾害突显出城市防灾的重要性。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尤为迫切。城市社区的公园绿地平时可作休闲用地,灾时则是理想的避难场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八角社区为对象,通过对其公共空间进行调查,指出其社区公共空间不能满足社区防灾要求之处,并提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障城市在巨灾、大灾、中灾情况下的城市防灾功能和居民生命安全为前提,重点研究了城市防灾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合理规划城市防灾安全空间架构和布局,规划防灾基础设施和城区防灾建设要求。本文最后在对徐州市地震环境和规划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防灾减灾功能性角度探讨了徐州市抗震防灾空间的布局。  相似文献   

8.
冯萍 《建筑技术》2020,51(2):175-177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走平战结合与防灾功能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人防工程、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综合管廊、地下仓储系统及地下开放空间等内容的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系统,提高城市总体防灾能力。鉴于地下空间内部灾害特点,提出应从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加强地下空间自身防灾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地城市受地形高差限制,步行交通连通性较差,往往导致开敞空间支离破碎。由于地形地质原因,次生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针对山地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分析防灾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对各构成要素进行初步分类。综合探析影响山地城市防灾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构成及评价标准的差异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的优化策略及适合山地城市自身特征的评价标准,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显得极其重要。本文论述城市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城市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以及构建信息系统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洋  王军 《消防与生活》2005,(10):33-34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是指为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公共财产安全所需的消防站、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和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通信设施及消防装备。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增强城市自身防护能力,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城市的公共消防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完善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结合城市发展和改造,如何做好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适应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要求,是加强城市消防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防灾减灾经验证明,城市防灾与减灾工作必然要走综合防御的道路,通过建设和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防御体系,增强城市重要工程与生命线要害系统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安全。本文以苏州市抗震减灾规划为例,首先分析了城市建设抗震防灾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防灾空间布局规划对策、防灾空间布局、救灾骨干网络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相关抗震减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安全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是通过空间治理模式以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关键环节。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于推进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为实现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提供些许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借鉴日本大地震后重建规划的经验,总结了日本防灾对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针对我国城市防灾体系的不足.提出我国城市必须建立完整的避难空间系统。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避难功能.建立防灾应急体系,做好日常防灾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防灾减灾政策的发展,指出当前阶段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等技术仍有欠缺,信息化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薄弱,并缺少综合化、集成化与系统化的防灾减灾科技平台建设。为促进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防灾转变,提高防灾减灾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在系统研究城市建设多灾害防御技术基础上,构建"单体建筑防灾设计—区域防灾分析—统一管控平台"三个层次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理论体系,完善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实现了从单体建筑到城市不同维度的灾害分析与处置决策支持,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铁军  左进  林岭 《新建筑》2007,(5):28-30
从西部山地城市特殊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出发,综合运用建筑学、安全科学、灾害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了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提出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与相关技术集成,以期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与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戴彦  陶陶 《中国园林》2010,26(7):69-72
山地城市是一种生态敏感性较高的人居环境类型,面临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防灾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构成的重要环节,其空间布局需要在客观评价防灾效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以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城市绿地为例,通过对灾前城市灾害易发区的隔离性、灾时人群避灾救援的接纳性、灾后灾民临时安置的支持性3项内容的评价,探讨山地城市绿地布局防灾效能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系统的科学建构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与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是我们在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它们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内容既有相  相似文献   

19.
城市防灾空间理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城市防灾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探讨了城市防灾空间的概念、特性、组成及结构 ,并指出城市建设防灾空间系统的意义 ,旨在强调在城市建设中应该使城市空间与防灾相结合 ,创造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灾减灾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减灾法律的逐步完善,城市灾害救援体系的建设逐步被推向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前台。 城市灾害的内容甚广,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以及自然一人为灾害,诸如水灾、火灾、旱灾、地震、台风、爆炸、交通事故、化学品泄漏、动乱、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