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详细地总结了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工作,包括有效导热系数的模型,实验测写方法及应用条件,特别指出了床层径向空隙率和速度分布对模型的影响。还介绍了化学反应对计算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测定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有效导热系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测定空气中催化剂有效导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实验误差小于5%.在此基础之上用woodside随机分布模型计算了反应条件下催化剂有效导热系数。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误差较小,完全可以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9.
钴基催化剂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5~265℃及常压条件下,采用稳态法测定了气体处于静态时活性组分呈蛋壳型分布的钴基催化剂固定床的有效导热系数,并根据稳态法理论,拟合实验数据获得了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与气体导热系数和催化剂导热系数之间的关联式. 实验数据与拟合结果的最大偏差和标准偏差的绝对值分别为1.74%和0.43%. 将实验数据与前人的相关预测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 利用气体处于静态时固定床的有效导热系数、Re和Pr,获得了气体流动时固定床径向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研究通过试验探讨了钢纤维掺量、配筋率、约束筋表面形式、约束筋材料等因素对高强钢纤维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中钢纤维的掺量能够降低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自由收缩量.当约束筋材料相同时,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收缩随着配筋率的提高而降低.钢筋的表面形式对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收缩没有显著影响.在相同配筋率下,约束筋材料的弹性模量越低,对高强钢纤维混凝土收缩的抑制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导电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沥青碳纤维掺量及外加剂对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讨论了碳纤维混凝土复合体的导电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掺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有一个临界值(Vfe),外加剂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率混凝土进行室内高温试验,总结与分析了温度和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静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在200℃高温出现拐点,200℃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玄武岩纤维体积率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优的玄武岩纤维体积率为0.15%;玄武岩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弱,再生骨料取代率不宜大于30%。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研究高温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不同温度作用下的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2%和0.4%)的物理变化,并结合单轴压缩试验,进一步研究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准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烧失量均逐渐增加,玄武岩纤维的掺加对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水分消散阻止作用较小;表面所产生裂纹数逐渐增加,基准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纹无论是数量还是长度与宽度均为最大。可见,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高温时所起作用主要为减少混凝土爆裂现象的产生;抗压强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相同温度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始终高于基准混凝土,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阻裂效果,因此当试样破坏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破坏程度小于基准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在高温作用下主要作用为减少爆裂现象对水分蒸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对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不同温度等级作用并烧透(试件中心内置热电偶达到目标温度)后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研究了钢纤维和聚丙烯掺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RP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钢纤维可以有效提高RPC混凝土抗压强度,而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RPC高温后性能和抑制爆裂,混杂纤维可优势互补.基于实验结果,给出了在钢纤维体积掺量2%,同时混掺聚丙烯体积掺量0、0.1%和0.2%下的RPC平均抗压强度与受火温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韧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切口梁三点弯曲试验,探讨了相对切口深度(a0/h)、粗骨料最大粒径(dmax)、水灰比(W/C)和钢纤维体积率(ρf)等因素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韧度(KfIC)和断裂韧度增益比(KfIC/KIC)的影响。结果表明:ρf一定时,KfIC随a0/h的增加逐渐减小,随dmax的增加呈增大趋势,随W/C的减小逐渐增加;a0/h一定时,KfIC随ρf的增加逐渐增大;钢纤维能够显著提高高强混凝土断裂韧度,KfIC/KIC大于1;影响因素不同,KfIC/KIC变化趋势不同。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韧度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