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东德水电站泄洪洞出口左侧边坡开挖过程中,坡面发生较大变形。基于边坡开挖揭露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裂缝调查、监测资料分析边坡变形趋势,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边坡变形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系统锚固、坡面灌浆、坡比调整"的系统加固处理方案。后期边坡开挖监测数据表明,左侧边坡已经稳定,加固处理措施有效,可为同类工程边坡变形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志旋  陈昊 《水力发电》2006,32(4):41-42,45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桩号0 200~0 280、高程810~950 m范围的内侧边坡为覆盖层边坡,坡体下部有较为完整坚硬的岩石,具备提供足够锚固力的条件,在适当的位置可以考虑设置抗滑桩,再通过适量的开挖提高边坡稳定性,或将滑坡体上部不利于稳定的荷载挖除,对于陡坡的坡面可以将坡削缓,则效果会更好。经济技术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抗滑桩的加固措施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水电站坝址右岸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对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以及诱导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及极限平衡分析,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处于压致拉裂初始阶段,边坡的变形受开挖控制作用明显.监测结果显示,雨季过后,随着开挖进行,坡体中上部覆盖层在下部岩体的带动下产生同步变形.受下部岩体约束,在坡体最薄弱部位,高程1 191 m处的网格梁出现了隆起、弯曲变形,并局部出现了较大的水平向及竖向位移,经预应力锚索加固后,坡体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4.
渌吝水库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且变化大,开挖过程中坝轴线上游边坡发育有泥岩条带软弱夹层,倾角倾向下游,与左岸发育的J1、J2两组节理裂隙组合形成不利结构面,加上强降雨,老滑坡体覆盖层及软弱层上部基岩吸水后重度增大,地下水下渗后沿软弱层渗出,产生顺坡向的渗流压力,降低老滑坡体覆盖层及软弱夹层、节理裂隙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利用赤平投影边坡稳定性分析得出该滑坡现状整体稳定性差,雨季易再次发生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建议采用削坡减载措施,同时需做好边坡的排水及防水措施,并对坡面进行防护,防止暴雨冲刷、避免雨水下渗软化边坡岩土体。  相似文献   

5.
大奔流沟料场高边坡支护设计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勤军  鄢双红 《人民长江》2013,44(14):22-25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奔流沟料场岩质边坡设计最大高度达458 m,综合坡比1∶0.56。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确定边坡开挖支护设计的主要原则是:沿层面开挖剥离,开挖不切脚;采用喷锚支护对表层岩体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和岩体局部变形进行支护;采用锚索重点对坡顶、坡腰和坡脚进行深层加固;对岩体完整性不好的坡面采用框格梁连接锚头混凝土进行支护;采用排水孔和坡面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边坡于2009年3月开挖施工,至2013年6月底,已开挖形成的边坡最大高度约413.5 m,监测成果表明,边坡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介绍了溪洛渡电站左岸谷肩上部5号公路外侧覆盖层边坡的地质结构与稳定条件,开挖揭示后的变形破坏情况以及处理措施等内容,阐述了工程处理措施与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江平 《人民长江》2009,40(18):99-100
2005年锦屏一级水电站开始坝肩高边坡的开挖施工,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对工程边坡开挖施工进行了研究:① 研究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根据地质环境特征,进行工程岩体稳定性分区;② 研究自然坡体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工程边坡外围区岩体稳定程度,划分危险岩体分布,研究工程边坡的岩体稳定程度及开挖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提出潜在不稳定岩体的结构面组合与块体分区;③ 研究并提出开口线以外危险岩体的处理方案,研究工程区的潜在不稳定岩体的处理方案;④ 认真实施岩体加固处理措施,施工程序要符合有利于坡体稳定和施工过程安全原则,依据开挖过程揭露的地质条件,开展潜在不稳定岩体的搜寻分析,搜集原位监测资料,调整支护加固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介绍了溪洛渡电站左岸谷肩上部5号公路外侧覆盖层边坡的地质结构与稳定条件,开挖揭示后的变形破坏情况以及处理措施等内容,阐述了工程处理措施与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具有独特坡体结构的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输水隧洞进口边坡为研究对象,展开高陡边坡的稳定性与开挖效应研究。针对开挖过程中的边坡变形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微震监测的手段,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评价。根据边坡结构的承载特征,提出了抗剪洞加固设计方案,结果显示这种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边坡渐进性破坏。  相似文献   

10.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两路口隧洞进口开挖后其右侧边坡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取了边坡加固处理措施,并验证了其处理效果。施工过程中布置相应监测仪器进行持续观测,基于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边坡加固处理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边坡抗滑桩能够承受来自边坡浅覆盖层的侧方挤压力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边坡加固处理效果较好。对于类似的浅覆盖层为残坡积黏土夹碎石及崩塌堆积物的边坡,采用联排抗滑桩的加固处理方法,可有效治理边坡的浅层大范围滑动,且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