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布垭地下电站尾水洞是该枢纽工程施工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的施工项目,能否按期安全地完成洞室开挖,是发电系统工程建成的关键,也是保证山体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4条尾水洞开挖支护关键施工技术和水布垭地下电站尾水洞Ⅳ、Ⅴ类围岩特大型洞室开挖施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3.
主要介绍了岗曲河水电站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的一些施工工艺,以及在以后的施工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古城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具有线路长,开挖断面大和地质条件差的特点,在施工中采用了分层钻爆法开挖和锚喷、挂网、架立钢支撑等初期临时柔性支护措施,待围岩变形基本稳定以后,再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永久支护,满足设计和业主的要求,在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洞坪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洞,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的开挖与支护施工及采用隐藏式超前锚杆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满拉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施工中的支洞布置、出碴布置、通风及除尘布置和水、电、风布置,并就光面爆破设计、测量放线、洞口放线、洞口施工和泥质粉砂岩洞段施工方面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提出高海拔、缺氧地区的水电施工应特别注意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用先进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8.
乌弄龙水电站地下引水发电系统洞室群结构复杂,规模大,岩体为砂质、泥质板岩互层的陡倾角薄层状结构,层间结构面为主,层间节理裂隙发育,岩体主要发育有6条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因靠近南几洛河,地下水丰富。地下硐室在开挖支护过程中,岩体发生卸荷、应力重布作用下,将引起围岩应力、应变变化,进一步会引发硐室稳定。从工程建设安全、经济角度出发,硐室稳定和支护结构安全需高度重视。乌弄龙引水发电系统开挖支护,经统筹规划,在改进开挖支护工艺的基础上"精雕细琢",圆满完成硐室顶层开挖安全揭顶、岩锚梁成型优质、高边墙安全快速下卧、中下部立体多洞室交叉口锁口稳定等地下工程开挖支护中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9.
10.
云南大朝山水电站2条长尾水隧洞,开挖洞段长(1143.85m和1092.41m),断面大(开挖直径16.3m)、体形复杂多变,隧洞工程区地质条件复杂,多条缓倾角凝灰岩夹层和多条断层穿过洞身,出口洞段围岩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强度低、整体稳定性差。为确保隧洞开挖施工安全并严格控制开挖质量,施工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法,监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在施工中得到有效实施。隧洞开挖无欠挖,光面残孔率达90%,平均超挖控制在29cm左右,在同类工程中开挖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1 概述
糯扎渡水电站3^#导流洞进口明渠长74m左右,闸室长21m,底宽30m,开挖最高点高程750m左右,底板高程597m,最大开挖高度153m;4^#导流隧洞进口明渠长约18m,底宽8.4m,开挖最高点高程760m,底板高程629m,最大开挖高度130.7m。3^#、4^#导流洞进口边坡开挖坡比为1:0.3、1:0.5、1:0.75三种。 相似文献
13.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闸门竖井最大开挖跨度为34 m,竖井所在位置的地质情况变化大,岩石条件差,主要位于Ⅲ~Ⅳ类围岩区,且施工工期紧张,给竖井开挖提出了难题。施工中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按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首先采用反井钻机开挖导井,然后按不同断面尺寸,多次分层进行扩挖,每层下挖深度在2.5~3.0 m;随下挖深度下降,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竖井开挖调整为中间部位采用深孔梯段爆破,四周预留4 m保护层手风钻下挖,最后一层采用一次性开挖贯通,爆破深度约为11 m。竖井全断面扩挖时,采用“一掘一支”的开挖支护原则,支护随开挖逐层进行。 相似文献
14.
潘口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高达224 m,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III、IV级结构面100余条。断层密集,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对大断面导流洞进口安全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周边预裂,预留保护层,手风钻修整坡面,及时以锚筋桩和预应力锚索支护,确保了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江边水电站引水斜井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采用ALIMAK爬罐自下而上开挖导井,导井全部贯通后利用手风钻自上而下进行扩挖的斜井施工技术,重点介绍该引水斜井开挖施工工艺、方法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17.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引水系统环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引水系统由隧洞及高压管道组成,隧洞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方案,这在国内尚属新颖型式,资料不多,因此了解混凝土衬砌的预压状态,掌握该结构的施工工艺十分必要,在工地进行了隧洞原位1:1的环锚工艺试验,研究观测了预应力锚束张拉荷载沿孔道的分布规律,隧洞衬砌表面及内部预应力情况;隧洞洞径变化情况等,由锚束铅孔道分布载荷的黄型试验与整束试验值的比较表明,张拉锚固体系的预应力损失较大,提出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