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硬树脂砂增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附加物对冷硬树脂砂的增韧作用,探讨了附加物对冷硬树脂砂的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测定树脂砂弯曲载荷-挠度曲线的方法,测定树脂砂中加入附加物后的断裂功,分析了附加物对树脂砂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呋喃树脂砂和Pepset酚醛尿烷树脂砂的热稳定性进行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前者的热稳定性高于后者.对两种树脂结焦值进行测定, 呋喃树脂的结焦值也高于Pepset酚醛尿烷树脂. 在两种树脂砂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型附加物,可降低树脂的结焦值和树脂砂的热稳定性,改善树脂砂的容让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氧化型附加物可破坏树脂粘结膜和粘结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两种附加物对覆膜砂的增强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两种附加物均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其中附加物A适宜加入量为树脂量5%;附加物B加入量为树脂量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可知附加物A和附加物B使缩颈断口成为以内聚断裂为主的形式,并且其已成为树脂的组分,进一步强化了树脂粘结剂膜,增加了树脂粘结剂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硅酸乙酯对冷硬树脂砂的强化作用及强化工艺。提出用硅酸乙酯作为新的附加物代替硅烷加入树脂中,可提高冷硬树脂砂的强度,降低成本,具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指出硅酸乙酯的强化机理主要是减弱了水分的有害影响,提高了树脂膜对砂粒的附着力和树脂膜的内聚强度。根据实验,对硅酸乙酯加入量等强化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酚醛树脂稀释剂的组成和用量对自硬砂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树脂与界氰酸的比例及附加物对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树脂砂的各种工艺参数和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树脂膜的破裂形式,为分析提供了依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冷芯盒树脂砂抗吸湿性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抗吸湿性的途径,对添加附加物及硬化过程加热能改善抗吸湿性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该研究结果进行了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作者介绍了多元醇聚氨酯系自硬砂的各种特性,不同的多元醇对硬化性能的影响,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的不同比例对性能的影响,以及工艺参数和附加物对固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该树脂砂具有可使用时间调节范围宽及低温(零度以下)固化特性。经铸铁件生产初试,型、芯砂全部溃散,铸件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用于制作型芯的新型自硬砂粘结剂—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附加物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树脂砂的常温、高温性能进行了测试。指出该树脂砂具有比低氮呋喃树脂砂高的高温抗弯强度和粘结强度,较长的可使用时间,从而为防止复杂型芯的变形(浇注时的高温变形),减少树脂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树脂粘结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镁合金用冷硬树脂型砂,提出了几种防燃附加物的选配和用量;通过控制树脂加入量,改善型砂的溃散性;采用两砂造型以简化造型工艺、节约冷硬树脂砂用量;结合镁合金机匣铸件特点,采用冷铁内移和冒口外调等工艺措施,达到使铸件精确美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环境湿度对树脂自硬砂固化过程中固结强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以有机硅为基的各种不同增强防潮剂,筛选出性能上不亚于常用偶联剂KH-550的有机硅,并对比了它们在低湿环境和高湿环境下的最终强度以及其它工艺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光谱分析得知该有机硅存有有效的管能团,从而确定这新型的硅有机物是完全可以取代价格昂贵的KH-550,对树脂砂能起到大幅度提高湿强度和降低湿度的敏感性,为树脂砂偶联剂开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树脂砂强度直接影响到铸件品质。树脂砂强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原砂粒度、树脂加入量对呋喃树脂砂的强度有着非常强烈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树脂固化剂加入量以及不同原砂粒度的试样强度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树脂砂粘结、断裂机理,研究了上述因素对呋喃树脂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桥间的气孔将直接影响到树脂砂强度,树脂添加量在1.25%~1.75%时,树脂砂强度较好。原砂粒度较小时,粘结桥容易与原砂发生剥离,降低树脂砂强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反复试验的大量数据,分析、研究、比较了我国现使用最多的郑州油化厂、太原兴安厂四种呋喃树脂砂的部分工艺性能;提出了加入偶联剂提高树脂砂强度的作用及机理;试验研究了不同固化剂、不同气温、相对湿度等情况下,对树脂砂性能及可使用时间的影响;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要求的工艺性能、可使用时间、不同固化剂的加入量和配料比。为单件小批生产铸钢件,使用呋喃树脂砂提供了技术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前言冷芯盒制芯新工艺是在60年代后期试验成功并投入生产的,美国、西德大部份铸造厂都已采用冷芯盒,有些工厂冷芯盒制芯的比例已占80~90%。我国从1973年起,上海机制工艺研究所,南通农药厂,以及有关院校、工厂、科研单位,先后进行了冷硬树脂砂制芯的试验研究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年来有关厂所共同研制投产的F70型树脂粘结剂,是一种酸固化的冷硬呋喃树脂。它在造船、机车车辆和机床制造等部门的中大件复杂型芯的生产中,已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是,这种冷硬树脂砂在工艺上也存在着可使用时间及开盒时间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本文介绍了用糖浆作延缓剂,用膨润土、糊精、普通粘土等粉状附加物来提高自硬砂的湿态强度,从而缩短制芯时的开盒时间,并对这种树脂砂的高温热压强度、热压变形量、发气性和溃散性等,和桐油砂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15.
树脂砂设备引进与国产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树脂砂(冷自硬)设备引进的三个重要阶段,以及对国产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了不同时期所进口的国外设备的性能、特点及技术水平,并对国内第一条自行设计、制造的树脂砂脱箱造型自动生产线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冷硬树脂砂粘结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分别对高糠醇无氮树脂砂和低糠醇高氮树脂砂断口的破裂形式、树脂膜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证实冷硬树脂砂的硬化速度和强度与催化剂在树脂模内的分散状况、砂粒间树脂缩颈内聚强度以及和砂粒的附着强度密切相关.文中采用加入硅烷增强其附着强度,加入促硬剂提高其硬化速度与初期强度均能取得明显效果,并对其机理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图10幅,表2个).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研制的防潮增强剂的物化性能,并对加入新型防潮增强剂的树脂砂,在低湿和高湿环境下的最终强度及其它工艺性能,与常用的偶联剂KH-550进行了对比,证实了新型防潮增强剂能大幅度提高树脂砂的高湿强度和降低对湿度的敏感性,从而确定新型防潮增强剂完全可以取代价格昂贵的KH-550。用于生产也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铸造》2019,(4)
原砂粒度及分布、树脂膜厚度和空隙分布构成树脂砂微细观结构特征决定着树脂砂宏观力学行为。针对原砂/树脂间弱界面脱粘与树脂基体失效这两种失效模式,构建了基于断裂力学微细观单胞模型,研究了树脂砂微观结构的失效/断裂演化机制,以及3类微观结构(即:树脂包覆层厚度,砂粒直径和粒径级配)对于树脂砂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数值模型能够考虑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以及砂粒弧面的几何效应,具备描述在拉伸载荷下树脂砂界面损伤/界面裂纹扩展以及树脂包覆层的内聚失效行为的能力,为树脂砂失效断裂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工具;微细观结构对树脂砂拉伸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树脂包覆层厚度、砂粒直径和粒径级配对树脂砂的拉伸强度、比强度、拉伸刚度以及极限拉伸变形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来 《现代铸铁》2011,31(6):86-89
研究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不同配比聚氨酯树脂砂在加热时的失重率及高温强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砂粒形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超过500℃以后,树脂砂失重率显著增加;随加热温度提高,聚氨酯树脂砂的高温抗压强度显著降低,当加热温度达到500℃时,聚氨酯树脂砂的高温强度趋于零;聚氨酯树脂砂的最低再生温度为600℃,与之相应的加热时间不少于20 min;当加热温度为700 ℃时,加热5 min就可以将砂粒表面的树脂膜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20.
陈家能  陈华江 《铸造技术》2007,28(5):602-605
研究树脂砂的工艺特性、树脂砂使用的材料组成以及与其性能特性的关系,对树脂砂中回用砂和固化剂用量进行分析并以车用变速器为例,对树脂砂有效使用时间与强度的关系进行测定,提出了树脂砂的灼烧减量与循环再生次数的关系曲线,并阐述了变速器壳体国产化研究的铸造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