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略介绍了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电网的电压型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负载畸变电流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校正器的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朱卫平  吴玫蓉  孙健  张剑  陶顺 《电测与仪表》2015,52(1):24-29,40
现有串联校正器的参数设计仍然采用工程试凑法,为此,提出了基于三相光伏微源的串联校正器参数设计方法。首先,针对微网中的三相光伏微源通常所采用的PQ控制,推导了更适合设计串联校正器参数的电流环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电流环这一恒值控制系统,基于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提出了三种串联校正器的参数设计方案。最后,在MATLAB环境下采用算例验证并且比较得出具有最佳控制性能的方案;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了采用主从控制的微网平台,在不同的情况下,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的最佳方案,在实际模型中不仅使PQ控制的控制性能最佳,而且对v/f控制效果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Boot型功率因数校正器采用开环控制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分析了系统的开环工作性能,并且给出了变换器工作于电流DCM的临界条件。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频三相全桥功率因数校正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由两个三相全桥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单元级联而成,共用直流母线。其中一个PFC单元工作在高频,决定系统的补偿性能;而另一个工作在低频,主要承担输出功率的任务。该拓扑结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与单个高频三相PFC相同,而损耗与单个低频PFC相当。文中对高频PFC单元采用单周控制方式,对低频PFC单元采用滞环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扰动调节     
本文提出在扰动可测情况下,设置扰动校正器,以达到输出和扰动无关。本文给出了扰动校正器的设计公式。为使校正器实施方便,提出了“就近补偿”的原则。最后以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例,讨论了突加负载时实际扰动校正器的设计,选择出线路。通过试验得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N125型汽轮机初期生产调速系统设置液压校正器。校正器是一个微分环节,它将二次脉动油压放大三至四倍,因此,有较大干扰信号存在时,对调速系统是不利的,实践证明,取消校正器有助于消除油动机的异步晃动。目前运行的该类机组均取消了校正器,但通过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发现无校正器机组在甩负荷时转速将飞升增高。今引用《华东电力》1987年第11期第1页“N125型汽轮机调速系统动态特性的初步  相似文献   

7.
直流侧APF与APF和PFC开关利用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开关电流应力的近似算法。采用该算法,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功率因数校正器、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等3种谐波治理和改善功率因数的电路的开关利用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从开关利用率的角度,为不同条件下选取何种电路进行谐波治理更为合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波头波尾可变的脉冲发生器,对局部放电测量系统进行了试验,并用频谱理论进行分析,指出了某些校正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控制策略综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简要回顾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控制方案 ,分析和介绍了各控制方案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合 ,展望了功率因数校正器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单开关三相高功率因数/低谐波校正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三相不可控整流桥的功率因数及波形校正原理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开关三相高功率因数/低谐波校正器的两种新的变频率控制方法,即改进的间断时间控制法和改进的等面积控制法。分析了校正器的控制原理,给出了这两种控制方法的数字仿真结果,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所获结论对校正器装置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的临界条件控制法和间断时间控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单开关三相升压式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正器的三相输入电感电流不连续导通模式(DCM)一个必要条件,及由此产生的二个具体条件;分析了单开关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可控性,提出了单开关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的临界条件法和间断时间控制法。仿真结果表明这二种控制方法都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颖单相高功率因数校正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带中心抽头电感Boost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完成了500W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单相高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控制方法简单、可靠和通用。  相似文献   

13.
杜少武  张炜 《电气应用》2006,25(10):135-139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是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而其中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Single-Phase Single-Stage PFC)由于控制简单、成本低,成为目前APFC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针对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介绍其优点和存在的一些缺点,并介绍几种较新的拓扑。  相似文献   

14.
双频三相功率因数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频三相全桥功率因数校正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由两个三相全桥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单元级联而成,共用直流母线。其中一个PFC单元工作在高频,决定系统的补偿性能;而另一个工作在低频,主要承担输出功率的任务。该拓扑结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与单个高频三相PFC相同,而损耗与单个低频PFC相当。文中对高频 PFC单元采用单周控制方式,对低频PFC单元采用滞环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频三相全桥功率因数校正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由两个三相全桥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单元级联而成,共用直流母线。其中一个PFC单元工作在高频,决定系统的补偿性能;而另一个工作在低频,主要承担输出功率的任务。该拓扑结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与单个高频全桥PFC相同,而损耗与单个低频PFC相当。文中对高频PFC单元采用单周期控制方式.对低频PFC单元采用滞环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断续电流模式(DCM)下单相Buck电路作为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拓扑电路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临界条件和临界电感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输入电流产生畸变的原因和影响畸变程度的主要因素;分别用功率匹配法和等效电流源法对该电路的输出电压纹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输入电流畸变与输出电压纹波的定性关系。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单相Buck功率因数校正器(即单相Buck PFC)可以满足通信电源对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基本原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芯片UC1854,实现160A逆变氩弧焊机的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18.
某火力发电厂装有苏联制造的2×6000瓩和1×4000瓩汽轮发电机三台。每台发电机都装有包括强行励磁、复式励磁和电磁式电压校正器的-120型自动调整励磁装置。但是由于电压校正器运行不稳定,所以一直没有投入运行。1956年10月,该厂对电压校正器进行了调整和试验,已将其稳定性提高,并且已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三相单开关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相单开关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分析和设计较为繁琐,简化模型可使电路的分析入设计大为简化,利用简化模型对功率因数校正器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仿真和实验说明了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带无损缓冲的新型三相反激式功率因数校正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讨论和分析了该电路的校正原理、关键参数和性能特点,并介绍了两种实用的零电压过渡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