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哈密顿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敏  于海生 《微特电机》2007,35(2):4-7,17
采用新的能量成型和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理论,建立PMSM的PCH系统数学模型,给出系统的反馈镇定原理。在负载转矩已知和未知时,分析了PMSM系统的平衡点稳定性,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  相似文献   

2.
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中的反推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控制策略的反推控制,改善了传统PID控制对非线性控制效果不理想的缺点.设计的反推控制可以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跟踪控制,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速度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比传统PID控制更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反推式控制在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把新颖的非线性反推(Backstepping)控制策略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跟踪控制中,简化了一般系统设计过程,减少了系统控制中调整参数数目,同时保证系统具有良好速度跟踪性能。给出了系统稳定性证明,并通过Matlab仿真和一般PID控制对比,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端口受控哈密顿方法的PMSM最大转矩/电流控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可看作是二端口的能量变换装置。基于能量成形方法和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原理,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建模与速度控制问题。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建立了PMSM的PCH系统数学模型。利用互联和阻尼配置的能量成形方法,给出了PMSM系统的反馈镇定原理。根据最大转矩/电流(MTPA)控制原理确定了系统期望的平衡点,分析了PMSM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并设计了负载转矩恒定已知情况下的控制器。针对负载转矩恒定未知的情形,研究了负载转矩的实时估计与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鸿皓  赵克友  于海生 《电气传动》2006,36(2):25-26,51
涉及面装永磁同步电动机(PM SM)的速度控制,旨在开发控制方案使电机快速地跟踪指令速度。关键是让电流误差子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好的收敛速率的齐次(不受力)系统,以使定子电流快速跟踪由速度调节器给出的指令电流。所给方案结构与算法简单。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突加减负荷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地跟踪指令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6.
模糊控制在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llronou8 Machine,简称PMSM)伺服系统的控制器实现原理及性能要求,给出了模糊PID的控制策略,使系统控制策略集PID与模糊控制的优点于一体.介绍了模糊PID控制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结合Matlab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获得了较快的转矩响应动、静态性能以及抗干扰性能.可满足控制系统高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的能量成型和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理论,建立PMSM的PCH系统数学模型,给出系统的反馈镇定原理。根据最大转矩/电流(MTPA)控制原理确定了系统期望的平衡点,在负载转矩已知时,分析了PMSM系统的平衡点稳定性,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  相似文献   

8.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因其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而对控制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算法对PMSM系统进行速度控制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系统超调小、响应快以及稳态准确度高,与传统的模糊控制算法相比,其控制性能更优越,能更好地实现PMSM的速度控制。同时也证明了基于遗传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有较高的控制准确度和鲁棒性。对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高性能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Backstepping在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自适应Backstepping应用于具有不确定参数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跟踪控制中,系统设计实现了定子电阻、粘滞系数和负载的实时估计,能够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保证控制系统的快速速度跟踪。并证明了系统跟踪误差和参数的全局一致收敛。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线性PI速度控制   总被引:9,自引:15,他引:9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该文考虑了齿隙转矩、谐波转矩等转矩波动和各种不确定扰动,建立了包含非线性不确定项的PMSM数学模型。针对所提模型,采用非线性PI控制方法实现速度控制,得到具有鲁棒性能的控制器。非线性PI控制摒弃了传统自适应控制方法对不确定系统控制时所采用的参数辨识加反馈控制器设计的结构,不需要知道非线性不确定函数的具体形式,通过确定该函数的界来设计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能够达到全局渐近稳定或者实现对参考信号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永磁同步电机通常采用矢量控制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参数的变化、负载扰动等因素对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影响较大,该文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在对其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简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预测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建立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模型预测具有动态响应快速和电流跟踪精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功率变流器领域。采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主要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解决传统PI控制器动态响应慢、有超调等问题。整个实验平台以TMS320F28335为控制器,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实验,分析了电动机电流环的稳态和动态响应以及转速的动态跟踪性能。实验验证了模型预测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3.
面装永磁同步电机最小损耗的速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使面装永磁同步电机损耗最小的速度控制策略。首先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铜损和铁损模型,然后求得最优磁化电流,进一步给出最优指令电流id。仿真试验说明,与传统的id=0控制策略相比,新策略在高速或轻负载情况下能明显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永磁同步电机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给出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的具体数学表达式,然后采用带终端吸引子的趋近方式设计趋近律,实现了状态变量的全局快速收敛,有效地降低了收敛时间和克服了终端滑模的奇异性问题,最后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并与普通终端滑模控制和PI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家用电器PMSM的恒功率控制算法。计算功率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得到精确的功率值,并设计具有跟踪功能的功率控制环路,自适应地实现PMSM的最大功率控制。完成了控制器和驱动器的设计。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洗衣机电机保持最大功率运行。  相似文献   

16.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种常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案的仿真模型,即id=0控制和最大转矩/电流控制。从控制算法、功率因数、对参数的鲁棒性等方面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案各自的优缺点。研究表明,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算法复杂,对参数的鲁棒性不高,但在功率因数方面要高于id=0控制。给出了两种控制方案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种常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案的仿真模型,即id=0控制和最大转矩/电流控制。从控制算法、功率因数、对参数的鲁棒性等方面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案各自的优缺点。研究表明,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算法复杂,对参数的鲁棒性不高,但在功率因数方面要高于id=0控制。给出了两种控制方案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双电机控制系统中,运动惯性以及响应不及时等影响速度同步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非级联预测速度同步控制策略,将双电机系统看作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进行统一建模,应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一个紧凑的双电机系统控制器,并将速度同步误差、速度跟踪误差和电机运行性能同时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的价值函数中,实现多变量的协同优化控制。此外,为满足实际用户需求,引入弱磁、电流限制两个前端模块实现对电压、电流的约束。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转速阶跃信号跟踪、抗负载扰动等对比验证,结果证明所提出的非级联预测速度同步控制策略较传统交叉耦合控制策略能够更有效提升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转速同步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DSP的工业缝纫机用电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业缝纫机的性能,提出了一套以DSP为核心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详述了其关键部分的功能与实现方法,设计了电路原理图,完成了系统软、硬件设计和系统的安装;并对样机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很好地实现了系统的调速范围宽、定位精度高的要求,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