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江海 《人民长江》2015,46(12):79-83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要工程之一。工程通过延伸拓浚新沟河排江通道,使江苏直武地区5 a一遇以下入太湖水改为北排长江,减少入太湖特别是入梅梁湖河道污染物输入。工程实施后新增排水将对河口处长江水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利用MIKE21软件建立二维水流水质模型,重点研究了新沟河排水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排水对长江的不利影响主要局限在入江口附近区域,影响程度总体较小,但在极端情况下,影响较大,通过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运行调度和水质监控措施可以予以缓解。  相似文献   

2.
朱勇 《人民珠江》2014,(4):37-40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流域规划引排通道骨干工程,具有改善流域水环境、提高流域防洪排涝和水资源配置能力等综合效益。采用数学模型手段,模拟新孟河工程实施后对太湖和区域的水环境改善、水资源配置效果,通过定量评估工程的综合实施效果,为新孟河工程的可行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对滆湖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为太湖流域重要骨干引排工程。工程实施后加强了长江、洮湖、滆湖、太湖以及区域其他河网水系的互联互通,将对滆湖水文情势、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采用太湖流域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与滆湖二维水量水质模型嵌套,对枯水和平水典型年条件下工程建设前后滆湖水动力、水质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滆湖水动力条件、水质均有较大程度改善,枯水年尤为如此。但由于长江水源TP、TN水质指标值较高,引入长江水后仍不能满足滆湖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建议采取其他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湖区TP、TN的浓度,以促进滆湖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改善太湖水环境的流域性工程,也是流域洪水北排长江的流域性骨干工程。工程既能将直武地区5年一遇及其以下涝水由南排太湖改为北排长江;还可通过新沟河外排梅梁湖水体,改善梅梁湖湖区水动力条件,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具备遇水污染突发事件时,引长江水入太湖,扩大"引江济太"规模,保障梅梁湖等湖湾水源地供水安全,整个工程具有双向引、排水运行要求。本文以其中的江边枢纽为例,根据泵站运行特点,选择合适的机组型式,兼有排涝、引水功能,以此在太湖和长江之间形成有效联通通道,形成新的调水引流格局。  相似文献   

5.
太湖竺山湖是新孟河引江济太的重要通道,目前总体水质较差。文章采用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竺山湖的湖流和水体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竺山湖湖流复杂,不同风况条件下,竺山湖水体会经过不同湖区流向东太湖,同时竺山湖的污染和悬浮物会随着水体迁移至其他湖区,对太湖水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竺山湖水环境治理是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测水质和污染源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长江常熟段铁黄沙整治工程建成后,对区域和水环境敏感点的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福山水道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新材料产业园污水持续排放和支流间断排水,对引江济太水源区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常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只限于取水口上游的二级水源保护区,对其他保护区和取水口水质基本没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多年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太湖水环境改善需求,明确了影响太湖水质改善的关键因子,设计了考虑太湖水质指标的流域骨干工程调度方案,并对调度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太湖水质指标的优化调度对竺山湖水质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新孟河江边枢纽调度中考虑太湖水质指标,通过改善竺山湖水质促进太湖总体水质提升。  相似文献   

8.
《治淮》2020,(5)
正一、工程概况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界牌水利枢纽位于镇江丹阳市界牌镇新孟河向北延伸段入江口处,新孟河入江口位于浦河和小夹江之间,水利枢纽由船闸、节制闸、泵站组成,泵站引、排水流量300m~3/s;节制闸总净宽80m,最大引、排流量为745m~3/s;船闸闸室长度为180m,闸室及口门宽度为16m,门槛水深为3.0m,设计船型为100t级货船,校核船型为300t级货船。浦河闸闸孔总净宽18m。  相似文献   

9.
望虞河引江对太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从望虞河引长江水入太湖以加大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缓解流域水污染形势 ,是近期治理太湖的应急措施 ,但引水存在各种影响。以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有关望虞河引江资料为分析基础 ,从水量、水质、水环境容量、富营养化、水交换周期与泥沙等方面分析长江水对太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引水时机与太湖调度方式 ,为提高“引江济太”的效能提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引江济太”是增加太湖流域水资源补给、改善太湖水环境的客观要求。根据2013年9月进行的太湖流域湖西区水量调度与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成果,推算调水试验期间沿江口门调引长江水的能力和影响程度,分析调水对湖西区内京杭运河等骨干河道水量、水质的影响及其分布,以及对太湖的水资源补给和水质改善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调度建议方案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引江济太"工程对浙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位于长江口的常熟水利枢纽和连接太湖的望亭立交水利枢纽引长江水入太湖的“引江济太”工程,旨在增加太湖流域水资源量,加快流域水体流动,缩短换水周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缓解流域水恶化的趋势。针对“引江济太”的调水原则、分期控制水位、引水路线和2002—2007年调水实况,客观分析了“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水质,杭嘉湖平原的防洪排涝、农作物生长、供水和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初步认识和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宁 《中国水利》2004,(2):36-38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太湖流域实施由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由水量调度向水资源综合调度的有益尝试.通过对引江济太作用和效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框架下,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要以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强工程和非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洪涝相机调度,探索和实践流域管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军 《中国水利》2004,(2):32-35
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年的引江济太试验对缓解太湖水质恶化、使死水流动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在本质上仍然还是要先治污.因此,引江济太工程需要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有机结合,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望虞河西岸地区长期存在着水环境问题,引江济太的实施使该问题更加被关注,大量污水不能排泄造成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以常熟市望虞河西岸地区为例,结合常熟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原型调水试验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望虞河引水对研究区域水量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忠  朱明成  王津  徐蛟  吕玲玲 《人民长江》2018,49(19):33-38
为应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我国2005年开始实施了引江济太工程,提高了太湖湖区和引排干流的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环境容量,而对于太湖流域众多分支河网水质的直接改善作用有限,该部分相关研究与关注也较少。以引江济太工程主要通道新沟河为例,选取典型支沟(湖)开展多种生态环境因子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支沟(湖)均为Ⅳ类以下水质,其中大部分为劣Ⅴ类,主要特征污染因子为氮磷营养盐等;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相对较高的河段出现在北阳湖、西横河西段等区域。总体上支沟(湖)生态环境情况空间分布特征明显,环境质量健康程度如水质级别、富营养化程度、生物物种多样化和均匀化等指标,均与不同区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和环境容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从污染源的角度来看,支沟(湖)的生态环境威胁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排放与富营养化等陆源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各项工作,通过对太湖流域“引江济太”工程实地考察学习,总结了该工程改善太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带来启示,并进一步阐明了工程建设的科学意义和必要性,为更好的开展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引江济太对不同水域氮磷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国内外调水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现状监测资料,具体分析流经望虞河、望亭立交水利枢纽调入太湖的长江水质和太湖不同湖区的水质,研究在调水初期及其后的过程中,氮磷浓度影响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水源中总磷、总氮浓度总体上低于贡湖、梅梁湖;长江水在流经望虞河进入太湖的过程中,太湖地区水质随着进水时间的延长而好转,水质浓度与进水流量的大小成反比;"引江济太"调水对迅速抑制太湖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慧  韩青 《水资源保护》2008,24(1):72-75
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施使太湖流域望虞河西岸的水环境问题更加凸现,引水期间大量污水没有出路,造成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污水的汇入使得引江济太工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区域控制的角度,以常熟市望虞河西岸地区为例,建立研究区域的感潮河网水量水质模型,提出相应的排水出路,对研究区域的截污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地区水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口地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然而水质污染、涉水工程建设以及咸潮入侵、湿地退化、赤潮频发等环境问题引发的水环境风险,将会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分析,对水环境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和风险等级评估,同时还对长江口地区的重要风险因子进行了着重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缓解和解决长江口地区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风险。对长江口地区的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源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