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揭示黄土高原区矿山恢复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联机制,以黑岱沟露天矿不同自然恢复年限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植物种丰富度和SWI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在恢复18 a达到最大,之后随恢复年限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减小;种丰富度和SWI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在不同的恢复时间成正相关关系,当恢复时间达到(或超过)10 a时,种丰富度和SWI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达到显著水平;SWI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较种丰富度敏感,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较大的斜率。利用种丰富度和SWI指数构建的回归关系预测地上生物量,其精度随植被恢复时间增加而提高,在恢复22 a时分别达到91.6%和92.0%。  相似文献   

2.
湖北竹山县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竹山县为研究区,运用RS和GIS技术,并借助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分别随不同地形因子变化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情况良好,以高覆盖度为主,占比为80.45%。②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在高程大于2 000 m时达到最大值,其值为91.99%;植被覆盖度随坡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少趋势,在35°~45°坡度带达最大值;在坡向上,阴坡植被覆盖度整体稍高于阳坡。③不同植被覆盖度与各地形因子级的相关性强度不同,对于各级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坡向对其影响明显高于高程,植被覆盖度越高,坡度和坡向两者对其影响越明显;高程与各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上研究降雨过程中各个地表糙度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杨凌坡耕地表层土为供试土壤,采用人工模拟降雨、GIS技术和激光扫描测量方法,通过室内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人工锄耕措施下雨强为60 mm/h,坡度分别为5°和10°的地表糙度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水文分析。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溅蚀阶段的变化最为明显,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地形指数在细沟出现时变化最明显,其余阶段相对稳定;形状系数在溅蚀阶段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减小,在细沟出现后,稳定在相对较低值。文中结果丰富了坡面径流理论,以期为研究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东省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开发建设项目的剧增与推进,水土流失问题亦日趋严重.水土流失是头号环境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对其进行治理,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根据广东省实际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植被以及水土流失等特点,结合开发建设项目不同的性质以及不同部位防护措施的差异等,以优先考虑适合当地植物生长的物种并兼顾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布局为指导思想,阐述适合广东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植物物种的选择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GIS技术手段,通过统计分析、叠合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镇平县农村的供水设施、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现状与空间分布规律.利用GIS可以方便快捷地分析饮水的各项指标和影响因子,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速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根据降水丰枯特性,选取吉林市区67眼监测井1984-2014年地下水埋深资料,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异性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市区地下水埋深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1984-1999年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2000-2014年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1984年和1999年空间最大相关距离较小,空间自相关距离小,连续性较差,其余各年份相关距离较大。各向异性比总体呈减小趋势,说明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各向异性逐渐增大。克里金插值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埋深除了随地形高程和水源地分布空间变化,还受开采强度的影响,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过程。开采漏斗区地下水埋深近几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作为一个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它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基础,以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目标,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农业等行业。本文主要介绍SDSS和模型之间关系的思想设计,以及实现用于解决南水北调项目中处理移民安置问题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处理移民安置的问题比较复杂,其中移民安置、移民安置区环境用量分析以及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评价等问题都与空间信息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各种数据信息、空间信息进行综合的宏观分析和深层次挖掘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可行的处理模型,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洪水管理信息系统是亚行贷款项目-松花江洪水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松花江洪水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范围与目标,系统总体结构与主要功能,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技术特点,最后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示例.系统有较强的管理功能和分析功能,可提供松花江洪水管理信息的共享度和有效管理,为管理者统一组织和指挥抗洪救灾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针对目前水资源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应用GIS软件之-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等值线的生成,通过生成区域降水等值线和径流等值线来计算区域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及其统计特征参数,为区域水资源量的计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传统GIS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大型GIS与数字地球的空间数学基础理论为依据,运用矢、栅结合技术,以数字栅格地图(DRG)作为系统参考背景,用户关心的专业实体适时标注为系统建设技术路线。并以此技术路线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咸宁市防汛信息系统。该系统为咸宁市防汛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取得了令用户满意的应用效果,事实表明本文使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具有良好的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安徽省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压力空间关联格局,制定差别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运用生态足迹压力测度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生态压力进行了测算,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水资源生态压力空间关联模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2014年安徽省16个地市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介于1.05~3.82,均值达1.89;2水资源生态压力全局自相关Moran指数为-0.115 3,呈不显著空间异质格局,其中,位于皖南的黄山、池州、宣城及皖西南的安庆4市水资源生态压力小,而淮南、马鞍山、铜陵三市压力大;3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散点图显示,位于第二(LH)、第四(HL)象限的地市有13个,而位于第一(HH)、第三(LL)象限的仅有3个,滁州市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为-0.293 7,为显著低值异质中心,黄山市该指数为0.961 5,为显著低值聚集中心。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差别化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市昌平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在对北京市昌平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分析了地下水位的年内变化、年际变化以及地下水位动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昌平区地下水2001-2011年,年内变化较大,总体上与多年年内变化一致;年际变化较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昌平区2011年的平原区松散孔隙浅层地下水位埋深最大为89.8 m,最小为2.0 m左右;与2001年相比水位埋深普遍增大,平均地下水位埋深较2001年增加了12.55 m,降深最高达到22.0 m,年均降速为1.1 m.平原区中部和东部开采强度大,地下水位降深较大,而山区以及山前平原一带开采力度小,水位降深不大,部分地区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白亮  李圣伟 《人民长江》2006,37(12):3-4
基于GIS的河道演变与可视化分析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研制开发的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对数字高程模型和河道地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性的说明,然后根据GIS分析方法对河道槽蓄量、冲淤量、冲淤厚度以及断面的任意切割计算方法和可视化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研究.研究成果在许多工程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研究中的空间数据管理与空间分析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利用GIS空间分析建模技术构建了地下水动力场分析模型、地下水化学场分析模型和地下水环境演化效应分析模型,通过编程实现了相应的系统功能。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典型研究区进行了实例验证,应用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验证了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模型的可靠性,检验了所开发的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的实用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恩 《吉林水利》2016,(9):49-52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洪灾损失地理评估方法,对洪水淹没区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信息、洪水淹没特征等数据进行空间展布,结合不同淹没条件的洪灾损失率,计算洪灾经济损失。以辽宁省法库县辽河某段堤防溃堤为例,进行洪灾损失评估计算,得出超标准洪水条件下的洪灾经济损失。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靠,为科学、有效的指导防洪减灾工作及工程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altered th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from “summer submersion and winter exposure” to “summer exposure and winter submersion.” The reverse seasonal flooding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both the time and duration of exposure and submergence of reservoir banks.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by water is the primary method of dispersal in hydro‐fluctuation belts. This study conducted field sampling and germination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everse seasonal flooding on species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density of the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system and the soil seed bank, and their changes with elevation, in the Xiangzi Ri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at the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system and soil seed bank were associated with 42 and 50 plant species, respectively, and their average seed densities were 1,876.27 and 7,322.18 seeds/m2, respectively. The quantity of seeds from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accounted for 20.40% of the soil seed bank. The species life‐form composition of both consisted mainly of annual and perennial grasses. Among these grasse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system were Cynodon dactylon and Paspalum distichum, where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oil seed bank were Solanum nigrum and Rumex dentatus. Due to the effects of reverse seasonal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quantity of the soil seed bank and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system largely exhibited simila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ut som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The species quantity,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and seed density in the soil seed bank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followed by the top section and then the bottom section. Conversely, the species quantity,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and seed density in the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system were highest at the top section, followed by the middle section and then the bottom section.  相似文献   

17.
3D GIS平台下大坝数值模型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史超  周创兵  陈益峰 《水利学报》2006,37(3):0336-0341
由于基于点源信息的大坝安全评价方法难以得到大坝整体安全的信息,因此本文在对运行中的大坝及坝基进行系统的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将有限元分析成果建库,并利用3DGIS平台将有限元分析成果与大坝结构的空间信息联系起来,构建了3DGIS平台下大坝数值模型信息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结构功能,重点探讨了有限元成果的组织与管理、三维空间建模等问题,并以隔河岩大坝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过程中阈值确定的有关问题,应用ArcGIS中的Hydrology水文分析工具,对巴中市水域的水文信息提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汇流累积量与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满足二阶导数关系,利用导数关系能够有效确定河网提取阈值。2阈值对河网信息提取具有较大的影响,阈值越小,河网越稠密。当阈值达到8500时,提取的河网密度和面积基本趋于稳定且与实际水系基本符合。3实际地形特征、原始DEM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等都会对水文提取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