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废弃PET(rPET)对β-PP中β-成核作用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rPET/β-PP共混物,用DSC方法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不同rPET与负载β-成核剂用量、熔融温度及时间,降温速率等对PP中β-成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PET结晶后加入β-成核剂,可得到高β-晶含量的rPET/β-PP共混物;rPET含量高共混物中PP主要形成α-晶,β-成核剂用量高有利于得到β-晶;熔融温度高,熔融时间长,降温速率快,有利于β-PP-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增容β-PP共混物中相容剂对β-成核作用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相容剂/β-PP共混物,用DSC和WXRD研究了相容剂/β-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态,加入PP-g-MA和PP-g-GMA对β-成核作用和β-晶含量影响不大,POE-g-MA和EVA-g-MA加入及其用量增加,PP结晶温度降低,β-成核作用加强,β-晶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反应性增容技术可以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原位生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而在两相之间产生比纯物理作用更强的相容性和界面粘结.据此原理,本工作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表面接枝改性引入带活性羟基的聚丙烯酸羟乙酯(PHEA),然后将它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反应性增容型nano-SiO2/PP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发生了原位化学反应,生成了接枝物,从而增强了nano-SiO2与PP的界面粘结,提高了两者的相容性.与纯PP相比,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缺口冲击强度,当nano-silica为1.43vol.%时,是纯PP的210%.  相似文献   

4.
采用转矩流变仪,通过共混方法制备了回收PVB/ABS合金、增容PVB/ABS合金和纳米CaCO3填充改性PVB/ABS合金,研究了PVB对ABS、增容PVB/ABS合金和纳米CaCO3对增容PVB/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ABS-g-MAH和SAN-g-EPDM可改善PVB/ABS相容性和力学性能,ABS-g-MAH增容共混物力学性能优于SAN-g-EPDM增容体系,ABS-g-MAH加入量为5%~7%,纳米CaCO3添加量为5%时,PVB/ABS共混体系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多层塑料复合板废料(WGFRP)与增容剂和改性蒙脱土(OMMT)并用后,通过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WGFRP/相容剂/OMMT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测定力学性能,研究了WGFRP、增容剂和OMMT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质量分数1%的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WGFRP(粒径0.150mm)为20份,相容剂为2份,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PP提高约113%,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加入双改性蒙脱土后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SEM观察到PP/WGFRP/相容剂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其韧性较好,加入改性蒙脱土后,复合材料形态呈现出花瓣状,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TGA结果表明,随着WGFRP和改性蒙脱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聚丙烯/硅灰石/聚烯烃弹性体(PP/硅灰石/POE)复合材料,研究硅灰石填充量、POE用量、硅灰石长径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填充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增加.冲击强度和洛氏硬度降低;随着POE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和弯曲强度降低;长径比高的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融共混过程中原位接枝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加工条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貌以及动态粘弹行为.结果表明,少量纳米粒子(质量分数≤3%)的加入即可对聚丙烯起到同时增强增韧的作用,制备原位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适宜加工条件为熔融共混温度180℃,共混时间10min,转子转速60r/min.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除了一些纳米粒子作为成核剂,大部分纳米粒子可能分布在基体的无定形相并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微观形态观察表明,在拉伸和冲击作用下,因与聚合物基体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改性纳米粒子从基体中脱粘时引发基体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大量的能量,并阻碍裂纹的扩展,对聚丙烯起到增强和增韧的作用.动态粘弹行为的研究进一步说明改性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得到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贵州超细石英粉为原料,采用三种偶联剂(硅烷WD-50、WD-70和硬脂酸)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超细石英粉/PP和超细石英粉/PE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石英粉填加量和偶联剂种类对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石英粉后,石英粉/PE,PP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均有提高,提高量与偶联剂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衣康酸共同改性水滑石(LDHs2),FTIR、XRD分析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衣康酸能够同时进入水滑石片层之间,层间距有很大提高。利用改性水滑石,通过马来酸酐—苯乙烯共接枝改性聚丙烯相容剂的熔融共混和聚丙烯与水滑石溶液共混制备母粒,然后与聚丙烯分别熔融共混两种方法制备聚丙烯/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TEM分析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共接枝改性聚丙烯作相容剂可以使水滑石在聚丙烯基体中达到更好分散。DSC、XRD分析表明,水滑石、相容剂以及聚丙烯对聚丙烯晶型没有影响,但对其结晶速率、结晶度以及晶粒大小有所影响,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的起始结晶温度、结晶峰温度、结晶速率、结晶度均比纯聚丙烯高,晶粒粒径分布也更均匀。  相似文献   

10.
Hβ沸石表面酸性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Hβ沸石样品,用XRD、NH3-TPD和FT-IR表征了样品的晶相、酸量及酸性,考察了β-甲基萘在样品上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酸量下降;样品对β-甲基萘的催化活性与酸量相对应,异构化选择性高于岐化选择性。反应温度400℃左右时,β-甲基萘在Hβ样品上有利于生成二甲基萘(DMN)。  相似文献   

11.
利用脂肪酸型改性剂对高岭土进行了表面改性,探讨了表面改性条件,并用沉降体积、容重、XRD、FT-IR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确定出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剂用量1.5%、改性时间30min和改性温度70℃.最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高岭土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发现在改性高岭土填充量为3%~6%时,可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内蒙某锌厂β-萘酚除钴渣综合回收钴.结果表明,β-萘酚钴盐不适合焙烧-还原浸出工艺.采用"焙烧-硫酸化焙烧-浸出"可彻底地将钴从β-萘酚盐中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500-600℃、时间1h,硫酸化焙烧温度600~620℃、时间1h、硫酸用量0.7~0.8mL/g、浸出时间1h.最佳条件下,钴的浸出率高达99.5%以上.浸出液铁的脱除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熔融法研究了以湖南衡山钠长石为主要原料,能在1300℃以下得到合格玻璃,烧结法制备β-CS为主晶相的建筑微晶玻璃的配方:钠长石与石英的最佳比例是100∶26,由以上原料引入的玻璃成分为75%,其它原料引入的玻璃成分为25%;玻璃热处理优化条件:核化温度/时间是820℃/1h,晶化温度/时间是1020℃/1.5h;热处理后样品的理化性能达到或超过市场产品的性能,估算的综合能耗可比目前工业产品降低11%。  相似文献   

14.
磷改性的Hβ沸石表面酸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Hβ沸石,然后再用浸渍法制备不同磷含量的Hβ沸石样品,通过XRD、NH3-TPD和FT-IR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晶相、酸量及酸性。结果表明,在磷改性的Hβ沸石样品中,磷含量为1%时其酸量略有增加,而磷含量大于1%的Hβ样品其结晶度、酸量下降,酸强度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熔融共混的加工工艺制备PP/微晶白云母/纳米SiO2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处理方法及用量的纳米Si2、微晶白云母对PP基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Si2、微晶白云母,并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E-g-MAH)做相容剂,当PP/微晶白云母/纳米SiO2为100/30/1时,复合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纳米SiO2、微晶白云母能均匀的分散于PP基体中,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     
钠长石建筑微晶玻璃的制备以湖南衡山钠长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熔融法,在1 300℃以下烧结制得β-CS为主晶相的建筑微晶玻璃。钠长石与石英的配比为100∶26时,能使玻璃的融化温度降到1 300℃以下,玻璃的烧结、晶化过程在1 050℃内完成。基础玻璃的熔融温度比传统配方低150℃以上,核化、晶化温度低50~80℃,估算的综合能耗可降低11%。碳酸钙微粉改性高铝水泥以碳酸钙微粉作改性剂对高铝水泥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碳酸钙微粉的填充作用使硬化浆体孔径向小孔方向偏移,平均孔径减小,由于孔结构改善使水泥抗压强度提高。加入的碳酸钙微粉与高铝水…  相似文献   

17.
以煤矸石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煤矸石/LLDPE复合材料,重点考察了煤矸石掺量及煤矸石粒径对复配体热熔流动性和复合材料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粒径从-20目(-0.83 mm)降至-150目(-0.27 mm)时,熔体的质量流动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的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较高的工作气压130 Pa和较高的射频功率70 W下,在高于100 ℃低温下,以0.14 nm/s速率制备出优质的纳米晶硅薄膜.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薄膜晶化率、表面的粗糙度和沉积速率影响很大.当衬底温度高于100 ℃时,薄膜由非晶相向晶相转化.随着衬底温度升高,薄膜晶化率提高,沉积速率缓慢增加.当温度超过300 ℃时,薄膜的晶化率降低,薄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塑料,具有优异的延展性、柔韧性和成膜性能等特性,并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其应用得到迅猛的发展。然而,该材料存在熔体强度低、结晶能力弱的问题,在物理发泡过程中泡孔结构易破裂坍缩,进而导致基体收缩,因此对其发泡条件和设备要求较为苛刻。此外,PBAT原材料相对高昂的成本,也限制了其商业化发展。为此,利用便捷方法将PBAT与热塑性淀粉(TPS)熔融共混,采用超临界CO2模压发泡法制备出低成本、抗收缩的PBAT/TPS泡沫。同时,研究了PBAT/TPS共混体系的热行为、流变行为,分析了不同TPS含量对PBAT/TPS泡沫的发泡行为和收缩恢复行为的影响,并针对多种典型聚合物进行成本核算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PS质量分数从10%增加至40%,TPS在PBAT/TPS共混体系中从分散相逐渐转变为连续相,TPS含量增加会导致PBAT/TPS共混体系结晶温度从40 ℃升高至74.5 ℃,平台模量增加约2个数量级,且线性黏弹区向低应变方向偏移,泡孔生长行为更容易产生。另外,TPS的加入能够提高PBAT/TPS共混体系的抗收缩能力,有利于制备成本的合理控制。当TPS的质量分数为20%时,PBAT/TPS共混体系泡沫收缩速率仅为0.017 倍?min-1,稳定后膨胀倍率为4.7倍;相较于纯PBAT,共混体系的原料成本降低约16%。该研究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具有抗收缩的可生物降解聚酯泡沫塑料,提供了一种广泛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在硫酸-无机盐-水体系中成功制备出硫酸钙晶须。借助SEM、图像粒度分析等方法,考察反应温度、时间、硫酸浓度、晶型控制剂等条件对晶须形貌及长径比的影响,并初步讨论硫酸-无机盐-水体系对晶须成核和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无机盐-水体系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和晶型控制剂的类型,都会改变硫酸钙晶须的平均长径比。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脱硫石膏质量分数5%,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150 min,硫酸浓度10-3 mol/L,使用的晶型控制剂为氯化铜(质量分数为0.17%)。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半水硫酸钙晶须平均长径比可达到74.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