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以DP(二烯丙基双酚A)和EP(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了烯丙基酚氧树脂(即改性剂A);然后以改性剂A作为BMI(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剂,制备了相应的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m(BMI)∶m(改性剂A)=100∶100时,该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层间剪切强度为63.6 MPa、弯曲强度为594.4 MPa,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3.
文中叙述了以烯丙基线性酚醛树脂(AF)改性BMI树脂体制得的玻璃布复合材料的概况,对树脂基体、预浸料及复俣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N-烯丙基芳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所得树脂体系的性能,对成型的玻璃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湿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硼酸烯丙基苯酯改性BMI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硼酸烯丙苯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物理性能,反应性和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烧蚀性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能等。  相似文献   

6.
烯丙基酚氧树脂改性BMI固化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DSC、IR分析研究了烯丙基酚氧树脂改性BMI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 ,其结果表明 ,固化反应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的共同作用使得固化反应仅有一个平缓的放热峰 ,固化反应接近于 1级反应 ,反应活化能为 10 0 .6Kj/mol。  相似文献   

7.
用环氧树脂和二烯丙基双酚A(DP)合成了3种新型烯丙基酚氧树脂,测试了该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及黏度特性,探讨了后处理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2韧性和耐热性,冲击强度达到了22.31kJ/m,HDT仍有224℃,后处理使得体系耐热性大大提高,韧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文中叙述了以烯丙基线性酚醛树脂(AF)改性BMI树脂基体制得的玻璃布复合材料的概况,对树脂基体、预浸料及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环氧树脂与二烯丙基双酚A合成了一种烯丙基酚氧树脂,用以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改性树脂体系组分为影响因子,应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18组的设计试验,改性树脂性能(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为响应值,对改性树脂组分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性树脂组分配比BMI、DDS、APO、DABPA、DAP为2∶1∶0.2∶0.84∶0.1(物质的量比)时,综合2性能最好,此时改性双马树脂体系的冲击强度可达到21.4 k J/m,弯曲强度为200.5 MPa,热变形温度为195.8℃。  相似文献   

10.
含硼烯丙基树脂改性BMI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同主链结构的含硼烯丙基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并对其预聚工艺、反应性、固化树脂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及玻璃布层压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环氧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玻璃布绝缘层压板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环氧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后的树脂韧性好、耐高温,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探索了改性树脂的合理固化工艺。制备了铺覆性能好、储存时间长、粘接性能优良的预浸玻璃布,由预浸玻璃布压制的层压板具有优异的力学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玻璃布局压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对改性树脂体系进行了IR、DSC、TGA分析,研究了树脂的浇铸体和玻璃布局压板的几项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酚A型二氰酸酯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并制备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热力学分析(DMA)对不同质量比的环氧树脂/氰酸酯的共固化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并讨论了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和氰酸酯共固化体系中,随着氰酸酯含量的增加,固化物中三嗪环的相对含量增加,噁唑烷酮的相对含量降低。当环氧树脂/氰酸酯质量比为50/50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15.6℃,与未改性相比提高了49.7℃;650h后吸水率显著降低,仅为0.69%;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略有降低。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加入氰酸酯后,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使复合材料呈现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分子量分别为600、1000、1500、2000的聚乙二醇(PEG)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合成了不同种类的聚氨酯(PUR)预聚物,用来改性环氧树脂(EP),考察了由不同分子量PEG合成的PUR预聚物用量对改性EP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子量为1500的PEG与TDI合成的PUR且其含量为10%时,改性EP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108.02 MPa,拉伸强度达到78.25 MPa,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环氧及酚醛树脂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环氧树脂(EP)及酚醛树脂(PF)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增韧改性,对改性CE的凝胶时间和DSC曲线进行研究并确定了改性CE的固化工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CE固化时形成了柔韧性结构。研究了改性CE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及微观形态,发现EP的加入可增加CE的柔韧性,PF的加入可使CE的热稳定性损失减小。当CE/EP/PF的质量比为70/15/15时改性CE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从改性前的123.6 MPa、5.2 kJ/m2提高到134.5 MPa、16.7 kJ/m2,耐热性及电性能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E-51环氧树脂改性聚碳酸酯,研究其单向E-玻璃纤维、单向碳纤维T300、M40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PCCM)的层间剪切强度等性能明显提高,玻纤复合材料提高幅度最大。纤维-基体界面粘接良好。  相似文献   

17.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双马来酰亚胺(BMI)/二苯甲烷二胺(DDM)/环氧树脂(EP)2-甲基咪唑(2MZ)体系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DDM)及酚醛型环氧树脂(F-51)的共固化-交联网络结构的BMI树脂改性系统。它具有耐高温,韧性好,吸水率低和易于固化的特性。固而有可能成为新型耐高温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峰  李方 《热固性树脂》1999,14(1):27-31
本文综述了将聚硅氧烷引入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四种途径,即,活性端基反应;利用硅氧烷偶联剂生成嵌段共聚物;取代聚硅氧烷部分侧基和预先制备聚硅氧烷粒子,并介绍了聚硅氧烷改性该种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