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成都城市建设背景,对成都大运会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大运会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符合城市建设目标框架;成都大运会办赛理念与场馆可持续利用理念一脉相承;大运会场馆是展现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标志建筑群;成都大运会场馆是城市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旅游资源;大运会场馆是后代了解成都城市建设历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和速度都很快,尤其是为2008年奥运会而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耗资巨大。但如果仅仅为一次比赛兴建这些场馆,对任何一个举办赛事的城市和地区而言,都将是很大的经济负担。赛后运营的状况决定着巨大投资能否获得相应收益,是每一个大型体育场馆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已经成为政府、投资者、设计师和运营商的共同关注点。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模式与投资、设计、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成都大运会为例,引用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理论对成都大运会场馆赛后利用进行有益的探索。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其他赛事资源利用经验,以全局视野剖析问题并给予了运营对策。据此,在成都大运会的场馆赛后利用中,要做到赛前探索和赛后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对有形、无形的场馆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扩大衍生服务范围,多主体协同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创建世界赛事名城贡献成都智慧。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体育、文化迅猛发展,各地区纷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事业好运连连。每个主办城市都会依据赛事需要新建一批综合性的场馆,但当大型比赛结束之后,这些场馆何去何从呢?大型体育赛事结束后,当地场馆设施的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场馆建设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投资者、运营商以及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近些年来,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顺应市场发展需要,逐步摒弃传统体育经营模式,重视多元经营,在满足大型竞技比赛的前提下,逐步拓宽场馆开放力度,强化体育场馆的自我造血能力,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提高场馆经济效益,积极进行内外部管理改革,不断积累场馆运营经验。在场馆承包、租赁等方面进行积极革新,实现科学化、自主化经营与多元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给体育产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大型体育场馆是进行体育锻炼和比赛的主要场所,是体育赛事运营的重要载体,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云南省大型体育场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人文,其赛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远远大于赛事意义。本文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依托云南省地域实际与优势,尊重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在特点与发展规律,通过梳理云南省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价值意蕴,探析场馆赛后利用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冬奥会与亚运会经验,探寻云南省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智能化以惊人的速度、不可思议的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型体育场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发展以实现内外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场馆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为目的.基于智能化对大型体育场馆能够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作用哪些方面问题的思考,作者认为智能化对大型体育场馆的作用,主要与场馆的内部管理、运营...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体育场馆发展的浪潮,其体育场馆智能化升级更加需要高效的运营管理提供动力支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审视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历程和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可行性,更好地推进体育场馆的数字化转型。得出当前存在智慧化赋能不足、场馆数字化转型面临阵痛、场馆运营方认知受限、缺乏明确行业规章标准化指导等困境。提出运营发展可采用企业投资、场馆协会纽带模式等多种实现路径。同时需政府加大智慧体育场馆投入、积极转变观念推动智慧运营、尽快酝酿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运营模式、研制相关标准,避免盲目建设等促进场馆智慧化运营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8.
在“全民健身”和“以体育人”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着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为优化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供给的路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供给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供给的现实困境有供给理念缺乏创新,运营效率较为低下;制度建设尚未健全,体育场馆运营不畅;场馆运营经费不足,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场馆文化不够浓厚,管理人员素养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场馆供给理念,提高场馆运营效率;健全场馆制度建设,促进场馆正常运营;提高场馆经费来源,提高场馆服务效能;营造体育场馆文化,提高管理人员素养的对策,以期促进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供给,为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体育赛事显然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广城市品牌效应的重要媒介。体育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与赛事后勤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对赛事后勤管理的研究是推进赛事高质量服务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成都“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高新赛区后勤管理服务为切入点,并根据体育赛事自身的特点及后勤管理中涉及的众多因素,将大型体育赛事后勤管理因素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场地设施与设备管理、餐饮住宿及环境管理、气象与交通服务管理、安保与医疗管理、通讯设备管理等八大要素,将后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大型体育赛事后勤管理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成都加快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及办好“大运会”和“世运会”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顺利举办,各种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都在逐渐增加,人们对体育的注重程度与日俱增,然而体育场馆的建设耗资巨大,每项赛事后体育场馆的运营状况决定了体育馆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综合翻阅了多种文献资料,对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顺利举办,各种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都在逐渐增加,人们对体育的注重程度与日俱增,然而体育场馆的建设耗资巨大,每项赛事后体育场馆的运营状况决定了体育馆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综合翻阅了多种文献资料,对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满足大众体育需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西安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六所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主要调查了体育场馆开放的人群、开放的时间、收费、管理及运营等方面,探讨分析了西安市高校对外开放中存在的场馆利用率、运营管理、资金收入、安全服务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要求高校体育场馆负责人员,全面考察各自场馆的结构特征及周围人群的需求特点,制定对外开放计划,充分提高场馆利用率,并且重视研究场馆的发展问题,做好运营管理工作和完善安全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与时俱进程度持续提升,充分发挥着满足新时代体育教育、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需求的作用。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体育馆自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体育爱好者的普遍认可。场馆管理团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既满足校内使用需求,又确保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运行模式,以实现“以馆养馆”的运行目标。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体育馆管理运营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该场馆管理运营的思路与启示,以期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两所高校的场馆资源配置,场馆收费标准,场馆收支,管理人员配置以及场馆运营模式及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详尽阐述了两所高校的运营现状,结果显示,与广州体育学院相比,广州大学体育场馆存在人员数量不够完善、场馆工作人员工作标准不够明确,工作人员专业化素质较低、场地利用率不高,场馆设备更新速度落后,教学训练与对外开放冲突,场地相关配套服务业务不足、场馆广告宣传力度弱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场馆人员配置,提高场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平衡场馆在教学训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提高场馆运营的市场性、合理利用场馆资源和加强广告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等建议,逐步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完善、发展、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15.
郑鸿  郑曌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3):167-168,171
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将在辽宁举行,辽宁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第l2届全运会的申办成功,将给辽宁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辽宁借鉴以往举办城市的成功经验,抓住承办大型赛事的机遇,规划体育场馆的建设,挖掘其产生的后效应,全面发展辽宁经济,提升辽宁的综合能力,第十二届全运会辽宁高校将承担大部分的比赛项目,辽宁高校也是最大的受益单位,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高校体育场馆,这对加速发展辽宁高校体育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背景下,地方高校为实现体育场馆的科学化管理,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全民健身提供服务,需要利用好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优势,多维度入手完善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场馆与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为校内学生提供教学与锻炼的条件之外,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提升群众运动健身的满意度。本文首先分析高校智慧体育场馆建设思路;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广西地方高校建设体育智慧场馆的具体方法以及服务功能实现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河南省体育场馆建设发展态势1.1、体育场馆建设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据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及本次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河南省新增体育场馆4215个,与1996年新建的2108个相比同比增长了99.95%。从历年河南省体育场馆的建设情况看1980年—1992年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长期处于一个低速发展阶段,只在1990年出现了一个高峰,当年的体育场馆建设数量有了质的飞跃,相当于此前三年新建场馆数量的总和,到1991年场馆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利用率不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落后,配置不科学,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场场馆的运营管理。因此,必须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本文先结合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再根据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多角度、多方位的提出相关措施来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之际,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公共体育场馆空间重构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明晰体育场馆空间价值重构的方向,以此为带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发展提供帮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的发展现况、新时代体育场馆的发展定位变化、现有场馆的改进方向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功能传统、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和满足人们的需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融合智慧化等手段进行空间变迁和价值重构已成必然。大型体育场馆应结合“体育+”为核心,打造出顺应时代的运动空间、市场空间、社交空间、消费空间4个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20.
羽毛球场馆作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空间布局、扩展空间结构、稳定产业链结构是其主要责任,并具备促进人们幸福度提升、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等义务。本文从在城市空间系统和城市社会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羽毛球场馆的建设路径,包括发展方法、运营模式和盈利方案,并以此为线索,提出我国羽毛球场馆的建设路径,即建设智能型羽毛球场馆、经营型羽毛球场馆、文化型羽毛球场馆、社区型羽毛球场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