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神竹编作为四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工的依赖及其编织产品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影响了青神竹编的传承发展。运用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青神竹编的传统工艺、艺术风格特点以及现代家居软装产品的种类进行梳理,探讨提取青神竹编的设计元素路径,并提出将其与材料表现、图案肌理运用、色彩应用、文化应用等设计形式相融合的现代家居软装创新设计方法。为青神竹编现有家居软装设计缺乏文化独特性以及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许晗  沈雷  陈涵 《针织工业》2023,(10):61-66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神竹编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图案与工艺丰富独特。区域特色时尚的全球化格局为青神竹编的传承与活化提供了时代机遇,这也对其创新应用设计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整理与设计实践,从设计学角度中的图案、工艺与色彩等方面进行美学特征的研究,进而建立青神竹编图案在针织毛衫中的创新时尚设计方法范式。文章以针织毛衫为载体,弘扬我国区域特色时尚文化,塑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针织毛衫新产品,为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应用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传统工艺为视角,对“绵竹年画+青神竹编”跨界整合的文创产品创新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和分析了绵竹年画与青神竹编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技艺,明确了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同时,根据相关理论依据,研究“绵竹年画+青神竹编”跨界整合以及其创新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创新形态研究,寻找传统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创新间的平衡,提出可实施的策略。从案例设计的角度,系统研究成功跨界整合的实践经验和挑战,就“绵竹年画+青神竹编”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提供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与传承逐渐消逝的潞绸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与研究现代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潞绸的保护策略。首先对潞绸的兴衰简史进行概述,深度挖掘传统潞绸的历史文化底蕴;然后提出了潞绸文物的数字化复原保护方法,包括潞绸文物的形制信息和色彩信息的数字化采集;最后结合潞绸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化技术分析了潞绸的数字化保护策略,包括建立潞绸传统文化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在科技时代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发展,潞绸文化推动潞绸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潞绸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张爽 《西部皮革》2024,(1):70-72
黑龙江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避免因时间流逝而损坏。黑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数字化保护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只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化保护的目标;只有通过数字化保护,才能让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具体策略,以期为大运河天津段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发展苗绣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综述苗绣数字化保护现状,揭示出适用于苗绣数字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分析表明,现有的数字化保护方式有采集与保存、处理与转化、展示与传播;鉴于目前苗绣的三维展示较少、批量化产品较多、经济赋能较弱与地域性较强等现状,指出苗绣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活态的、智能的、振兴乡村的与面向世界的;苗绣传承应带着中国意识,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将民族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孕育了灿烂的满族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剪纸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满族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面临着传承乏人的存续危机。数字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与路径。文章针对长白山满族剪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字化保护传承策略,以求激发长白山满族剪纸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幸福指数反而下降,由此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就成为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却存在"重保护不重开发、重传承不重发展"的思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途径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刘颖  黄丽娟 《西部皮革》2021,(10):85-8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发广泛,发挥着显著作用.而增强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下的新课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傩面具的修复更加精准且快捷,利于促进傩面具的展示,增强其互动性.傩面具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独特的地方民俗,将传统技艺、表演技术等有...  相似文献   

13.
竹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十分悠久,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竹编行业却逐渐处于边缘化状态,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竹编工艺相结合,可为竹编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文献调查法对全国竹编进行调研,着重对浙江、福建和云南地区的竹编编织技法和纹样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立竹编纹样数据库方法。结合家居中竹编应用特点使用Rhino结合Grasshopper插件探索出竹编纹样中最常见的十字编的纹样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并设计出异形曲面的竹编灯具,竹编纹样参数化设计极大提高了竹编产品设计造型的可行性。竹编纹样的数字化及参数化设计不仅可以保护极具地域色彩的竹编纹样,也促进传统竹编纹样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创新性应用,从而为传统竹编产业的创新升级提供新方法与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在确定民族特性和创意产业兼容性方面具有优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成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呈现出数字化发展趋势。基于此,文章概述了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定义、前提条件和发展方向,阐述了数字化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分析了数字化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和注意要点,并探讨了数字化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保护内容鉴定、保护对象识别、保护流程判定。  相似文献   

15.
东阳木雕艺术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十余年的非遗保护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保护成果,特别是在静态保护与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成绩斐然.但东阳木雕艺术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基于此,在分析了东阳木雕艺术保护成果、数字化保护可行性、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方式。文章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推广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非遗品牌塑造与合作、非遗人才的培养与服务、非遗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三条发展路径,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模式,构建了非遗数字化销售与推广平台,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梦瑶  张琛 《丝网印刷》2023,(11):89-91
基于沉浸式传播理论角度探究数字化保护和设计策略应用,分析该方向现存的问题,通过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意义,总结基于沉浸式传播理论的文化遗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艺术设计策略,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靳风霞 《造纸信息》2023,(12):121-122
纸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古籍、手稿、文献、绘画、照片等在内,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纸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坏和丢失的风险。因此,数字化建设对于纸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纸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纸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9日至10日,全国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讨会在江苏扬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专家与会,深层次地探讨了盐文化及其遗产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石晶 《造纸信息》2023,(12):109-1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物理空间的限制、档案的易损性及信息获取效率低下等,因此,数字化管理和保护策略成为了档案管理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数字化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还能够有效解决物理存储空间的问题,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分享。文章将探讨纸质档案的管理与数字化保护策略,旨在为纸质档案的有效保存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