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光谱法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掺假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外,食品安全的监管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由于光谱法具有特征性强、快速、操作简单、样品状态不受限制等优点,被人们广泛用于食品掺假的检测中。对光谱法在各类食品体系掺假检测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方法,包括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二维相关谱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基于脂质组学的质谱法和基于特征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等,并对上述方法在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油脂检测工作和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其他食用植物油或非食用油的主要鉴别方法,包括电导率法、红外光谱法、太赫兹时域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色谱法等,并对上述方法在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食用植物油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食品掺假作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食品问题之一,如何更有效地检测掺假物或掺假比例对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因能快速无损地得到样品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等信息,在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从碘值、固体脂肪含量、弛豫特性、扩散率和特定信号等常用检测参数方面来介绍核磁共振在食用油脂、牛奶和蜂蜜等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作为一种较新的掺假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目前在国内食品掺假方面的应用还不广泛,相较于现有的一些食品掺假检测技术,NMR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未来的食品掺假检测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橄榄油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橄榄油掺假的现状,从常规理化检测法、色谱法、光谱法、核磁等方面对目前橄榄油掺假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橄榄油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掺假蜂蜜检测技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蜂蜜掺假的形式、特点等入手,概述了目前在蜂蜜掺假检测中的几种主要可行性方法及其特点: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近红外光谱法、淀粉酶活性检测法和显微镜检验法。最后,对掺假蜂蜜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光学快速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已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应用。文章综述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等光学快速分析技术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包括乳制品掺假、食用油掺假、肉制品掺假和其他食品掺假等方面,同时提出现阶段光学快速分析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展望该技术在食品掺假检测领域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食品掺假已从最为普通"物理掺假",已发展到依托高新技术和手段的"化学掺假",尤其是对各种非法添加剂的滥用。使原本就已经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如何识别食物中的掺假物质,对掺假食品进行有效管理,防止食物中毒,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急需讨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掺假研究"专题,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苗虹研究员担任专题主编,围绕食品掺假检测技术、鉴别方法、食物掺假的应对策略、食品掺假管理等多方面展开讨论,计划在2014年8月25号出版。  相似文献   

9.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食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操作简单及重复性好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掺假鉴别领域。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中的低场核磁、定量核磁以及杂核核磁等技术能够对掺假不同成分的牛乳(掺水、食盐、尿素、豆浆及复原乳等)、掺假低价值油(大豆油、玉米油等)的橄榄油、掺假的高价值米、蜂蜜、红酒等进行检测,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和相似分类法等可以实现对这些食品掺假成分的有效鉴别。本文就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在国内外食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推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并为其它领域的掺假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食品真伪鉴别和溯源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鉴别和溯源技术是对食品的真伪、产地和来源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及追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中占据强有力的地位.随着食品掺假频发、掺假手段多样,传统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因此亟须发展新型快速准确的食品鉴别和溯源技术.食品组学是近年新兴的采用基因组学、转...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国内外蜂蜜掺假鉴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蜂蜜的品质指标、现有蜂蜜掺假的形式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蜂蜜掺假鉴别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分为传统检测方法、利用大型仪器进行掺假鉴别法和色谱法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一阶校正方法等三大类,并一一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在肯定蜂蜜掺假检测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对于蜂蜜掺假鉴别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蜂蜜掺假鉴别的研究前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多种检测技术的融合和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技术的引入,可为解决目前蜂蜜市场上品种混乱、品质不佳、掺假造假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克宏  白彦坤  周巍  张岩  庞军  高文惠 《食品科学》2014,35(12):124-127
植物蛋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相关食品标准迫切需要建立蛋白质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4 种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检测,并利用指纹图谱软件对样品中所含蛋白种类进行比对,找出同类样品中共有特征峰,以及对不同植物蛋白互相掺假谱图进行比对,通过特征峰及保留时间对掺假物质进行鉴别,为植物蛋白掺假鉴别实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肉及肉制品消费大国,但利益驱使下肉类食品的掺假问题数见不鲜。对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技术的研究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但肉类产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且掺杂物质外观组成和理化性质很接近,通常很难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判定真伪。综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技术、重组酶等温扩增、质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及电子鼻技术在肉类食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简述了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相关技术进行肉类鉴别的研究内容,并展望了食品掺假鉴别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阐述了食用植物油掺伪的现状,综述了理化方法、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的检测原理,以及在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应用最广泛的色谱法,它主要通过对脂肪酸、甾醇、生育酚等物质的测定来进行掺伪鉴别.同时,对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在油脂掺伪检测中的初步应用进行了归纳.对掺伪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肉类掺杂掺假的高光谱成像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类的掺杂掺假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健康、环境等方面具有潜在影响。近年来,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导致肉类掺杂掺假现象层出不穷、多种多样,针对此类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以保障肉品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成像技术以快速、非侵入、图谱合一等优势在食品农产品检测领域发展迅速,不仅可同时提取图像及光谱特征信息,还具备让肉类掺杂掺假"快速现形"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未来市场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肉类掺杂掺假现状,简述了高光谱成像原理及相关研究中数据解析方法,在探讨现有肉类掺杂掺假定性判别及定量预测研究进展基础上展望进一步研究突破方向,以期为相关肉品市场监管办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类农产品掺假检测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翠 《中国食品》2021,(3):111-111
由于食品生产工业化规模扩大、生产者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等因素,产生了食品掺假问题,掺假方式也各式各样,给检测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但研究发现,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能有效对食品掺假行为进行判定,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等显著的应用优势。一、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以次充好食品中的检测应用1.非法添加。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可以使用与不可以使用的添加剂类别,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含量。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2):235-240
文中旨在掌握食品欺诈和食品掺假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寻找出能够对我国应对食品掺假事件危机管理的启示。通过对食品欺诈和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掺假的定义、类型、特性及美国应对食品掺假采取的相应策略措施的介绍,及其美国食品欺诈数据库和食品掺假数据库的详细介绍和比较,进一步提出了收集我国食品掺假的相关背景信息,建立我国食品掺假数据库,并与国际食品欺诈领域工作者共同合作,致力于研究全球有效的食品欺诈防御及其风险评估体系用以应对食品欺诈和食品掺假事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特异性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在食品无损检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其特点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列举几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并对拉曼光谱在食品成分检测、食品真伪和掺假检测检测、药物残留检测、食品添加剂及有害成分检测的应用进行重点阐述,根据拉曼光谱技术发展情况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得奶粉未知样的光谱曲线,再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以及全数据库奶粉分类模型和既定类型的掺假物模型对曲线主要成分和掺假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对一定浓度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可以实现掺假鉴别,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的掺假判别限分别为0.3 g/100g和0.2 g/100g,掺假物正确识别限分别为0.5 g/100g和0.8 g/100g。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可以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的掺假。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同样也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原料、生产、经营中掺假、造假等不法行为逐渐凸显。食品掺假包括食品成分不合格、标签不明、灰色市场生产等一系列问题。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食品掺假水平和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仿真度极高的劣质产品给检验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使许多检测鉴别掺伪的传统方法失效。食品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