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醚多元醇GEP-560G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通用软泡聚醚多元醇GEP-560G及其后续泡沫制品的抗氧化性能。通过对抗氧剂配方的筛选,考察不同的抗氧剂体系对GEP-560G起始氧化温度及其发泡性能的影响,对它们的抗变色能力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同时还讨论了GEP-560G对发泡配方宽容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基础油、抗氧剂对460号油膜轴承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460号油膜轴承油配方优化,以改善其抗氧化性能.实验表明:以150BS光亮油-5为基础油,加入0.75%油膜轴承油复合剂、0.8%复配抗氧剂(酚型F3:胺型A4为2:1),制备的460号油膜轴承油旋转氧弹氧化诱导期为1588 min,远高于指标要求,且较优...  相似文献   

3.
在350SN基础油中考察油溶性羟酸铜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202与铜剂复合后在温度较低的氧化试验中抗氧化效果变差,在温度较高的试验中则具有协同抗氧性,这与铜剂抗氧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液体酚型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瑛 《石化技术》2003,10(3):7-10
以2,6-二叔丁基苯酚和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液体酚型抗氧剂新产品羟基苯基丙酸酯化合物(LA0)。对制备的LAO的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能特别是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LAO具有油溶性好、使用方便、特别是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优点,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优质产品水平,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相似文献   

5.
含受阻酚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含受阻酚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BTC)无灰抗氧剂,用IR、Ms以及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旋转氧弹(简称RBOT)分别对其在HVIWH l25基础油和HVl200基础油中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和其它几种无灰抗氧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利用薄层氧化(简称TFOUT)和修改了的薄层氧化法(简称MTFOUT)对其在10w/40SH/CD加氢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做了研究,均表现出了优良的抗氧活性,同时对其抗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润滑油》2014,(3):14-14
<正>在上世纪70年代,聚醚主要用作添加剂。到了80年代聚醚第一次作为主要基础油在齿轮油和冷却液产品中开始使用,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其优越性。此后从90年代至今,聚醚已经在液压油、压缩机油、气轮机油等产品中作为基础油广泛使用。聚醚同样用于润滑脂中,但往往被用于高端产品,如用于润滑盘式制动器。但有许多因素限制了聚醚的普遍应用。其缺点包括吸湿性问题(导致腐蚀)、与弹性体的相容性问题,然而最大问题还是与矿物油产品不混溶,这些原因使聚醚只能使用在特定场合。为了寻找一种能克服这些  相似文献   

7.
提高汽油抗氧化性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建 《石化技术》2000,7(3):157-160,184
油品性质不同则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差异较大。结合油品氧化机理讨论了化学组成,碱洗,催化剂的性质,深度稳定和储存条件等因素对催化裂化汽油诱导期的影响。根据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对几种抗氧剂进行了试验,探讨了提高汽油抗氧化性能和节约抗氧化剂费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含硫醚酚无灰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实验室合成的含硫醚酚无灰抗氧剂(简称DTE)过程。利用IR、MS、HPLC、TGA等分析方法表征了产品结构;利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了其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利用成焦板、热管、CMOT微氧化、薄层氧化等模拟评定方法对其在SJ 5W/30汽油机油和CH-4柴油机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灰抗氧剂UTE在加氢基础油和内燃机油中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适合调制内燃机油。  相似文献   

9.
韩耀坤 《石油商技》2012,30(1):33-38
聚醚类油(PAG)在润滑油领域应用广泛,但其与矿物基础油的不溶性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针对传统PAG的不足,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类具有良好油溶性的PAG产品,即OSP。本文介绍了OSP的突出性能及应用领域,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运行条件的日渐苛刻,燃气/蒸汽涡轮机油在轴瓦上的结焦有增加的趋势.为了解决燃气/蒸汽涡轮机油的结焦问题,对抗结焦型燃气/蒸汽涡轮机油进行了研制.通过对加氢基础油及油溶性聚醚的性能进行分析,用旋转氧弹试验对复合抗氧剂进行考察,研制了一款VG46黏度等级的半合成抗结焦型燃气/蒸汽涡轮机油.半合成抗结焦型燃气/蒸汽涡轮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武汉石油化工厂设备研究所开发的HT01油溶性缓蚀剂的合成、中试和工业应用情况。注氨控制pH6~9,加入HT015μg/g,挂片实验A3钢的腐蚀速率小于0.24mm/a。常压塔顶冷凝水中铁离子含量小于1mg/L。加入HT01缓蚀剂不影响产品汽油质量。  相似文献   

12.
羧基聚醚共改性三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APPE)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聚醚三硅氧烷(PETS),再将PETS与氯乙酸(CA)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一种羧基聚醚共改性三硅氧烷(CPETS)。以IR对CPET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CPETS的界面性能及在农药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氯铂酸用量(以铂计)占总单体质量分数4×10~(-5)、MD~HM和APPE按n(Si-H):n(C=C)=1.0:1.1、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2~4 h,得浅褐色透明液体PETS;再按n(PETS):n(CA)=1.0:1.05、反应温度65~80℃、反应时间3~4 h,减压脱低沸物30 min后,得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CPETS。CPETS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6 g/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_(cmc))为25.2 mN/m。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 000倍稀释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0%的CPETS后,可使该农药稀释液的γ_(cmc)由55.20 mN/m降至26.96 mN/m;接触野菠菜的瞬间接触角由68.0°降低至46.5°,30 s时的接触角由56.0°降低至32.0°。  相似文献   

13.
抗氧剂300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氧剂300即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是1种非污染性高效主抗氧剂。本文介绍了从叔丁醇脱水制异丁烯,异丁烯与间甲酚经烷基化制3-甲基-6-叔丁基苯酚,再与二氯化硫缩合制得抗氧剂300的合成工艺,并介绍了抗氧剂300在塑料、橡胶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壬烯与二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壬基化二苯胺抗氧剂。采用差热(DSC)和热重(TGA)等热稳定性分析方法,旋转氧弹法(RBOT)、薄层氧化试验(TFOUT)、加压差热扫描试验(PDSC)、高温沉积物评定试验(TEOST)等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进行产品性能评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壬基化二苯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效果,能满足高档内燃机油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聚醚胺与无机酸、低分子有机酸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聚醚铵盐,离心法评价了产物的防膨性能,并用X RD和电镜探讨了其对黏土稳定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聚醚胺与有机酸的反应产物中,甲酸的聚醚二铵盐的效果最好,防膨率为77.1%;与无机酸反应的产物中,聚醚胺的盐酸盐防膨效果最好,防膨率为71.7%.聚醚铵盐与氯化铵的复配具有防膨增...  相似文献   

16.
以一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不饱和聚醚为原料,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用丙烯酸加以扩链,加入盐酸为催化剂,进一步酯化合成了一种新型梳型聚醚型破乳剂(CPPG)。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聚合和酯化诸因素对破乳性能的影响,采用蒸馏法对其破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n(聚醚)∶n(丙烯酸)=1.9∶5、BPO的添加量为OXAC-508质量分数2%、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7h、酯化温度140℃时,脱水效果最佳。在破乳剂的添加量为50mg/L时,破乳剂(CPPG)针对辽河油田曙四联原油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通过FTIR方法对中间体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有机质子酸掺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得到了油溶性的聚苯胺。得到的聚苯胺在Ⅰ类基础油中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能和贮藏稳定性。防锈测试结果表明,油溶性的聚苯胺与合适添加剂复配后,表现出十分优异的防锈性能,与黏度指数改进剂OCP复配(即提高油品体系黏度),能显著提高润滑油的电化学性能;与羊毛脂镁皂复配,在<10%的总加剂量下,盐雾防锈期能达到15天。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采收率,结合原油组分的特征,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种单体分两步合成了新型油溶性原油降黏剂SMN。考察SMN对胜利高黏度原油的降黏效果,发现该原油降黏率最高可以达到68.5%。通过机理探究推测SMN中的苯环、羧基和酯基等极性较大的基团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进入到沥青质片层中,而分子中具有较大位阻的乙氧基能够阻止沥青质聚集,从而分散原油中的重组分,降低原油的黏度。  相似文献   

19.
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界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溶剂条件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单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了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通过IR和~1H NMR谱确证了NTS的结构,并通过测定NTS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NTS浓度为6.3×10~(-4)mol/L时,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3.5 mN/m。饱和吸附量、饱和吸附层中每个NTS分子所占的平均面积和形成胶束的标准自由能分别为5.7×10~(-6)mol/m~2,0.29 nm~2和-28.2 kJ/mol。0.1%NTS(质量分数)水溶液在塑料薄膜上的瞬间接触角为33.9°,15 s时的接触角为17.3°,而纯水在塑料薄膜上的瞬间接触角为69.9°;30 s时的接触角为59.3°,0.1%NTS(质量分数)水溶液铺展面积是水的7.2倍。  相似文献   

20.
杯芳烃基嵌段聚醚的合成及界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对叔丁基苯酚杯[4]芳烃、杯[6]芳烃、杯[8]芳烃、线型酚醛树脂作起始剂,分别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加成,合成了3个系列杯芳烃聚醚类和1个系列线型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它们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去离子水体系的界面活性,考察了其结构与界面活性的关系。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水体系中,各类聚醚都能替换一部分沥青质而吸附在界面上,有效地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并在一定浓度时达到饱和吸附,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杯芳烃聚醚较线型聚醚的界面活性高,更易吸附在油一水界面,其中又以杯[8]芳烃聚醚的界面活性最高,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