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寒料峭,一如当下的房地产市场,由此延伸的想象和预期也弥漫开来。唱衰、看涨……众多专家学者的预测使今年的市场看起来更加错综复杂。全国"两会"已经召开,建立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房产税"试点扩容、保障房并轨等一系列议题再次受到  相似文献   

2.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2014年)人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均用了较长的篇幅加以详细的论述,并提出本年度的明确进度目标。这已经阐明国务院是通过建立新调控模式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报告中对房地产调控的专门表述虽然只有52字,但对房地产调控改革作了非常明确、扼要、精练、理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原 《城市开发》2006,(7):34-36
2006年依然是房地产市场不平静的一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仍是国家调控的重点.接踵而来的是4月28日起人民币贷款利率上调、5月17日"国六条"出台.围绕"国六条",九部委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各地政府将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有区别地采取相关调控措施.中国楼市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2012,(8):74-77
下半年,在"稳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政策依然以"稳"为先,"抑投资"与"保刚需"仍将是下半年调控的两大主题。多方压力下投资和开工将延续回落趋势,去库存仍将是开发商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成交量则会随着供给和刚需的双重释放而持续温和回暖,但在依然从紧的调控政策下房价难以出现大幅反弹。此外,保障房建设仍将是年内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鉴于当前房地产调控处于形势非常严峻的"相持期",楼市调控弹药充足,进一步加码空间巨大,中央政府应该及时推出新的调控政策。楼市调控是本届中央政府工作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十年九调"(2003年~2013年)足见政府楼市调控的决心。在全国房价上涨预期形成之初愈演愈烈之时,今年全国"两会"前,为稳定楼市预期与防止房价失控,国务院不负众望,楼市调控如期升级。调控压力仍大  相似文献   

6.
最新鲜     
<正>房地产税立法进程加快楼市调控长效机制逐步形成2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说,房地产税的问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业内人士认为,住建部的表态说明房地产税正在加快进行,对房地产市场也将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楼市长效调控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对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说,建立房地产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意义重大。第一,有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楼市调控重要的长效机制之一,房地产税立法一直备受关注。继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后,官方不断释放信息,这也意味着,在传言多年后,房地产税的脚步渐行渐近。官方释放的最新信息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时  相似文献   

8.
王忠 《城市开发》2011,(6):25-27
<正>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每年的"两会"都被视为政策基调的风向标。2010年的三轮调控政策并没有遏制住房价上涨的步伐,最终以"量价齐升"的表现收官。在此背景下,楼市调控毫无悬念地成为2011年地方"两会"热议的焦点,传出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限购、房产税和保障房。因此,未来国家层面上对房地  相似文献   

9.
今年保障房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本刊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提出,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开年,在众人看衰房地产市场之际,郑州楼市依然坚挺。2月份,郑州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比一月份上涨388元/平方米。进入3月后,众人期盼的“两会”如期召开。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的出台引发了房地产业内的热议。从2005年到2013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房地产调控政策,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却首次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大多开发商对这一风向表示乐观,而期望工资涨幅能追上房价涨幅的刚需族知道自己的愿望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11.
高丹华 《城市开发》2012,(12):50-51
<正>楼市吹起"微调风",是否会带来更大的利好?近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北大纵横合伙人郭瑞刚。"下半年楼市调控政策继续会延续上半年情况,楼市的微调也多在刺激刚需,开发商要充分做好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郭瑞刚说。记者:在"调控决不能放松"的口号下,各地楼市的微调政策却频繁出现。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在大的调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提高财政收入,只能在原有调控政策基础上进行微调,以扩大交易量。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这是在认真总结了2005年房地产调控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做出的正确决策,它是指导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的总方针。根据总理报告的精神,笔者对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新常态,房地产调控思路也正在发生转变,"去行政化"无疑是大方向,取消限购等手段只是时间问题,而全面取消限购后房地产市场必须建立起适应新常态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告别频繁的行政调控手段,更多依靠市场规律运行;不动产登记制度、房产税等制度加快建设,法治化长效机制将使房地产市场"去投资化",房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贾康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同时,要有在调控中间让市场充分起作用这样一个哲理的贯彻,不能只看到某些局部的现象,就要立即调控,应该做的是统筹双轨统筹框架,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建设法治国家、加强现代国家治理、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展如何,这值得所有关心房地产和市场健康发展的人士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中国房地产的历史性任务应该是保持基本稳定。而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的前提,则是房地产泡沫总体可控的逐步收敛。在房地产泡沫的逐步收敛中,中国楼市也必将迎来"凤凰涅槃"的新时代。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会议公报只字未提房地产调控、保障性住房等内容。不过,会议公报不提楼市调控,并不意味着不对楼市进行调控。这些年来,不论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初两则消息值得房地产行业关注。一是,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会适时出台;二是,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经至少46个城市楼市加入到限售队伍行列。在限购限贷之后,"限售"也成为了楼市新一轮调控升级的必要手段。两则消息当中,楼市长效调控机制更为重要。就楼市长效机制而言,楼市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并非当下才提及  相似文献   

17.
住建部已经将"配合有关部门,加紧对建立金融、财税等手段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进行研究"作为该部门2013年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黄灯六分"事件,是一个怎样的事件,历史会给出结论。国内的房地产调控亦然。当中国内地房价和楼市对于以限购为核心的行政干预式调控逐渐显现"免疫效用"之时,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开始就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进行会商和协调。目前,住建部已经将"配合有关部门,加紧对建立金融、财税等手  相似文献   

18.
洪维 《城市住宅》2010,(10):17-17
<正>作为"楼市风向标"的上海楼市面临进一步调控。7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楼市调控细则"水落石出"。在这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限购"措施应声而出,税收调节力度加大,增加供应办法更为全面,凸显对上海楼市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力度。《意见》明确,在一定时期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暂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只能在上海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违反规定购房的,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受理房地产登记(新华网2010年10月7日)。  相似文献   

19.
王舰 《城市开发》2010,(6):64-65
2010年新一轮地产调控政策正式启动,这是迄今为止对房地产市场最猛烈也是最有力的一次调控措施,楼市暂时止住了"只涨不跌"的脚步.房地产市场充满了悬念,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较多,预测楼市如同预测半年以后的天气形势一样困难.  相似文献   

20.
正保障房建设的最大瓶颈是资金严重短缺与投入严重不足,要大幅度增加保障房供给,更好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需在保障房建设资金投入渠道与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才能促进保障房建设的大发展。一、行政调控弊端多2013年11月~12月间,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之后,西安、武汉、南昌、厦门等二十多个二三线城市陆续加入新一轮楼市调控的行列,从具体调控内容上看,尽管各城市间情况各异,力度与细节上存有差异,但总体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