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基本微分方程入手,推导基于有限基础刚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和内力计算方法。重点研究剪力墙下和框架柱下基础刚度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最大层间相对水平位移及内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现行规范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调整的必要性。提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合适基础刚度的理念和确定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分析结果和震害情况表明,剪力墙下基础刚度退化,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重分布显著,框架内力沿竖向分布有所增大,特别是底层框架柱剪力、弯矩急剧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可概括为: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通常较小,能够满足抗震变形要求.因此,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剪力墙的数量会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本文通过位移模式得到了刚度特征值-反弯点相对高度曲线.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是否可以不到顶的问题,通过ETABS软件建立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探讨了剪力墙截断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位移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规范中对于框架、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三种结构体系按不同框架倾覆力矩比例进行设计划分,但划分依据不明确。根据结构设计规范设计了8个不同框架倾覆力矩比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基于纤维模型使用PERFORM 3D程序对算例模型进行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从多方面研究框架倾覆力矩比例对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倾覆力矩比例在15%~60%之间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没有明显差异;而当框架倾覆力矩比例大于80%时,剪力墙无法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第一道抗震防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刚度比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弹塑性有限元软件SNAP建立不同平均层剪切刚度的框架结构,并增设不同刚度比的摇摆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框架-摇摆墙刚度比的增大,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层间位移角沿高度方向的分布趋于均匀;原框架结构的平均层剪切刚度越小,框架-摇摆墙刚度比变化的影响越明显;刚度比增大到2.0%时,对结构屈服机制产生影响;框架结构平均层剪切刚度越小,其达到屈服所需的框架-摇摆墙刚度比越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异形柱框架 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的基本微分方程 ,给出异形柱框架楼层剪力与框 剪结构刚度特征值的关系 ,分析在中高层异形柱框架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 ,改变剪力墙的弯曲刚度对异形柱框架楼层剪力的影响 ,并通过算例说明调整剪力墙数量和优化剪力墙抗侧刚度时异形柱内力 (剪力和轴力 )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吴文法  王洪勇 《山西建筑》2007,33(21):60-61
为了满足多种建筑功能的要求,结合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了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原理,对其结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指出该体系改善了结构整体的受力性能,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合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0m以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为刚接)设计,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着力探究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方法,如剪力墙的数量及其合理布置,推导出了此类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所需总刚度的表达式,并且用算例加以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刚度优化中,考虑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比较符合设计要求的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了罕遇地震的情况,提供了在该情况下验算框剪结构的层间侧移角方法。以本分析优化方法为依据,运用MATLAB软件编制优化程序,方便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寻求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变形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壁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了剪力墙结构变形特征随壁式框架比例和房屋高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弹性反应谱法进行了计算验证。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以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分布,以及结构塑性铰发展过程为指标,研究了壁式框架比例和房屋高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式框架对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应根据其底部承担的倾覆力矩比例分别执行局部构件加强、控制结构高度等的设计规定。  相似文献   

11.
抗震设计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也折射出现行的抗震设计理论的不足。本文进行的是对剪力墙的数量和空间位置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类型工程实例的统计分析,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有关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关内容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在其它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的前提条件下,建议对小高层建筑(总高度不大于45m),取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底层倾覆力矩不大于底层总倾覆力矩70%为宜;对总高度大于45m的高层建筑,该项指标仍维持《高规》规定,即短肢墙承受的底层倾覆力矩不宜大于总底层倾覆力矩50%。最后,针对短肢墙较多的结构,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梁轴向刚度对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利用Perform-3D中的纤维单元,分别考虑梁轴向刚度的释放与不释放,详细对比了三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以及主要构件的性能化复核结果.结果表明不释放梁的轴向刚度,会造成框架梁刚度过大,吸收地震作用较多,楼层剪力尤其是基底剪力偏大,结构的塑性耗能过大,剪力...  相似文献   

14.
王红霞 《山西建筑》2008,34(16):78-79
通过对框架加少量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分析,指出层间位移角的控制应采用分级控制值,即层间位移角的控制值根据剪力墙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来确定,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建立了能包含均布侧向荷载、倒三角形侧向荷载、幂级数侧向荷载等常见侧向荷载的拟合二次曲线侧向荷载分布形式。推导了二次曲线侧向荷载分布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给出了以最大层问弹性位移角为控制量,确定二次曲线侧向荷载分布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所需的剪力墙数量的方法。最后给出的算例。证实了本文方法及公式的合理性,探讨了侧向荷载类型对所需剪力墙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于全 《辽宁建材》2002,(2):47-47
在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中,直接按照计算的剪力对框架进行配筋是不安全的,必须予以适 当的调整,使框架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使框架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第二道防线。  相似文献   

17.
姚辉 《四川建材》2020,(3):63-64
当前,在城市中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需求,建筑工程的高度逐步增大、数量不断增多,设计工作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结构综合了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诸多优点,同时在布置方面相对灵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对该结构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等内容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该结构抗震优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层间剪力位移比"的计算方法对侧向刚度规则性的判断存在局限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为了解决侧向刚度规则性判断的问题,提出了"层间剪力位移角比"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可以看出,对于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结构,此方法结构概念明确,得出的结论符合工程经验,是对规范方法的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王永洁  王建 《安徽建筑》2014,21(6):142-144
文章以某个设有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层间位移角.对模型的结果分析表明: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层间位移角较大值集中在结构中上部.提出了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首先基于刚性楼板假定研究了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位置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探讨了转换层设置较高时合理振型数的确定,并利用弹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的侧向变形;然后通过弹性和刚性楼板模型对比研究了转换层下部楼层剪力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