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能够实现固话与手机完全统一的终端,被许多人看好。在12月8日召开的2006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英国电信推出的这个“蓝色电话”使得不少与会嘉宾看到了网络融合的希望。2005年6月15日,英国电信历经两年试验后推出了全球首个固定与移动融合服务(F M C)—“BTFusion”。“BTFusion”服务通过特制的“蓝色电话”终端实现。这是一种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中都能使用的新型终端,支持25米范围内在固定和移动网络之间无缝切换,让用户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通过蓝牙和WLAN技术连接宽带接入点,将通话无缝转接到固定网络。在室外处于移动…  相似文献   

2.
许磊  刘敏  戚湧  吕艳 《软件》2013,(9):112-114,117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移动宽带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IP化是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网络的IP化只是一个接口的改变,而移动承载网络的IP化则涉及端到端的网络演进涉及网络管理、保护、故障定位等诸多因素。本文针对当前移动承载网络对安全同步的要求,结合IEEE1588v2标准和原理,设计了安全同步算法,满足移动承载网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9,(5):121-125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升级、网络能力的快速增长、流量资费的大幅下降及移动支付的普遍应用,APP应用程序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IT环境下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威胁日趋严峻,风险威胁入口由传统的后台系统和设备前置到智能终端及应用层面。文章通过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APP生产、发布、运营、下线等关键节点的安全技术分析,研究APP安全管模式和关键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4.
程君 《程序员》2014,(8):56-5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金融产品上线,通过网络进行支付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移动设备上的个人信息很多,容易被窃取,导致恶意软件和黑色产业跟随而来。早期以PC网络支付、手机短信验证的两个维度模式验证,变成了以手机支付、手机短信验证的一个维度模式,打破了多维度身份验证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PTN移动承载网是基于IP$MPLS分组交换的多业务移动承载平台,同时承载语音、信令、视频和数据等移动业务;电信级的移动业务对于网络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的分组交换网络无法识别和区分业务,那么如何保障移动语音、信令等关键业务在基于IP$MPLS分组交换的PTN移动承载网中的服务质量?本文旨在介绍QOS的基本概念和PTN网络中QOS的应用,通过部署QOS技术,在多业务综合承载网中保证重点业务的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气田远程监控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化油气田数据采集、传输和信息共享问题,结合工控网络、局域网、Intemet/Intranet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采用TCP/IP、WAP、SOAP等通信协议和分布式对象技术,提出了自动化采集和PDA相结合,移动公网与VPN相结合,Web与WAP结合,DCOM与Web Service结合以及E-mail/手机短信/寻呼结合的数字化气田远程监控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所用到的关键技术,为油气田数字化建设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电信运营商正围绕着业务、网络、运营三个环节进行业务转型,作为网络转型的基础架构和核心技术NGN的发展,不但可帮助电信运营商简化网络结构、减少网络运营成本,加速将新业务推向用户的能力和速度,优化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将通过完善业务转型平台的建设,助力运营商朝着智能化、移动化及宽带化的融合网络发展。从具体网络建设的角度来看,运营商的网络转型需要满足三个网络层次的要求:首先是骨干网层面,电信、网通和移动等运营商已在核心网部署了骨干IP承载网,在此基础上,采用软交换和中继网关建设NGN骨干网。这一网络…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信基础网的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对电信管理网(TMN)的需求也日渐强烈。TMN(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作为一种电信基础网的支撑网络在我国正处于建设阶段。TMN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的电信基础网和支撑网,它不只是设备的一次投资、安装和调试,它是随电信基础网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涉及到电信运营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网管系统(包括长途交换网管、本地网网管、PDH和SDH网管、同步网网管、No.7信令网管、移动网管、数据网管、九七工程等)是TMN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TMN的其他支持系统,如帐务、营业、114、112等相比,它更具有全程全网,牵一发而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子银行在网络上支付时遭到黑客及计算机木马等病毒的袭击,将电子支付时的CA认证码在网络上输入改进为通过手机短信加密传输认证,给出了一种手机短信加密认证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说明。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微信、爱聊等新产品不断挑战电信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海量数据流量增加了电信网络的负载却未带来相应的利润,电信运营商被管道化风险不断增加。为了迎接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挑战,运营商必须以移动金融为突破点,发挥旗下电子支付公司牌照优势,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产品体系,打破以话音和数据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增强移动金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不确定性数据大量存在于传感器网络,移动计算,军事,电信等应用领域,传统的频繁项集挖掘算法难以适用到不确定性数据挖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算法,该算法基于可能世界模型,只需要扫描一次数据库,且没有建树的过程,通过实验证明,我们提出的算法比UF_Growth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宁勇 《信息网络》2009,(12):22-25
电信核心网络在持续不断地演进。随着三大运营商进人全业务运营时代。全业务运营彻底打破了固话、移动业务分立运营的格局,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章指出了电信核心网络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比了软交换、IMS等NGN技术,分析了电信核心网络的演进趋势,指出了网络融合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移动信息系统是专门针对绍兴轻纺集团推出移动办公的信息系统。系统通过智能终端用无线通讯网络连接到业务系统,完成移动办公、移动管理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可以划分为电信接入层、信息交换层、业务服务层、增值服务层四个模块。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专业的网络通讯设备供应商,实达网络一直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新一代网络构建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一体化的网络解决方案。针对电信行业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实达网络推出了从接入层、汇聚层到核心层,从低端到高端的不同类型的三层交换机以及多款路由器产品,极为丰富的网络产品线切实满足了电信行业的应用需求。另外,通过紧密关注电信网络的运营、管理和对电信服务用户的宽带应用行为的深入分析,实达网络针对电信服务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基于宽带网络相应的驻地网、校园网、酒店、企业专线网等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一个“注重运营、强调管理”的网络基础架构,满足了不同电信运营商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移动社交游戏的PlayPhoneR,Inc.与西班牙电信集团(Telefonica Group)旗下的Vivo达成合作关系,旨在向Vivo客户推广PlayPhone的前沿社交游戏商店和全球游戏网络——"PlayPhone游戏"(PlayPhone Games)品牌。这一合作是继威瑞森电信(Verizon)、Claro Brazil、新加坡电信(SingTel)和Sprint等主要电信合作  相似文献   

16.
李晶 《信息网络》2010,(3):72-75
2008年底,随着中国电信C网189号段正式放号,中国电信投资重点向CDMA网络倾斜,小灵通业务快速萎缩,全省约100万的小灵通用户成为7移动、联通等竞争对手的“潜在客户”,如何使如此巨大的小灵通用户顺利迁移到电信CDMA网络上,提高用户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短信息的温度与振动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短信将被监测对象的报警数据实时发送给设备管理人员,从而实现了设备现场信息与管理员之间的双向传递。该系统使得管理人员无需到生产现场就可实现对生产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周刊》2014,(9):26-27
正随着移动无线网络的普及——3G网络的普及,4G网络的商用,都带动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即时通信应用也应运而生,继而发展壮大,用户通过移动端产品进行通讯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手机短信的使用率。但慢慢的,这些移动社交产品逐渐偏离了沟通、偏离了社交,各种营销,宣传充斥着屏幕,在用户逐渐厌烦的同时,也在期待着原始社交属性的回归。另外,在移动社交产品普遍同质化的状况下,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才能寻求突破。移动社交产品用的差异化突破最近,一款匿名社交应用"秘密"颇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手机电视发展情况 移动视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移动电信网络实现的,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情况下传送声音、图像、数据文件的实时性交互业务。而所谓手机电视业务,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属于流媒体服务的一种。专家介绍,在未来的视频电话、视频会议、流媒体视频服务、视频信箱、视频消息等移动视频服务中,移动流媒体视频服务无疑将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0.
详细阐明了基于ZigBee技术设计的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整体结构。该系统通过Z-Stack协议栈组建无线网络,以STM32作为处理器来处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温湿度、光照等作物生长要素数据,并将信息借助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往相应设备,该方法提高了智能性,降低了操控难度,节约了成本,并具有安全、方便、可靠、易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