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三点法和两点法误差分离理论,给出了汽车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圆度测量的新方法,为在MB8260曲轴磨床上实现连杆轴颈圆度误差的临床测量,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临床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车间条件下临床测量曲轴连杆轴颈的圆芳误差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3.
4.
5.
曲轴连杆轴颈的加工是曲轴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以前我厂设计的加工曲轴第三、第四连杆轴颈的工装,一种工装只能加工一种型号的曲轴。不仅经济效益差,而且生产周期长,同时由于夹具比较笨重,更换工装时,费时、费力,还容易损坏设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可调式夹具,效果很好。 一、夹具结构 如图1所示,夹具体一端与曲轴车床联接,另一端带有固定V形块2,支承主轴颈的可调V形块5可以沿着夹具体底部的沟槽作轴向移动,以适应加工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人们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日渐重视,引进先进设备或仿形制造不乏是一种良策,但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直至了解。如进口设备SRCK25X48MF-11型曲轴连杆颈磨床,由于其夹具中的夹紧块引起曲轴两端外表面拉毛起线,故常需更换、调整夹紧块,若调整不当或压板磨损的话,将产生曲轴连杆颈三角棱形圆度误差,见图1所示;同时又无法及时发觉,其后果轻则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重则产生抱瓦、拉瓦,严重影响产品可靠性。本文对我厂曾出现过的实际情况作理论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7.
磨削曲轴连杆轴颈的可调整夹具丹东518内燃机配件总厂牟建龙,杨秀萍,杨宝旭,梁凤芝曲轴连杆轴颈的磨削是曲轴精加工的重要工序,直接影响到曲轴的质量。为了适应不同规格曲轴连杆轴颈的磨削,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调整夹具,现介绍如下。这种可调整夹具的结构见图1,夹... 相似文献
8.
用可调夹具加工曲轴连杆轴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曲轴连杆轴颈的加工是曲轴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以前我厂设计的加工曲轴第三、第四连杆轴颈的工装,一种工装办能加工一种型号的曲轴。不仅不经济,而且生产周期长。同时由于夹具比较笨重,更换工装时,既费时,又费力,还容易损坏设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调式夹具,用来加工所有六拐曲轴和四拐曲轴的连杆轴颈。 相似文献
10.
设计车削内燃机(或空压机、摩擦压力机、弓形锯床、冲床等)曲轴连杆轴颈的夹具,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 必须满足主轴颈与连杆轴颈之间的偏心距e的设计要求。本文曲轴的名义偏心距e=44mm。 (2) 参见附图。必须使传递扭矩的定心法兰与尾传递盘通过曲轴自身两端与夹具的刚性连接夹 相似文献
11.
针对曲轴测量机主轴颈和连杆颈同步测量中高精度的需求,提出多测头测量方法和非等间隔采样的高斯滤波方法。在同步测量的基础上设计多测头的测量方法,将测量数据相加以消除谐波,达到分离误差的目的。根据连杆颈的测量过程建立真实采样角度分布函数,计算每个采样角对应的高斯权函数,将权函数与该角度对应的采集数据在空间域进行离散循环卷积运算,获得滤波后有效的圆轮廓数据。最后将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与原测量结果进行比对,修正后曲轴四段连杆颈的测量误差值明显减小,精确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介绍了连杆裂解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从连杆毛坯材料、预制裂解槽加工方式与几何参数、定向胀断工艺参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连杆裂解工艺质量的关键因素,供相关工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动力传输的核心。以4G 6汽油机为例,研究曲柄连杆机构在作功冲程的受力,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分析影响传动的不利因素。结果表明,曲轴最小压力角位于70.52°~75.53°C A,与混合气最大燃烧力在12°~15°C A,二者存在一个相位差;摩擦功是消耗发动机功率的主要因素,连杆大颈回转半径对机构传动有明显影响;曲轴在10°~170°C A机械传动效率保持0.7以上,最大燃烧力的曲轴转角落在效率为0.7以上的区间内,保证了良好的动力性。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效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表现较为复杂,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判断其异响的技术性较强,除应注意响声的不同外,还要注意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响声反映、响声的出现时机、响声的变化规律等。现对发动机中曲柄连杆机构常见的异响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17.
18.
象鼻梁是四连杆门座机变幅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制作方法是整体制作后,整体刮面、镗孔,机加工工作量较大,生产周期长。通过滑轮侧板等小组加工、孔留余量、结构保证开档尺寸、焊后镗孔等工艺方法改进后,加工周期缩短、工作量大大减少,机加工成本仅为原制作方法的30%。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汽车曲轴轴颈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检测普遍存在的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建立基于误差转换的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误差数学模型,结合圆和圆柱的数学表达建立满足最小包容条件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评定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计算出符合最小评定要求的曲轴轴颈形位误差,解决了理想包容要素位姿参数不精确的问题。同时,建立基于图像域的汽车曲轴轴颈形状误差检测试验台,针对测量过程中连杆轴颈沿主轴颈公转运动,从而导致连杆轴颈图像域检测数据存在坐标不归一问题,以曲轴法兰端特征孔为基准,通过模板匹配特征与孔边缘提取实现了连杆轴颈圆度和圆柱度测量数据空间坐标归一化处理。以某型号发动机曲轴为例进行大样本误差检测试验,并与三坐标测量机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数据分析表明提出的曲轴轴颈形状误差检测方法的精度为1μm,且重复检测误差在0.1μm以内,证明了其理论上的正确性及实践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