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用作煤直接液化原料的原煤、精煤检测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建立了灰分、挥发分与发热量二元回归方程、煤的发热量与元素分析结果的回归方程,分析了煤质指标中灰分、挥发分与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壳质组含量、惰质组含量、矿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煤的表面疏水性与其组成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引用相对原子数概念,对表征煤表面疏水性的接触角与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接触角与煤炭组成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和一元的回归方程,对影响煤表面疏水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煤表面含氧官能团是影响疏水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单种煤中分别加入不等量惰性物,通过测定粘结指数来确定各单种煤的惰活比与粘结指数的回归方程,并比较各单种煤纯活性组分的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各单种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0max及分析单种煤40kg小焦炉试验所得焦炭气孔结构,得到焦炭气孔结构参数的回归方程及其影响规律,可用于指导配煤炼焦。  相似文献   

5.
煤的燃烧性能与煤中各物质的含量有密切关系。灰分的分析是煤工业分析的重要内容。为了快捷、省时、省力确定煤的发热量,以历年来采集的400组贵州无烟煤煤质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得到了灰分与发热量的回归方程。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相关系数R为0.999,大于相关系数临界值,表明线性关系特别显著。通过误差检查,确定回归方程式推算误差置信范围为0.16。为了进一步验证回归方程的准确性,用贵州12个主要产煤区煤样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发现最大误差值为0.18,最小误差值为-0.01,远小于GB/T 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规定的再现性临界差。  相似文献   

6.
贺西矿选煤厂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投产后矸石带煤率高达1.5%以上;经试验探讨,采取延长第二段旋流器的在线调节器插入深度、缩小底流口直径、提高悬浮液入口压力等措施,可将矸石带煤率降到0.7%以下,并分别建立了调节器插入深度和底流口直径与矸石带煤率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东胜煤非等温热解特性与动力学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东  白大勇 《煤化工》2006,34(2):13-16,21
采用热重法考察了升温速率对高挥发分弱黏结性东胜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热解的3个阶段特征明显,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p)介于430℃ ̄480℃之间,由回归方程得到Tp和升温速率Ф之间的关系式为:Tp=1.124 4Ф+426.95;并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东胜煤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热解动力学参数能很好地反映煤的热解状况,东胜煤的反应级数确定为3。  相似文献   

8.
向左良 《炭素科技》2004,14(3):31-36
本文介绍了炼铁高炉用新型微孔炭砖的试制概况。选用宁夏优质无烟煤经过电煅烧,原料配比中以电煅煤和石墨及部分添加剂为骨料,煤沥青作粘结剂试制出品质优良的新型微孔炭砖,对电煅烧工艺操作控制,本文给出了电阻率依赖于排料量和调整功率的回归方程。指出在稳定其电器参数条件下,控制好排料量是保证电煅烧无烟煤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微孔炭砖性能论述中,还给出了微孔炭砖的抗碱性依赖于石墨含量,炭砖的抗压强度依赖颗粒抗压碎强度,平均导热系数依赖石墨含量和石墨与焙烧温度交互作用的三个回归方程。同时还指出,微孔炭砖的抗压强度不仅受颗粒抗压碎强度的控制,而且还受焙烧过程中粘结剂沥青的结焦率所控制,因此,又给出了焙烧中沥青的结焦率依赖于粉子纯度、沥青用量、粉纯与沥青交互作用的回归方程。指出沥青与粉纯交互作用是影响焙烧结焦率的主要因素。微孔炭砖微孔形成的最低反应温度和最佳反应温度可由抗碱性和微孔容积依赖于焙烧温度的经验公式求出。同时还就兰炭试制的微孔炭砖质量指标与国内外优质炭砖实际指标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经过分析,确定了冶金焦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配合煤灰分、焦炭M10、结焦时间和配合煤硫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回归方程,实现了冶金焦率量化算法.但由于炼焦操作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且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偏差,造成回归方程不完全可靠,因此可根据自身情况,借鉴量化算法思路,调整统计方式后再进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松  夏浩  汪鹏 《煤炭转化》2015,38(2):70-74
选用新阳高硫炼焦原煤,研究在微波-KMnO4协同作用下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效果,考察了微波辐照功率、辐照时间、KMnO4用量和稀硝酸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以均匀化实验设计开展实验,选用DP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创建最优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模型优化,获得了实验条件选取范围内微波-KMnO4协同法脱硫效果的最优实验条件组合;采用XPS对实验前后煤中有机硫组分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有机硫组分在微波-KMnO4协同作用下的脱除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14种单种煤进行煤质分析,并采用40kg试验焦炉炼焦。通过SPSS软件建立了煤挥发分、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黏结指数、碱度指数与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得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64和0. 941,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高温模压炭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炼铁高炉用高温模压炭砖的研制概况。重点介绍了"抗铁水"炭砖研制情况,选用电煅煤和高温电煅煤为骨料,煤沥青作黏结剂在特制设备中快速压型烧结试制出高温模压炭砖。对原材料优化给出了炭砖的耐压强度、铁水溶蚀指数、透气度依赖于高温电煅煤含量的三个回归方程。还给出了3种炭砖的抗热震因子的结果。同时就远洋公司生产的高温模压炭砖质量指标与国内外优质炭砖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国胜 《化肥设计》2013,51(2):35-37
壳牌煤气化装置采用控制氧煤比的方式来控制气化炉炉膛温度和合成气组分,并以此实现气化炉的液态排渣。介绍了壳牌气化炉内的反应原理和氧煤比的5种控制方式;简述了氧煤比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氧煤比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表明,壳牌煤气化工艺的氧煤比控制系统技术先进,理念超前,可以满足装置连续稳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汝箕沟煤矿煤发热量的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汝箕沟煤矿煤质得到了84组煤质分析数据,包括Ad,Mad,Vdaf,Qgr,d,并统一了各变量的基准;根据回归分析的原理,建立起煤的发热量与煤的工业分析参数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F-检验和相关系数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有实用价值;通过误差分析,表明回归分析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林力 《宁波化工》1997,(3):27-31
本文通过煤炭发热量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作为评价进口煤重要指标的煤炭高位发热量预测的回归方程,并就具体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从结焦工艺原理出发,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有实用的回归方程,可迅速选定配煤方案,实现预控焦炭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煤化工》2015,(4)
为了研究影响低阶煤热稳定性的因素,探讨其规律性,测定了新疆、河南等地低阶煤的内水、挥发分、灰分、全水及煤的显微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低阶煤的热稳定性与煤的内水、灰分、挥发分关系密切,单因素的关联度为MadVadAad,煤的全水与煤的热稳定性关联度不高,无规律可循;煤的显微组分中壳质组越高,煤的热稳定性越低;同一煤层煤的镜质组含量越高,煤的热稳定性越低;6 mm~13 mm范围内煤的粒度越大,测定的热稳定性越高。根据实验数据,借助Spss软件,建立了煤的热稳定性与煤的内水、灰分、挥发分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的7个线性回归方程,可根据拟合度高的方程,通过煤的工业分析来预测煤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包(Eviews),基于66组神华煤制油用煤的工业分析和弹筒发热量数据,进行了煤发热量的回归分析,求得回归分析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经检验证明,回归分析方程拟合度较好,利用方程可快速计算发热量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从洗精煤控制、磨机煤浆粒度控制、磨机负荷调节等方面探究了德士古水煤浆气化装置中影响煤浆含量的各要素。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深入探究了不同区间煤浆粒度与煤浆含量的关系,并对煤浆粒度控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欢 《广州化工》2014,(19):160-162
阐述了水煤浆气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采用氧煤比自动复杂控制,包括中值选择、温压补偿、比例调节、交叉限幅选择调节等控制原理与方法,精确控制煤浆和氧气的的入炉量,实现氧煤比的自动控制。快速克服因煤浆泵不打量而造成的煤浆流量大幅扰动问题,气化炉过氧和跳车问题,达到气化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使装置的生产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