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下个世纪将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具有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3%,未来城市化的任务将十分繁重。如何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验,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这将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1、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 1.1.让大城市释放发展的张力。大城市往往是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其发展状况对周边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大城市中国有的一些矛盾,如人口压力、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以及无限制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茂林 《规划师》2002,18(7):73-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36%①),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来源由一元向多元转化,沿海地区外资导向型城市化不断发展。在以集中型城市化为主的阶段,主要应依托城乡经济的发展来推进城市化。在肯定大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全面认识大城市,城市建设要以紧凑城市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世界发展新趋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建设混合社区和多中心城市,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但该规律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重视通过借鉴和补充王小鲁的研究,采用跨国间数据,计量检验了影响大城市化的基本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和预测了中国2007年、2011年和2020年大城市化的应有水平分别为22.6%、23.2%和32.0%,这比2007年与2011年的实际水平分别要高5.9%和5.4%由此找出了我国的发展差距据此,提出了加强与改进大城市建设的5条意见,包括应尽快明确大城市的标准、重视发展1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以及应把大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再造、人口转移和扩大內需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我们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路,第一步是了解世界城市化的历史,可以从美国和欧洲两类国家模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已经在上篇评论文章中讨论过);第二步要庖丁解牛,将中国数量众多的城市分门别类,依据不同的城市规模和特点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之路。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要遵守的最高原则是:土地至上原则。在大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控制住大城市的规模,集约化高效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在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5.
以大都市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城镇战略难以担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文章就此提出我国应采取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以空前之势兴起,一如大潮澎湃。改革前,我国有设市城市193座,如今已增至668座,建制镇从2173座增加到19216座,城市化水平从17.92%提高到30.4%。预计到2010年,我国设市城市将超过1000座,建制镇将超过20000座,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左右。城市化促进了工业、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繁荣。但是,我国的城市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是贪大求洋、盲目攀比,原来是大城市的要建设国际大都市,中等城市要向大城市进军,总之城市要扩大,而且是“摊…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都市区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随着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大城市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J.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1957年发表的"大城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一文(参见第2—7页)引发了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对大城市连绵区研究的热潮。文章通过美国东北海岸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特征的观察,对大城市连绵区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空间形态做了客观的分析与前瞻性的判  相似文献   

9.
大城市地区是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内部具有复杂紧密联系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它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相互推动的结果.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与空间组织的核心,其规划建设历来受到重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国情条件的不同与发展道路的区别等,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城市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空间结构形态、土地利用与开发形态及交通组织方式等.因此,大城市地区发展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其规划建设模式也呈现出精彩纷呈、丰富多样的特点.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就先后涌现出了大伦敦、大莫斯科、大东京、大巴黎、大哥本哈根、大斯德哥尔摩、大洛杉矶等有世界影响而又各具特色的经典模式;而自上世纪60-70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城市病及再认识 大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观世界城市发展,虽然各国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国情不同,采取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但是“大城市超先发展”是许多国家走的一条共同道路。如日本在高速增长的五六十年代,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总人口的增长率为1.l倍。目前,日本5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已步入城市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的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城市化与郊区化二元并存的特殊情况。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纷纷兴起新城规划和建设的高潮,以此来扩展原有的城市空间,向外疏散人口转移产业。但是,如何在新城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盲目的郊区蔓延则成为城市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动特大城市的发展、完善大城市的中心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以及加强重点中心镇的建设是江苏省的城市发展道路 ,但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化发展环境不同 ,因此 ,各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长江地区是江苏省最发达的地区 ,加速城市一体化的进程可发挥城市的集合规模效益 ,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大城市地区率先兴起、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出现了大城市地区蓬勃发展的局面.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大城市地区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它们的快速崛起彻底改变了世界大都市传统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大城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该如何走,该采取怎样的城市发展战略?在第八届科博会的“2005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国际论坛”上,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历史演变的脉络,论述了以上上海为典型的亚洲城市文脉和肌理的关系,设想了大城市带城市化和沿海发展走廓建设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绿化控制带是指在城市周围建设的绿色植被带。从国际上特大城市建设绿化控制带的效果来看,城市绿化控制带对控制城市格局,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将迅速扩大。城市向周边扩展失去有效的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低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借鉴国际上大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绿化控制带的经验,加强我国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建设,是我国大城市有效控制城市无序扩大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开宇  魏清泉 《规划师》2007,23(7):76-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撤县设市、撤地设市、地市合并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引起虚假城市化现象突出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未来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重点应集中在调整和优化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多种模式设市和创新城市群、都市圈战略下的城市型政区管理模式,以及积极谨慎地进行镇、村的区划调整,推进农村城市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直接导致经济活动日益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带来了大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城市空间不断蔓延,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就业困难、工业污染严重等.于是,在大城市周围大力发展和兴建"郊区城市"、"边缘城市"、"新城"就成了缓解大城市压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转型是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人口、用地、交通、景观等方面特征的具体转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组团为例,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现状发展特征。结合大城市主城区空间和功能拓展等趋势,分析边缘区城市化的普遍趋势:产业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用地从城乡交错向布局有序转型,交通功能从对外通道向内外网络转型,景观环境从杂乱污染向山水融城转型。进而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在边缘区城市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应科学合理划定发展范围、培育具有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功能、构建与主城区紧密联系的城市快速交通设施和构建满足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需求的景观设施。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1997,(11):51-52
大城市村镇建设工作是当前我国村镇建设中需认真探讨的课题之一。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受现行体制的约束,大城市的村镇建设又是大城市总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因此,如何搞好大城市的村镇建设,真正体现“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的村镇建设总目标和总要求,已成为我们大城市村镇建设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