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焕年 《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1998,(2):13-18
回顾世界核电发展的历程,展望其光辉的前景,为促进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引证了美,日、法、日、英和加拿大等七国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阐明了政府重视,政策稳定和路线正确,是至关重要的,密切结合我国发展核电的条件,路线,安全,环保,对合理投资和反应堆型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以加速我国核电站的建设,使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加速发展核电——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和核电的重要地位。虽然不是新命题,但本文采用了界限分析等新概念,得出了更有说服力的结论:2035年左右核电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容量比率最少应达18%,核电必须加速发展。分析了发达国家高速发展核电的成功经验和近几年来中国火电飞速发展,指出在中国加速发展核电的时机已经成熟。只要统一认识,科学规划,重视核电的自主化、国产化以及必要的体制改革,实现本文所预期的目标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一定可能。 相似文献
3.
核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从能源安全、能源需求、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及科技创新等角度,重新审视在当前形势下的我国核电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我国核电装机、核电技术、核电政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未来我国广阔的核电发展空间及形势;世界核电装机发展、主要国家核电装机、核电技术进步等情况。总结了世界核电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及加强核电技术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该文由能源短缺、原油价格飙升、环境污染、《京都协议》限排等各角度,论述了我国加强核电建设的必然,对核电国产化的相关问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能源现状与发展核电可行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国家整体电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决策.文章从在概述江西省能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及发展核电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先开发的能源总是逐渐地被比它更先进的新能源所替代。根据专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中,随着常规能源(煤、石油等)的逐渐耗竭,核能将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物质支柱。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世界核电发展的历程,展望其光辉的前景,为促进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引证了美、法、日、英和加拿大等七国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阐明了政府重视,政策稳定和路线正确,是至关重要的,密切结合我国发展核电的条件、路线、安全、环保,对合理投资和反应堆型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以加速我国核电站的建设,使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至本世纪前10年,核能已成为日本能源供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2011年因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危机却动摇了日本继续发展核能的信心,不得不对现有的能源战略进行调整。福岛核危机对日本原来制定的能源战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包括能源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加剧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造成大量的电力缺口,总发电量减少了1/4,导致消费者用电成本急剧增加;短期内不得不增加液化天然气、原油、燃料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进口量,加剧了日本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为了缓解福岛核危机所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并保障能源安全,日本政府重新制定了能源战略——重点集中在去核能化,去核能化是顺应民意、安抚民心,并防止核事故再次发生的根本性战略,是日本的必然选择;同时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由2010年的10%跃升至2030年的35%,总发电量将由2010年的1100×108kW.h提高到2030年的3000×108kW.h;大力实施节约能源战略,提出2030年电力消耗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节约1100×108kW.h,能源消耗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节约720×108L;另外,日本政府还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结合我国的能源战略及核电发展现状,日本的能源战略调整给予我国的启示包括:要将核安全置于首要地位、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坚持节约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12.
日本高度重视能源安全,201 8年制定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采取立足国内挖潜,打造“核心企业”,开展全方位的“资源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国家、民间、第三方储备体系,促进全面节能,全面建设“氢社会”,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促进化石燃料的高效、稳定利用等措施,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灵活的能源供需结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目前状况及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阐明了积极发展核电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核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动核电发展的国家,其核电工业发展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冰冻阶段和复苏阶段。截至2008年底,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1×10^4MW,发电量8090×10^8kW·h,高居世界首位。2008年美国核电反应堆平均燃料更换时间为38天,机组容量因子已突破90%,在核电反应堆机组数量未增加的条件下发电量稳步增长,已占到美国总发电量的20%左右。核电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积极政策的引导,否则很难发展起来。目前第三代核电站大部分都是美国和日本设计的,我国必须加大科研力度,缩小这种差距,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实现真正拉动内需的目的。对运行核电站进行良好经营,可以挖潜增效,提高核电的内在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应努力保障核电反应堆的安全性,核电反应堆发生事故对国家经济和信心的打击是非常巨大、持久的。同时,保证核燃料的供应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我国核电行业获得较快发展,核电装机及发电量显著增加,各机组总体运行稳定,核电设备国产化大步前进、装备制造能力及建设安装能力快速提升。我国实验快堆实现并网运行,先进核电技术获得突破。尽管存在日本福岛311核事故影响,我国核电发展暂时减缓。由于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反思及采取相应措施,总体上有利于我国核电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未来我国核电发展预期前景依然光明。 相似文献
16.
对世界核能概况和我国的核能现状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就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同时以广三核作为核电国产化的驱动项目,预测了我国核电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核能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核能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快堆核电站和相关的燃料循环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既可使我国核能工业适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能保持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江西核电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日益增大,寻求二次能源,发展核电,已成为确保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江西未来20年电力需求的状况及江西发展核电的良好环境、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江西核电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N. Meshkati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2013,35(9):807-815
Abstract The world's sustainable energy generation depends on safe and un-interrupted operations of its nuclear power plants. Nuclear power constitutes a major source of energy for many countries and it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hare is around 16%. As such, global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are hostages to nuclear safety. Without nuclear safety, in this era of proliferating nuclear weapons, global security will be a dream; and in a world with 58 still operating Soviet-designed nuclear power reactors, sustainability will only be a mirage. According to a Russian official, all the commercial nuclear reactors operating on Russian territory are nothing better than “bombs temporarily generating electricity.” The share of energy generation of these reactors in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is rather significant; and in the short run, their closure and replacement are neither realistic nor economically feasible. 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afety of complex, large-scale technological systems. Fortunately, these days, this fact has been almost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lthough not necessarily fu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operation,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around the worl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problems of nuclear power, we need to improve the safety culture of this industry and proactively address human and organizational-related factors. To keep the nuclear genie bottled around the world, we need genuin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perating companies, operators' unions, regulatory agenc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ommunities, and affected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