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根据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研究结果,对氧及黄药类捕收剂在硫化矿物浮选中的作用提出了与传统的浮选理论不同的思考。认为黄药类捕收剂也可作为电位调整剂,在硫化矿物表面诱导出疏水物质,元素硫也可能是有捕收剂浮选时硫化矿物表面的疏水物质之一。适度氧化使矿浆处于有利于硫化矿物表面诱导出疏水物质的氧化气氛中,既有利于硫化矿物的有捕收剂浮选,也利于无捕收剂浮选。在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研究领域中应进一步研究确定各类捕收剂、调整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时,表面的疏水物质;研究从动力学上预测矿物表面生成亚稳态元素硫的条件;研究如何利用控制矿浆电位,实现多金属硫化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2.
通过E_n电位控制研究了无捕收剂时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单矿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矿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每种硫化矿的无捕收剂可浮性直接与它们的氧化难易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疏水性表面状态的稳定性有关。疏水性表面物质可能是元素硫(由质谱检测)或富硫贫金属的表面。矿物无捕收剂浮选可浮性顺序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混合矿在还原环境中磨矿,通过控制E_h电位可以得到分离.这时,它们的可浮性比单矿物时增强了。在氧化环境中磨矿,由于亲水性氧化物在矿物表面生成,导致选择性和可浮性降低。此外还讨论了有关浮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行性及条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选矿厂实现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行性及必要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无捕收剂浮选工艺不仅可回收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矿物,而且可回收不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硫化矿物的最佳pH值可以根据氧化产物的零点电的电位值或硫化物表面质子化-去质子化的pH值来确定;不同硫化矿物的初始氧化电位不同,表明无捕收剂优先浮选原则上是可行的;为了防止可溶盐离子引起硫化物的活化或相互活化,可以在磨矿和浮选过程中保持所需的矿浆电位Eh值和pH值;所需的矿浆电位Eh值的调节和维持可以通过向矿浆中鼓入不同气体、加入还原剂或氧化剂、安装矿物电化学装置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无捕收剂浮选的电化学及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有无硫化钠存在时。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进行为。研究表明,黄铜矿自诱导浮选良好,有较宽的电位和pH范围;弱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较差,没有电位范围。硫化钠的添加,明显促进了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黄铁矿有良好的硫化钠诱导浮选。对天然矿石验证试验表明,自诱导浮选技术能够有效分离黄铜矿和黄铁矿。通过HS~-离子吸附量的测定,矿物表面中性硫量提取分析、电化学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较详细研究了黄铜矿和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的机理,矿物表面中性硫是主要疏水体。  相似文献   

5.
硫化矿物表面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力学计算、矿物电极电位测定、循环伏安曲线和浮选试验,研究了方铅矿、黄铜矿、砷黄铁矿和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反应。主要分为两大类:生成中性硫(S~0)的氧化反应和生成硫氧阴离子(S_xO_y~(2-))的氧化反应。前者能诱导矿物表面疏水,实现无捕收剂浮选(亦称自诱导浮选);后者导致矿物表面亲水。电位,pH和矿物的电子结构是调控硫化矿物表面阳极氧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硫化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工业试验。试验证明,铜精矿的质量和回收率均与用捕收剂的浮选指标一致。根据矿物结构和矿浆条件,有三种无捕收剂浮选,即(1)天然可浮性,它是由于硫化矿物(辉钼矿)的层状结构而引起的;(2)自诱导可浮性,  相似文献   

7.
脆硫锑铅矿无捕收剂浮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脆硫锑铅矿的无捕收剂浮选行为,包括其自诱导浮选行为和硫诱导浮选行为。结果表明,脆硫锑铅矿在pH<13、一定电位范围内,具有自诱导可浮性,通过药剂调控矿浆电位,确定了不同pH条件下,回收率与矿浆电位关系和浮选电位上下限与pH关系。通过矿物表面提取,发现不同pH条件下,矿物表面均可提取到一定量的S0,探讨了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的机理,表明中性硫可能是脆硫锑铅矿表面的主要疏水体。结果还表明,脆硫锑铅矿不具有硫诱导无捕收剂浮选现象。  相似文献   

8.
运用单矿物浮选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镍黄铁矿在无捕收剂条件下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过程。结果表明,在4.0p H11.0时,镍黄铁矿表面容易发生适度氧化生成大量疏水性单质硫,矿物表面疏水实现无捕收剂可浮,对应的电位区间为110~386 m V。在强碱条件下,镍黄铁矿表面前期氧化生成的疏水性单质硫易深度氧化为高价亲水化合物致钝层,阻碍电化学反应的继续进行,使镍黄铁矿无捕收剂可浮性变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镍黄铁矿在无捕收剂条件下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过程。单矿物浮选和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在4.0<pH<11.0时,镍黄铁矿表面容易发生适度氧化生成大量疏水性单质硫,使矿物表面疏水实现无捕收剂可浮,其对应的电位区间为110~386mV。在强碱条件下,镍黄铁矿表面前期氧化生成的疏水性单质硫易深度氧化为高价亲水硫化物致钝层,阻碍电化学反应的继续进行,使镍黄铁矿无捕收剂可浮性差。  相似文献   

10.
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工艺因素与工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单矿物及矿石浮选试验,电化学测试及溶液平衡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工艺因素。电位调整剂可控制矿浆电位并与硫化矿物表面存在化学作用;pH 调整剂控制矿浆pH 值并影响矿浆电位;不同起泡剂对无捕收剂浮选影响较大,以HLB 值相对较大的起泡剂较好;金属离子、搅拌条件、矿物表面初始状态等都影响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效果。采用无捕收剂浮选工艺可选择性分选铜硫矿石,在工业上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浮选新工艺的设计近来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研究表明,黄铜矿在不同浮选环境和矿物表面状态下,显示出不同机理的诱导浮选。表面原生的黄铜矿在合适矿浆电位范围内自诱导可浮性;表面原生或轻微氧化的黄铜矿,经硫化钠处理后显示的诱导可浮性;黄铜矿的捕收剂诱导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pH0~12时,黄铜矿无硫化钠无捕收剂浮选(即自诱导浮选)的可浮区和不可浮区。热力学计算表明了可浮区的意义。用热力学计算、电位测量和伏安曲线研究了自诱导浮选疏水体产生机理;表面溶剂提取一化学分析技术建立了黄铜矿表面疏水/亲水平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性硫(S~0)是主要疏水体,其产生和提取量受电位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 §5-4 矿浆电位与硫化矿物浮选 (一)硫化矿物浮选。在实际硫化矿石浮选厂,已经发现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与矿浆电位有关。近年来,在试验室的单矿物研究证实了矿浆电位与硫化矿物浮选行为(有硫氢类捕收剂存在时)的依赖关系。对辉铜矿的研究较多,因为辉铜矿的无捕收剂可浮性较差(见图5-8),但辉铜矿与硫氢类捕收剂作用,已经从化学和电化学两方面做  相似文献   

14.
硫化矿物浮选捕收剂实践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多方面评述了硫化矿物捕收剂在工业上的应用。首先列举了捕收剂的化学结构。介绍了一些主要捕收剂(黄药、黑药和一硫代氨基甲酸盐)和特殊捕剂的性质。指出了矿物电化学敏感性在捕收剂选择时的作用。特别是,叙述了具有天然无捕收剂可浮性硫化矿物在应用不溶于水的带电的捕收剂时具有的很好可浮性。浮选给矿粒度影响矿物浮选速度,研究表明,随捕收剂用量增大,粗矿粒的浮选速度比较快,而细矿粒浮选速度开始迅速降低,这样就产生了自补偿作用,同时还讨论了在硫化矿浮选实践中混合起泡剂的作用。用分子量范围大的起泡剂可浮选粗矿粒,与用窄分子量起泡剂时增加捕收剂用量相比,前者要经济得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矿物学、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的原理出发,分析和讨论了硫化矿物的可浮性。把其分为三类:天然可浮性,捕收可浮性和无捕收剂可浮性。揭示了硫化矿天然可浮性与无捕收剂可浮性的区别。交叉应用矿物不同性质的可浮性,可以更好地分选复杂硫化物。因此,新的分类可以用来指导硫化矿浮选和分离原则流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铁闪锌矿无捕收剂浮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铁闪锌矿的自诱导和硫诱导无捕收剂浮选行为,结果表明,铁闪锌矿在弱酸性矿浆中可以实现自诱导浮选,通过药剂调控矿浆电位,得出了不同pH条件下,回收率-矿浆电位关系和浮选电位上下限-pH关系。通过矿物表面提取,探讨了铁闪锌矿表面氧化的机理,中性硫可能是主要疏水体。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铁闪锌矿具有硫诱导无捕收剂浮选。  相似文献   

17.
黄铁矿浮选中硫代碳酸盐捕收剂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控制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三硫代碳酸盐(TTC)更比二硫代碳酸盐(即黄药,DTC)易于氧化成相应的二硫醇盐。捕收剂常规吸附量分析结果表明,TTC捕收剂可有效地用于硫化矿混合浮选中。过去的分批浮选试验研究证明.TTC捕收剂浮选硫化铜矿物和铂族金属硫化矿物很有效。最近,在美国所进行的分批小型试验和在南非Anglogold选矿厂所进行的工业试验中,评价了TTC捕收剂浮选含金黄铁矿的效果。还在铂族金属矿石小型浮选试验中应用了TTC捕收剂。在这些情况下TTC捕收剂都获得了高效的分离效果。有关TTC捕收剂对含金黄铁矿特效的结构(官能团为-O-CS2和-S-CS2)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正在美国犹他大学进行中。评价了捕收剂结构在用空气和氮气作为浮选气体时的作用。所用的方法有评价矿物疏水性的电化学控制接触角测定和解释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上吸附现象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8.
陆英  程芳琴 《金属矿山》2019,48(4):88-92
为探讨超声波强化氧化后磁黄铁矿浮选的机理,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超声波溶解试验、X光电子能谱表面检测分析、动电位测定和捕收剂在磁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检测,研究了超声波对被氧化后磁黄铁矿表面溶解、表面性质及可浮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能促进磁黄铁矿表面氧化物的溶解,超声波作用后磁黄铁矿表面富铁贫硫氧化层中FeOOH、Fe2(SO4)3溶解,暴露出富硫贫铁表面及部分新鲜磁黄铁矿表面,进一步超声处理不会改变磁黄铁矿表面性质;超声波作用后磁黄铁矿零电点负移,疏水性增强,提高了被捕收剂吸附的概率;超声波能改善磁黄铁矿浮选指标,且过度超声不会对浮选产生不利影响。试验结果对超声强化表面被氧化的硫化矿浮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细粒级孔雀石浮选中矿物表面的分段硫化机制,在细粒级孔雀石分段硫化浮选试验基础上,采用矿物表面动电位测定、药剂吸附量检测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药剂作用前后矿物表面电性、药剂吸附量以及矿物表面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粒级孔雀石的最佳硫化浮选段数为三段,此时孔雀石回收率最高达到89.54%,继续增加浮选段数回收率下降;三段硫化浮选的细粒级孔雀石矿物表面电负性最强,且此时细粒级孔雀石矿物表面生成的一价铜的多硫化物含量最高,硫化效果最好,有利于捕收剂的吸附,提高矿物的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烃类可分为脂肪烃、脂环烃和芳香烃三类。它们的特点是分子中的碳氢原子都通过共价键结合,难溶于水,不电离,故又称为非极性捕收剂。通常用作捕收剂的烃类油有煤油、变压器油、太阳油、焦油等。烃类油捕收剂主要用于浮选表面疏水性大、天然可浮性好的辉钼矿、煤、石墨、硫和滑石等,也可作为其它矿物浮选的辅助捕收剂,其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