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冶金因素对低合金钢点蚀扩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间浸挂片与模拟闭塞腐蚀电池试验对4种常用N i-Cr系与Mn系低合金钢的点蚀扩展速率作了比较,研究了4种钢的腐蚀行为,从冶金因素上分析探讨了引起点蚀扩展速率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短期内N i-Cr系钢的点蚀扩展速率小于Mn系钢,而在模拟长期挂片的OCC试验中N i-Cr系钢的点蚀扩展速率却大于Mn系钢.初步分析认为钢中的夹杂物对钢的点蚀扩展有促进作用;Cr在点蚀扩展初期尚未完全活化对提高钢的点蚀扩展阻力有利,在中后期Cr的活化促进了点蚀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浙江泰顺县白岩矿区叶腊石矿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萤石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属于火山热液蚀变交代次生石英岩型矿床,其成矿模式为崩塌堆积型,成矿方式以顺层交代蚀变为主,成矿作用与富铝火山碎屑岩、潜火山岩侵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裂缝性油藏酸液滤失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酸液在酸压裂缝内流动时,有少数较大的岩石孔隙或天然裂缝首先受到过量酸液的溶蚀而迅速增长形成蚓孔,使滤失主要在蚓孔内发生.因此研究天然裂缝性油藏酸液滤失,必须考虑酸蚀蚓孔的影响.基于裂缝性油藏酸压中酸液的流动反应特性,建立了酸蚀蚓孔的增长模型、酸液在蚓孔内流动反应模型和滤失的酸液在地层中流动模型,提出了便于现场应用的裂缝性油藏酸压滤失计算方法;就影响蚓孔增长及滤失的裂缝净压力、蚓孔密度和酸液粘度等因素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对于现场酸压施工中有效控制酸液的滤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多斜孔内部流通截面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设计了5种流通面积沿程变化模型,分别为不变(圆柱型)、逐渐减小(渐缩圆台形)、先增大后减小(外凸形)、先减小后增大(内凹形)、逐渐增大(渐扩圆台形)。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对斜孔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斜孔内部流通截面的变化使得其孔内气流压力、流动以及微团流动规律发生显著变化;在截面积由渐缩变为渐扩的过程中,流体微团在出口处转动方向由顺时针转为逆时针;流通面积的扩大使得压力沿程逐渐降低,在多斜孔出口下游形成低压区,出口气膜附壁性增强,气膜冷却效果增强;在多斜孔内,流通面积的扩大使得斜孔内壁背风面压力较大、流速较大、对流换热较强,斜孔内壁迎风面流体脱壁,换热较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动埋孤焊在Q235钢基材表面得到H3Cr5WMoV合金堆焊层,并对合金堆焊层进行了回火处理。比较研究了堆焊层在焊态和回火态的组织、硬度、耐磨性及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回火态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同于焊态堆焊层,回火态堆焊层的抗热疲劳性能也好于焊态堆焊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动态法测定了五种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有Cl~-的介质中的点蚀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介质中含有Cl~-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五种钢的抗点蚀性能;合金元素Cr,Mo能提高钢的抗点蚀性能;高Cr,Mo的铸造合金有良好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抗气蚀材料的设计与涂层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P1731、P1732、P34213种抗气蚀涂层材料,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在921钢基体上制备焊层.与1Cr18Ni9Ti、921钢在配制的人工海水中进行振动空蚀试验。结果表明:3种涂层材料均比1Cr18Ni9Ti、921钢抗空蚀能力提高3倍以上。同时对其中2种材料的成分组成、结构特点、SEM形貌、电极电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抗气蚀涂层材料优异的抗空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碳钢Cr-Ti共渗及Al-Ti共渗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碳钢构件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对35钢及20钢实施Cr—Ti共渗及Al-Ti共渗,用X射线、EPMA、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实验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35钢Cr—Ti共渗层外侧富Cr、内侧富Ti,在3.5%NaCl和10%H2SO4溶液中有良好的耐蚀性;渗层表面硬度HV0.2=1900,耐磨性比17Cr2Ni2Mo渗碳钢对比试样提高3倍.35钢Al—Ti共渗层外侧富Ti、内侧富Al,在10%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较差;渗层表面硬度为HV0.2=400,但耐磨性仍比对比试样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   

9.
钢件化学热处理强化层的抗蚀性是强化层的重要性能之一,近年来,金相教研室运用电化学的方法,对这一表层的抗蚀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测定了15号钢、20Cr,38GMoAl,2Cr13经过常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强化层的电极电位,由测试可知:合金氮化钢的ε相层,能够获得电位为正的抗蚀能力。还测定了极化曲线,可以初步计算腐蚀速率。这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孔内壁表面上的砂眼、裂纹等疵病造成的精密零件安装调试困难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疵病检测系统。首先通过水平运动系统带动测头运动到待测小孔上方,测头固定不动,然后通过竖直运动系统带动测头并采用内窥镜的测量原理提取小孔内表面的图像,最后利用MATLAB进行图像处理。结果表明,此新型检测装置光学测头长为150mm,直径为14mm,能够实现内径为15~20mm,孔深100mm的细长孔内壁测量,并且能够标记孔内壁疵病的具体位置,测量准确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1.
Fe27 Mn27 Ni28 Cr18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辐照性,但其屈服强度较低.为提高合金的强度,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FeCrNiMnZrx(x=0,0.02,0.03,0.07)高熵合金,并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eCrNiMn合金的铸态组织由富Ni、Mn的FCC基体和富Cr...  相似文献   

12.
点腐蚀是奥氏体不锈钢的常见局部腐蚀形式,会严重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和使用。选取4组不同化学成分的316不锈钢板试样,在10%三氯化铁溶液中进行点腐蚀试验。检测了点蚀坑的宏观形貌和腐蚀速率,通过SEM和EDS检测了腐蚀坑微观形貌以及点蚀坑邻近区域的合金元素分布,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对316不锈钢耐点蚀当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r元素对316不锈钢在氯离子介质中的耐点蚀性能有着显著的有利影响,Mo元素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316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而Mn元素会降低316不锈钢在氯离子介质中的耐点蚀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Mn元素不利影响的修正耐点蚀当量PRE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失重法、腐蚀形貌观察和产物组成分析、电化学测试和微区电化学扫描等手段,研究了2507双相不锈钢在南海大气环境下暴露不同周期后的腐蚀行为。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2507双相不锈钢的年平均腐蚀速率几乎没有变化,点蚀数量和深度明显增大;击穿电位负移,钝化电流增大;Kelvin表面电位起伏越来越明显,且ΔE_(KP)逐渐增大;点蚀坑周围的Ni、Mo、Mn、Cr元素聚集,坑内Si、O元素聚集。这表明2507双相不锈钢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腐蚀加剧,腐蚀特征以点蚀为主,点蚀坑周围由于钝化膜修复过程中Ni、Mo、Mn、Cr元素形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而聚集,点蚀坑内部没有Ni、Cr的氧化物,导致钝化膜无法完整修复,使试样耐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NOPO,NOEO工艺处理试样的抗孔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常用钢经NOPO、NOEO工艺处理后的抗孔蚀特性和机理。盐雾试验、电极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环状阳极极化曲线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NOPO、NOEO处理试样出现孔蚀的时间在70~80小时以上,与此相应,击穿电位φb很高,达1000~2000mV,大大超过1Cr18 Ni9Ti钢,φb-φp(保护电位)差值很小,为80~150mV,因而具有优良的抗孔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腐蚀现场的调查及实验室的测试与分析,具体讨论了1Cr18Ni9Ti在磺胺浓缩釜一、二次母液中腐蚀破坏的原因.发现浓缩釜的腐蚀形式有点蚀、由点蚀孔引发的应力腐蚀及焊接区的腐蚀.由于应力腐蚀造成的贯穿性裂缝使设备报废.介质的腐蚀因素主要是Cl~-离子.应力腐蚀形式是属阳极溶解型的奥氏体穿晶型腐蚀,因此可采用阴极保护来防止.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气瓶内壁存在不同尺寸凹坑缺陷的环缠绕复合材料气瓶及全金属气瓶在各载荷步下进行了计算,其中应用了单元生死技术来控制凹坑出现的时间。基于Goodman平均应力修正方程,计算复合气瓶有点蚀凹坑相对于无点蚀凹坑的等效交变应力幅增量,并与钢制气瓶有点蚀凹坑相对于无点蚀凹坑的等效交变应力幅增量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点蚀处剩余壁厚为75%的设计壁厚对于复合材料气瓶来说偏于保守,认为复合材料气瓶点腐蚀处剩余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的5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浸渗技术对X70管线钢表面进行了渗铝处理,通过SEM和EDS观察了X70管线钢渗铝处理前后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元素的变化,采用XRD分析了其盐雾腐蚀前后表面物相,研究了渗铝处理对X70管线钢盐雾腐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雾腐蚀后未处理试样表面点蚀较为严重,热浸渗铝处理后试样表层形成一层致密的Al2O3层,有效地阻止了腐蚀性介质Cl-离子和基体活性铁的接触;热浸渗铝后X70管线钢渗铝层组织有多种析出物,其表层黑色物质为FeAl,有效地抑制了表面点蚀的发生;未处理试样表面含铁量高,产生活性铁原子,是盐雾腐蚀发生点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试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表面形貌,研究了稀土铈对1Cr18Mn8NiSN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Ce加入量在适当的范围内可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当稀土Ce的质量分数为0.016%时,1Cr18Mn8NiSN不锈钢可获得最好的耐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亚油酸盐在45钢电极界面的吸附行为。用充电曲线三点法和交流阻抗法测定体系的腐蚀电阻,用动电位扫描法测定极化曲线:用AES和XPS对吸附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油酸在电极界面首先形成一单层化学吸附层:以胶团吸附形式存在于化学吸附层之上的物理吸附层对抑制点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不作小角度误差假设的条件下,对无倒角圆柱形销/孔零件的装配静力学进行了分析,特别考虑了销底端完全进入孔内和未完全进入孔内的两种状态,并推导出静力学公式。计算分析表明,装配零件的角度误差与摩擦系数对装配状态的影响处于同一级别,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