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验证研制出的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CPU散热器进行了散热分析.研究了在室温和自然对流条件下,同等尺寸的普通CPU散热器和热管式散热器的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议的热管式CPU散热器能有效地降低CPU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散热器片数取整对室温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的取整方法在散热器片数较少的情况下,将使室温偏离验收规范允许的范围,并提出了单管跨越式系统和双管系统新的取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常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归并,将非标准工况下运行的散热器的面积作为标准工况的及供暖负荷的函数,取得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4.
对常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归并,将非标准工况下运行的散热器的面积作为标准工况的参数及供暖负荷的函数,取得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5.
通风设计是户内变电站变压器室设计的难点问题。运用CFD方法,对某变压器室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并将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变电站变压器室为模拟对象,通过改变进风口位置和面积,设计并模拟6种通风工况,通过对比各工况温度场、速度场和特征温度值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进风口对变压器室通风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进风口面积不变时,进风口应布置在散热器一侧且其中心高度宜控制在散热器中心高度或稍偏下位置,不宜高于散热器;进风口位置固定时,增大进风口面积改善通风效果时,宜选择沿高度方向增大进风口面积。所得结论可为变压器室通风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热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某50型轮式装载机夏天工作中液压系统过热问题,测量了该装载机液压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压力和温度。通过分析测试数据,确定了系统过热的原因是系统中液压油散热器的布置不合理,通过散热器的液压油流量小,致使散热器散热功率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根据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重新设计液压油散热器在回油路中的布置。经过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散热器散热功率符合设计指标,各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7.
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600 MW机组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考核工况基准下,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减小.它为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GT-COOL软件建立某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维模型。对发动机极限工况下散热器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等参数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双水箱设计散热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整车冷却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车辆散热器模块性能和改善动力舱温度场以保证车辆工作性能稳定,依照图纸建立动力舱内、外的三维物理模型,使用热交换模型来代替动力舱内散热器模块,利用CFD数值仿真方法在虚拟风洞中模拟车辆动力舱在标准工况下的传热性能,分析总结散热器、动力舱内外的温度场与流场特点。通过将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发现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文中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锯齿型翅片单元的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2种板翅式散热器的锯齿型翅片通道的三维模型,仿真分析了散热器内部不同位置和区域的微观流动机制.通过风洞实验测量了散热器在3种工况下的工作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翅片厚度、热侧通道的数量及高度对散热器的换热和阻力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雷诺数越大,则影响越显著.当雷诺数增大时,翅片表面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均增大.在同一雷诺数下,单个翅片的表面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均沿流向降低.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及网格,不仅有助于了解散热器内部工作状况,而且能够获得有效的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调峰时段调峰负荷分布与比例等关键问题,基于散热器供回水温度及系统流量与室外温度的函数关系,得出供暖调峰时的调峰室外启动温度、调峰运行时低温热源与调峰热源各自承担的负荷比例,考虑了当tp0=tg^*条件下低温热源出力比例最大时的运行流量和流量分界温度的确定,以及低温热源与调峰热源的出力负荷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以太阳能微通道分离式热管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理论的方法研究了其在可观太阳辐射强度时的供暖性能. 结果表明:系统的供热量、供热效率、上汽管和下液管压力、微通道散热器的压降及壁温、实验房间温度均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较大,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且其变化较太阳辐射强度均存在约15 min的时间延迟. 此外,晴天或晴间多云时,在光强较大的10:00至15:00之间,该系统单独运行即可满足室内供暖需求,且系统压力在0.4~0.8 MPa之间变化; 微通道散热器平均压降范围为2.1×103~5×103 Pa; 微通道散热器平均壁温最低为20.7 ℃,最高可达38.4 ℃; 系统平均每秒供热量最低为343.7 J,最高可达424.1 J,室内温度始终可维持在18.3~26.7 ℃之间; 系统平均供暖效率在30.4%~45%之间. 此外,系统中除冷凝器风机消耗少量电能外,并无其他动力设备,故其COP理论上无限大,是一种节能效果显著的辅助供暖系统.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供热中存在着水力不平衡和运行能耗高等方面的问题,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研究是降低供热系统能耗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对现有几种集中供热形式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供热系统与水力分压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在已有散热器用户回水管路上再串联一级散热器用户和一级地暖用户,对该供热系统环路的供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供热系统三级串联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供热系统稳定性好,调节方便,输配能耗低,在供热过程中可降低供热能耗;为实现舒适和节能要求,该供热系统宜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下的串联环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年度化费用的方法对地面辐射采暖进行了热经济分析,研究发现,存在最佳的采暖管间距,使得采暖的年度化费用达到极小值,最佳管间距根据管材费用,供水平均温度和燃料的火用单价确定。与散热器采暖比较,地面辐射采暖节约能耗费用大约50%。地面辐射采暖的最小年度化费用比散热器采暖的年度化费用减少10%左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济节能型供暖方式。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当前采暖散热器行业现状,分析了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等几种常用散热器的性能与应用,提出了散热器的节能方法,并指出了行业发展的重点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室内温度竖向分布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测试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及传统散热器供暖的室内温度竖向分布。通过分析室内温度和室温竖向分布曲线,阐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方式的室温分布均匀、合理,有较强的热舒适性,而且此种供暖方式还有节能、卫生、热稳定性好、便于热计量及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热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供热系统年总费用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对供暖系统关键性技术影响参数—供、回水温差,管网比摩阻,进行同时选优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而可以确定最佳流量,最佳管径,最佳散热面积,实现供热系统参数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地板辐射采暖双向散热的设计模型,双向散热与传统的地板辐射采暖相比,降低了地板表面温度。同时本文采用PMV(预测平均投票指标)及PPD(预期不满意百分数指标),综合评价采用普通散热器房间、地板辐射采暖房间及双向散热地板辐射采暖房间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时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GB/T 15470-2002《家用直接作用式房间加热器性能测试方法》对直接力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的要求,对该新型采暖散热器进行节能效果的性能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