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丰荣 《A&S》2009,(7):50-51
5月22日,长虹在四川绵阳市经济开发区举行“长虹安防工业园奠基仪式”,这次活动可说是安防企业近几年来举办活动聚结公安相关单位与组织领导最多,也最浩大的—次。“长虹安防工业园奠基仪式”不仅印证了“长虹”大企业的动员力以及其号召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国内大型企业进入安防所受到的期待与重视。  相似文献   

2.
每个行业都会有走在技术与广泛开展前沿的企业,并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些企业,人们习惯称之为“领头羊”。面对安防行业百万像素摄像机的出现,作为手动变焦镜头的开拓者,日本株式会社腾龙已经“按耐不住”了,于2007年3月(在日本)推出了多款对应百万像素的安防用手动变焦镜头,又一次站在了行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目前,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城市“3111”试点工程和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平安城市”工程的建设。特别是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为安防企业带来的商机,让安防企业看到了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显现出的巨大市场商机。但几千家安防企业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公共安防行业专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机遇和挑战?本刊记者专访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专家、南京邮电大学黄筱淑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城市“3111”试点工程和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平安城市”工程的建设。特别是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为安防企业带来的商机,让安防企业看到了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显现出的巨大市场商机。但几千家安防企业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公共安防行业专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机遇和挑战?本刊记者专访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专家、南京邮电大学黄筱淑高级工程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刘爱华 《A&S》2006,(4):124-127
2005年前后,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刮起了一场以建设“平安城市”为主题的强烈“风暴”,这使安防产业面临继2000年银行监控改造后的又一良好契机,有产业界人士认为:“平安城市”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2002年以来安防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使市场结构在没发生太大改变的情况下,给所有的企业提供了又一次机遇和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储铃 《A&S》2007,(2):38-40
当中国的安防业发展到今天,一些通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打拼和积累的企业,如今已经在市场中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和品牌知名度。然而,面对下一轮的企业生存和扩张,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和管理运作经验不足等,仍是众多中小安防企业家在实现做大、做强的征途中,难以逾越的门槛。面临着要生存并且要快速做大的紧迫感,于是一些企业家选择了“嫁人’——不仅要嫁给有钱郎,还要双方情投意合。 此次恰逢CSST(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继并购上海诚丰后,又一次并购深圳宏天智和武汉恒亿公司。借此契机,不妨来听一听这三位“新婚不久”的“老总们”,是如何看待安防企业现阶段的“并购”行为以及他们背后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A&S》2008,(3):134-135
2006年初,一个震动安防业的并购案,国内国际两大巨头——视得安、罗格朗强强联合,正式宣告了新的合资企业视得安罗格朗的诞生。从93年的家庭小作坊到年产值几亿元的集团化企业和国内安防对讲的龙头企业,再到力创中国的世界级品牌的合资公司,视得安罗格朗完成了一次嬗变和升华。此后.安防行业并购之风频频,“并购”二字亦成为安防行业的热门词。  相似文献   

8.
说以安防应用,企业生产线安防起步比较早,但现在却是发展得比较慢的一个领域。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让产生线安防应用层面变得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线安防应用也有了一次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权威、专家指出:随着“平安城市”工程的进行和2008北京奥运的来临,生产线安防应用市场将进一步拓展扩大。  相似文献   

9.
储铃 《A&S》2006,(4):50-52,54,56
中国安防市场近几年来爆炸式的增长,已经开始为各安防企业实现第二次的飞越开辟了巨大的空间,与此相应的是,庞大的市场空间,也会将安防企业的“痛”与“快乐”同时放大——参与竞争者增多.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技术日新月异……然而关键的是,“唯有聆听市场的声音,赶在市场发生变化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否则就难以生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官营铜 《A&S》2014,(12):30-37
金秋十月.大展前夕,这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新征程的起点。10月27日.北京方恒假日酒店.一年一度的”中国安防发展高峰论坛”暨“a&s中国安防十大品牌”颁奖庆典如约而至。在本年度的安防盛宴中,主办方a&s《安全&自动化》诚邀众多业界领袖共同研究“新格局、新出路:安防企业突围而出的应对策略“.深入探讨安防与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浪潮下.如何“寻找安防产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并为业界杰出企业颁发行业权威奖项。本次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安防厂商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全球安防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彭真 《A&S》2009,(11):80-82,84
时光荏苒,第七届A&S 2009年中国安防10大品牌”揭晓。我们的榜单再—次刷新,透过对榜单的分析,我们看到一些“明日之星”进入,而一些企业只留下曾经的光辉。透由A&S的十大品牌榜单,从客观的角度反映出中国安防“第一集团军”的起起伏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安防行业的节能环保应用,众多监控厂家都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渗入很少,甚至说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其实,节能环保一直都在安防行业中得到应用,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民用化市场的拓展、部分厂家对产品的改进,推动了今年安防行业产品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另一点,不少的产品方案,明面上是为了节省成本,其实也无形中符合了节能这一主题。下面,我们来听听来自智诺科技的仇总是如何理解安防的环保节能的?  相似文献   

13.
林晓蓝 《A&S》2008,(1):48-57
对大部分安防企业来说,2007年都是值得庆祝的。一系列大项目如“平安城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的推进.以及国家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机场、地铁……这些都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契机;除此,安防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寻求——如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对二三线市场的深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所以,在这一年多数企业实现了“大丰收”。  相似文献   

14.
日前在“2008第四届中国安防百强企业颁奖典礼”暂“2008中国平安城市建设推荐品牌”授牌典礼上,厦门振威在中外安防企业中展现出卓尔不群的实力,被授予“2008年中国安防百强企业”,这是振威连续三年蝉联此殊荣。与此同时,振威“C-5智能社区系统”凭借在中国平安城市及智能化社区建设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2008中国平安城市建设推荐品牌”。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来安防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一批防盗报警领域的民族品牌在与国外安防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共同推动了我国家庭安防市场发展。 日前科立信安防董事长颜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民族品牌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颜董事长认为: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和核心竞争力。民族品牌需要通过创新去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为“创造安全与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追求。  相似文献   

16.
《A&S》2007,(10):74-78
“中国智能一卡通专利第一案”,“红外线防盗网”案,“安防行业知识产权第一案”等——近几年,安防行业中的专利纠纷案件不断,这说明在行业中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依然存在。另—方面也显示安防企业逐渐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安防企业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并邀请了部分业内人士、法律专家展开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储铃 《A&S》2006,(12):100-104
2006年注定要成为中国安防产业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平安城市”建设项目正式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启动期,作为此项目中的主角——无数安防企业迎来了销售业绩和企业规模的高速成长。而受多次全球恐怖事件的影响,加之中国持续走高的GDP数字,全民安全意识大幅提升,在此之下,民用市场和各行业垂直市场的安防需求也蓄势而发。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下,2006年里中国安防市场的“新路”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潘岐灼 《A&S》2008,(7):80-85
造假现象,在安防产业刚进入陕速发展之时,便已充斥市场,安防界各企业蒙受“无妄之祸”,部分企业甚至几乎遭受“灭顶之灾”,造假现象成为扰乱安防市场规范的一大毒瘤。因此,本期“话题大家谈”将与诸位一起针对这种状况,发出呼吁:安防打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电信大力建设推广的“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政府、行业用户网络视频的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中小企业对视频监控、安防报警、报警联动等特色功能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契合市场需求,加快全球眼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安防信息化管理中的延伸,开发推广与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相适应的安防信息化产品,已成为中国电信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具有“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优良传统的创新型企业,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已敏锐把握到这一需求,并先行先试,为全球眼技术在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岁末杂侃     
每逢此时,职场又开始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安防业更不能免俗。人才流动大,正是这个行业的最大特点。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安防有一种现象,可以用“来来去去”来形容。第一种来来去去是,很多人将中国作为职场跳板.很多企业将中国安防作为全球跳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