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是一种将圆弧齿形拓展至交错轴齿轮传动的新型传动技术。在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齿廓的点啮合设计方法,推导啮合齿面的数学模型;在综合考虑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情况下,进行速度分析和受力分析,推导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的啮合效率公式,分析主要设计参数对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是圆弧齿形在交错轴齿轮传动中的最新应用。根据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出了基于齿面准线的滑动率公式;通过数值计算,绘制出了滑动率随设计参数和工作位置变化的规律曲线,探讨了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的滑动特性。这一研究为双曲型圆弧齿轮传动的参数优化设计和磨损分析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是一种将圆弧齿形发展到交错轴齿轮传动的新型技术。在传动原理的基础上,从失配共轭思想出发,提出点啮合化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的设计方法,推导出生成实际齿廓的准线与母线。以UG软件为平台,构造点啮合化的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实体模型,并通过运动仿真来验证传动原理与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是一种将圆弧齿形推广应用到交错轴传动的新型齿轮。根据齿面的几何模型,利用微分几何学推导出齿面的主曲率公式,并进一步得到了齿面共轭时的诱导曲率公式;根据Hertz接触假说,确定了齿面瞬时接触域及瞬时接触面积;利用VC++6.0编写了相关程序对齿面的瞬时接触规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为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的接触性能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紫瑞CAE2.0软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前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法向模数、螺旋角和齿数的双圆弧齿轮,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出轮齿的齿根应力,研究上述各个因素对ZY—1型硬齿面双圆弧齿轮弯曲强度的影响,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机械强度》2015,(6):1084-1091
齿根过渡曲线是影响齿轮弯曲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它由刀具齿顶圆弧共轭形成,因此研究齿轮加工方式及刀具刀顶形状对于提高齿轮弯曲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渐开线圆柱齿轮弯曲承载能力,考虑不同的齿轮加工刀具及齿高系数和变位系数等因素,建立相应的齿根过渡曲线模型,通过折截面法探究齿轮加工方式及刀具刀顶形状对齿轮弯曲承载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齿轮基本尺寸不变时,对于不同使用要求,高变位时用齿条型单圆弧刀具加工的齿轮弯曲承载能力高于齿条型双圆弧刀具和齿轮型刀具;角变位且小齿轮变位系数为零时,用齿轮型单圆弧刀具加工的齿轮弯曲承载能力高于齿条型刀具。  相似文献   

7.
针对四圆弧齿轮的轮齿是三维螺旋体的特点以及其几何设计与力学计算复杂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法,以VC++6.0为开发工具,基于OpenGL图形内核自主开发了一款四圆弧齿轮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包括四圆弧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参数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网格的自动生成、边界条件的建立、最恶劣加载点的确定以及应力的计算,工程人员只需输入四圆弧齿轮的基本参数,即可自动实现四圆弧齿轮的参数化CAD建模和有限元分析。通过与SolidWorks软件中的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模块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述软件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自主开发的圆弧齿轮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中,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圆弧齿轮进行力学计算,关键技术是圆弧齿轮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针对OpenGL绘制的四圆弧齿轮三维实体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四圆弧齿轮的网格自动划分方法,包括四圆弧齿轮端面网格自动划分、三维实体网格的自动划分。输入齿轮基本参数即可实现四圆弧齿轮有限元模型的网格自动划分。此方法符合四圆弧齿轮的几何结构特点,并能满足有限元分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91型双圆弧齿轮凸弧单点啮合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单元法计算91型双圆弧齿轮凸弧单点啮合变形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齿轮的模数、螺旋角及齿轮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影响其受力后变形的主要因素。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本文回归了计算圆弧齿轮凸弧单点啮合变形的公式。这有助于双圆弧齿轮的变形和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双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毅  武宝林 《机械传动》1992,16(1):17-22
本文在三维有限元法对双圆弧齿轮变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圆弧齿轮三种典型啮合过程和啮合刚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和适用于GB12759—91型双圆弧齿轮啮合刚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三个算例,绘出了啮合刚度函数变化曲线。本文的研究对双圆弧齿轮动力特性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研究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