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是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技术及系统,调节后的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与发动机不同转速时最优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对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有效转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分段地针对性凸轮设计方法,使凸轮既能满足充气效率、接触应力、工作平稳等基本要求,又能满足气门调节匹配和油液压缩补偿的特殊设计要求。通过对配气凸轮进行优化,不同转速时的气门实际相位与最优相位接近,气门实际升程均大于最优升程,有利于提高换气效率,实验结果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最优配气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Pro/E建立三维装配模型,在ADAMS施加约束、力、运动激励之后完成推挺摇配气机构的系统模型建立。运用多体动力学原理进行配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避开了传统分析方法繁杂的公式推导和计算,同时增强了仿真分析的可示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机构运行良好,但气门通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配气机构功能要按照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循环与发火次序要求对进、排气门进行定时开启与关闭。发动机动力和经济的性能是不是具有优越性和可靠性,将噪声和振动控制到较低限度内,这都与配气机构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配气机构要具备良好换气性能和良好运动学、动力学的性能,保持平稳工作和低振动,小噪声。本文通过对配气机构的研究与优化改进设计,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为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外高级轿车普遍使用电控可变配气杌构,其功率性、经济性、安全排放性均达到欧洲四号标准,笔者对电控可变配气杌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论述,以期能尽快在国内普及。  相似文献   

5.
针对可变循环发动机(Variable-cycle engine,VCE)二行程模式配气形式的特殊性和配气参数优化问题,以某单缸四行程发动机为基础,建立VCE四行程和二行程工作模式仿真模型,利用缸压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提出基于多性能评价指标的发动机综合性能量化指标复合性能系数,通过算例和模糊物元法验证了其有效性。根据复合性能系数最大化原则,对VCE二行程模式的三种缸侧排气口方案进行系列化仿真分析,得出在四圆角矩形排气口方案的气口下边沿与下止点重合情况下,当进气门在下止点前46°开启,下止点后86°关闭,排气口宽为30 mm,高为14 mm时,在全转速范围内的综合性能最好。研究表明,复合性能系数能高效地对发动机全转速范围的综合性能进行量化评价比较。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凸轮液压柱塞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柱塞高速运动下的受力特点并计算了柱塞与凸轮的接触应力。结果显示,柱塞在运动过程中小头的侧向正压力发生了一次换向,通过换向增加了柱塞与液压缸体的接触面,能有效改善柱塞工作的可靠性。根据计算的最大接触应力为807.776 MPa可知,选用一般的工具钢就能满足接触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可变配气技术只能实现"跳跃式"可变配气,而无法实现连续的可变配气的问题,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凸轮轮廓设计的连续可变配气技术的研究方案。通过对现有凸轮型线方程分析,选用高次多项式函数作为凸轮工作段型线方程,先设计出渐变凸轮轴向中间位置型线;将凸轮沿轴向划为无穷微小段,以中间位置型线为基准曲线,以发动机低速和高速工况下的凸轮最大行程为约束,设计每一微小段的型线,实现基准曲线沿着凸轮轴轴向向横向和纵向渐变,从而设计出可以满足渐变配气的凸轮轮廓曲面;利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根据所设计的凸轮型线,进行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8.
可变配气正时系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成果。目前,它已作为提高发动机性能运用的最广泛通用技术运用在发动机上。进气气流在进气道和气门附近受到的阻力较大,直接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传统的发动机配气系统,只能优化发动机在某些特定工况(如高转速、高负荷)下的性能。相较传统的发动机配气正时相位不改变的状态,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有效适配发动机所有运作工况。这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具有十分明显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全柔性机构与MEMS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26  
柔性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首先描述了柔性机构和全柔性机构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它们与MEMS之间的关系。然后详细介绍了全柔性机构在MEMS领域内包括微装配、微操作等应用背景下的状况及前景。最后就对全柔性机构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如机构的分析、设计及加工,柔性铰链的选择与设计,驱动器的选择及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设计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主要功能,然后分析配气机构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配气机构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所开发的单缸液压自由活塞柴油机,通过对传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改造,开发了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介绍了系统中液压驱动机构,执行器机构和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表明,该配气机构具有较原机更大的时面值,能够实现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有效换气,气门关闭的双脉冲控制方法可以减小气门落座冲击,同时也指出了执行器滞后可能引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定时配气机构。对其工作原理与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其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并绘制了传动和调节的机构运动简图和算出了机构的自由度。建立了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并用反转法绘制了摆动输出凸轮的轮廓曲线。研究表明,机构的关键技术是根据发动机的需要来确定最佳的杆长参数及理想的输出凸轮轮廓曲线。  相似文献   

13.
以GT-POWER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废气涡轮增压汽油机的配气相位进行优化研究。在不同工况下,分析计算进排气门开启角度。通过控制软件中进排气阀门来改变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角,从而获得了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最佳值。经过分析优化配气相位后,废气涡轮增压汽油机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490柴油机配气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每缸2个气门的方案。完成了配气机构的设计,包括有进、排气门的设计;气门大小弹簧的设计;以及凸轮轴的设计。应用Matlab程序编程,采用余弦型缓冲曲线的对称型五项式高次方凸轮,绘出了挺柱升程、速度、加速度曲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现变冲程发动机工作模式及配气定时切换的问题,根据其工作原理,利用计算与仿真手段,设计了配气切换机构的凸轮廓线和切换机构的结构,验证了凸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在某单缸四冲程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变冲程发动机配气切换机构,经加工成型及装机试验,结果表明切换机构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汽车的基础配件有很多,但是发动机是一个汽车的“心脏”而配气机构又是发动机的核心。对配气机构而言不但影响发动机的形状、动力而且还波及汽车的经济性及使用性。介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改良汽车的配气机构设计成为我们必须面临重要计划。但一定要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才能使配气机构的设计达到合理性。因此我们将通过对汽车配气机构的研发、创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如果希望发动机在高低速情况下都能正常、高效地工作,就必须对配气系统做实时调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大汽车厂商和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但这些技术中,大多存在着不能连续柔和工作的缺点,或者结构太复杂。本文中使用特别设计的异形凸轮和轴向可动凸轮轴(或轴向可动凸轮组),配合传感器、ECU达到实时、全程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  相似文献   

19.
从自由度和约束角度进行机构设计与分析的螺旋理论,是柔性机构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螺旋理论设计了一种六自由度的全柔性微动平台,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相应的位移、应力和模态分析。通过平台的有限元分析,获取影响平台的主要结构参数,并将其作为柔性铰链的优化设计参数,为新型多自由度柔性机构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微机械放大器中常采用全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来实现输出位移的放大,且大多采用短臂柔性铰链连接各构件。设计了一种对称的长柔性杆微位移放大机构,结合弹性力学和Bernoulli-Eu-ler假设,推导出该放大机构的力位移计算公式及放大比公式。对影响该机构放大比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得到该机构中的长柔性杆角度与输出位移之间的关系。同时用有限元方法对该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