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立临边防护栏杆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安全防护措施,结合高层建筑临边防护经验,本着简单快捷、不重复搭设的目的,对高层建筑临边防护,特别是阳台临边栏杆进行了改进,总结出了一套预埋式快拆临边防护栏杆施工方法,有效提高了防护栏杆施工工效以及材料的周转率。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工具式楼梯栏杆临边防护技术的应用背景,阐述了工具式楼梯临边防护栏杆的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提出了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指出该技术提高了施工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场安全管理上,楼层临边是坠落事故的多发点,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楼层临边防护方式为钢管栏杆,上杆距地面高度为1.0~1.2m,下杆距地面高度为0.5~0.6m,栏杆长度大于2m时,要求加设栏杆柱,防护栏杆应能承受任何方向1 kN的外力,且防护栏杆杆件连接方式宜采用定型化、工具式的防护设施。目前,传统做法有两种:一是将4mm  相似文献   

4.
《重庆建筑》2016,(3):59-59
正1.防坠落设施施工现场所有洞口及临边位置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或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2 m,下部需安装踢脚板。此外还要设基坑临边防护,普通窗洞口防护,楼梯间临边防护,门联窗洞口防护,施工电梯口防护,屋面临边防护和电梯井内防护。2.防砸设施安全通道、材料加工棚等区域防护棚上搭设双层防护  相似文献   

5.
<正>施工员除了自己的技术要熟练之外还要熟识施工现场的各类设施,本期咱们就一起来看看防护栏杆。在施工现场,一般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会在临边洞口、基坑等周边设置防护栏杆。设置防护栏杆的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防护栏杆设置原则(1)防护栏杆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kN的外力而不发生明显变形或断裂。当栏杆所处位置有  相似文献   

6.
第三章 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临边作业 第3.1.1条 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二、头层墙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以及无外脚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 三、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9)
临边防护栏杆是建筑施工现场非常普遍的一种安全防护设施,也是安全投入费用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安全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扣件搭设,但在施工及管理过程中首先存在安全稳定性和外观效果较差的情况;其次因其安装使用时,由于施工工序改变后反复拆除安装,导致安全费用投入加大等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安全防护栏杆就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装配式安全防护栏杆安装拆卸方便,装卸速度快,节约材料重复使用,经济效益可观,外观美观大方,文明施工好。本文结合河南金山生物医药创新园项目,介绍这种新型的装配式安全防护栏杆的研制以及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每年发生的多起建筑高处作业事故提醒我们要对施工安全时刻保持警惕。如果高空、孔洞、临边防护措施相对比较到位,就能大大降低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安全防护用具在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中的作用,但往往由于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扣件钢管式栏杆防护存在安装耗时长、安全性差等缺陷,导致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提高、改进防护用具的使用性能,促进临边栏杆防护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成为了建筑施工领域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洞口防护处理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定型特制的洞口防护工具作为防护栏杆,施工费用成本较高,往往需多节防护网焊接在一起以达到设计长度.防护栏杆之间连接时,通常会因为长度及固定的原因,增加安全隐患及施工难度,导致工人工作效率降低,增加施工成本.本方法是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易于洞口防护钢管搭设及固定的U形固定施工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电梯洞口、临边洞口等洞口钢管防护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廖艳飞 《建筑施工》2021,43(8):1613-1614
针对工程在主体施工阶段和装饰装修阶段采用2套临边防护措施,但在施工中存在临时防护栏与永久装饰防护栏这2种栏杆的设置及预埋件无法通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使临时防护栏与永久装饰防护栏实现"永临结合"的多功能预埋基座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只需现场进行简单焊接即可.在主体施工阶段,普通钢管制成的防护栏杆可直接旋入装置中形成临时防护体系;在装修阶段,可直接将永久防护栏结合附加措施连接在该装置上,从而解决2套防护体系预埋件重复设置、工序烦琐、耗时增加等问题,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次在一个深基坑边坡支护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较差,深基坑四周临边防护栏杆几处被拆,正在开挖的孔桩孔口周边的钢筋防护栏被压倒,已挖完未浇灌混凝土的孔桩口也未加防坠落安全盖板,现场的钢筋、木板、木方及其他材料也凌乱不堪。我问项目经理是怎么回事。项目经理比较客气地说:“那是昨天下材料时拆开两个口没有来得及恢复。施工现场比较乱,是因为人员少,顾不上清理”。不久,我又向一位正在操作的老工人发问:“深基坑临边防护栏杆被拆,孔口周边防护栏被压倒,现场这么乱,你们这些老同志怎…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临边防护预防坠落伤人赵顺福︵中建三局二公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主要原因多来源于临边防护不严。因此,施工现场临边防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伤频率的高低,重视临边防护,加强临边防护的可靠性管理,是减轻伤亡事故的重要环节。建筑临边指的是建筑施工中的边沿或...  相似文献   

13.
郄铜钉 《建筑工人》2020,41(2):18-19
正在建筑施工中,当前临边洞口防护基本都采用定型式防护工具。然而,在楼层施工中,自临边防护安装至二次结构砌筑、拆除临边防护的中间过程,存在很多要在临边防护外侧施工的工序,例如阳台支模浇筑混凝土、砌筑前植筋等。由于定型式防护工具安装后施工人员不易通过,每次施工只能将定型防护临时  相似文献   

14.
本技术采用一种公轨双层高架桥大跨径变高度连续钢箱梁主动控制施工技术,实现了箱梁变形控制及安装对位精度控制、线型控制、吊装控制.研发了一种快速拼装贝雷片的定位胎架,解决了传统贝雷片组装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发明了一种新型临边快速安装防护结构,钢梁块体吊装时采用临时软防护,吊装完成后采用硬质封闭防护,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正>在建建筑往往存在很多临边洞口,势必会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临边洞口防护不到位,就会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在施工现场一些工人为施工方便往往会拆除或移除已施工完成的临边洞口防护。本文主要介绍临边洞口定型化防护,该防护既安装方便又不易被拆除,值得推广。一、小型洞口防护250mm以下小型洞口的防护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16.
顺口溜     
顺口溜建筑工地有“三宝”工人个个离不了。入场先戴安全帽,防护用品莫忘了。高空作业安全带,平同立网要挂牢。楼梯电梯预留日,立上栏杆网封好。通道这口最重要,搭棚盖板不可少。阳台楼板屋面达,处处都要防护好。临边防护莫小瞧,稍不留神网上掉。扎架师傅莫偷懒,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行业内对结构施工安全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爬架的施工安全管控更加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任务,一种可周转可拆卸爬架内侧临边防护技术有效解决了走道板位于层间临空位置时存在临边防护不到位问题,防护效果显著。本研究以新塘东洲项目A地块为例,此工程中爬架内侧临边防护是安全文明施工中的重点。项目针对以上内容进行了相关的科技研发与创新。本研究对可周转可拆卸爬架内侧临边防护及临边防护缺失危害进行分析,旨在增强防护效果、降低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倪卫国 《建筑安全》1997,12(7):41-44
建筑施工临边及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倪卫国(四川华西集团总公司)在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一直是多发性的两大类伤害事故。在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诸多原因中,因未进行临边及洞口防护或临边及洞口防护不当又是其主要原因。因此,作好临边及洞口防护,对于...  相似文献   

19.
伏平  吴全国  吴华 《建筑安全》2000,15(11):26-26
在以往工程施工中,楼梯防护栏杆主要用架杆连接或钢筋焊接等方式进行防护,这种方式缺点是拆装不方便,并且投资费用较大。施工单位急需一种方便、快捷、经济型楼梯防护栏杆, 1.设计思想 设计人员针对不同施工现场,楼梯长短不一和角度的不同,从总体设计思想上考虑:防护栏杆的横杆应带有可伸缩性,以适应不同施工现场要求;栏杆柱应使用通用性强、牢固的管型材料;底座螺栓需使用M20以上可调螺栓;防护板应采用宽度20cm以上板材制成。(见图1) 2.制造 2.1 材料要求。 2.1.1 防护栏杆柱采用φ48钢管、横杆采用φ48钢管和小φ…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物在施工时,外架与人行通道的搭设必须先建筑物一步,这是确保施工和行人通行安全的需求,人行通道应根据建筑楼层的高度设置,宽度不小于1m,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在拐弯处应设休息平台,按临边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在踏步下设大眼安全网一道,外侧满挂密目网,出入口须搭设行人通道防砸防护棚,防护棚上需满铺双层脚手板,并在入口处两侧明显位置挂设安全警示牌和安全宣传标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