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组江苏公司于2011年11月统计的指标: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运维人员平均为2.61人/站,与公司定额相比效率提升14.08%;35~ 110千伏变电站运维人员平均为1.13人/站,效率提升15.51%.彼时,江苏公司建设实施大检修体系已半年.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组江苏公司于2011年11月统计的指标: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运维人员平均为2.61人/站,与公司定额相比效率提升1408%;35~110千伏变电站运维人员平均为1.13人/站,效率提升15.51%。彼时,江苏公司建设实施大检修体系已半年。  相似文献   

3.
江西500kV运维站已实体化运作,各运维站涵盖智能与常规变电站,为使运维人员掌握两者之间差异,满足多站交叉运维技能要求,通过分析智能与常规变电站典型信息的信号回路,将抽象的网络回路转变为容易理解的信号回路,为运维人员掌握不同变电站的差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常用变电站自动化广域运维系统架构,基于运维主、子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变电站自动化广域运维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审计日志、流量管控、权限认证、主站录屏等多种关键技术,在运维中心、服务管理中心和变电站分别设立广域运维系统的安全认证体系,同时在运维中心、服务管理中心和变电站之间配置双因子登录安全访问功能,实现了从调度到变电站的一体化全通信过程纵深安全防护,有效保障主站远方操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变电站站用电及消防系统运维方式的不足,通过研究与应用一种新的变电站站用电系统运维策略,有效判别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满负荷能力及各主回路的运行工况,及时发现相关设备缺陷隐患,有效检验设备的真实健康水平,从而保证站用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消防系统能可靠投入,为提升站用电及消防系统基础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种更加合理、规范的运维方式,对变电站站用电及消防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包头供电局兴胜运维站防误装置存在的不能实现站间闭锁、集中开票、分散操作、远程监护,子站使用生产管理MIS开操作票等问题,提出改造措施.完成了集控五防主站系统建设;兴胜变电站、韩庆坝变电站五防系统软件升级,建立集控五防通信通道;青山变电站配置微机防误装置等工作.系统投运后,提高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500千伏博尚变电站,属于云南电网公司西电东送南通道德宏输变电工程之一,一变辖三站,分别是博尚开关站、德宏侧串补站和墨江侧串补站。自2008年投运以来,博尚变实现安全生产零差错,这个只有9名成员、平均年龄31岁的班组是如何驾驭这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变电站?而站长惠小东也荣获201 2年南网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在班组安全管理方面,他有哪些心得?日前,本刊记者奔赴一线,探寻博尚变电站的班组建设之道。《云南电业》:一进博尚  相似文献   

8.
调控一体化背景下运维子站无人值守时,变电站发生故障后运维主站不能及时进行设备检查。针对这一问题,巴彦淖尔电业局采用多元信息集成巡检系统辅助运维主站进行设备故障的提醒和判断。应用该系统时,利用SCADA大数据信息进行设备故障下的视频联动,为紧急设备故障下的操作处理缩短判断时间,为设备故障判断增加判据。该系统在天吉泰220 kV变电站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陆良变电站站长杨宜洪,先后在5个变电站工作过, 从事变电运行工作长达23年。特别是担任陆良站站长4年多来, 他爱岗敬业、善抓细节,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
分析500kV常规站和智能站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原理,为运维人员提升多类型变电站运维技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崇左供电局,只要一提起220千伏东平变电站站长黄延孙,大家都会夸他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在十四年变电运行岗位上,完成倒闸操作任务上万次无差错;正确处理设备障碍上千次,处理故障上百次,被誉为“信得过的操作手”。  相似文献   

12.
4月24日夜晚,重庆江供电公司变电集控站班长池永带领同事,对220千伏万盛站开展110千伏旁路母线拆除及2号主变102回路验收投运工作。次日清晨,该站110千伏1、2号母线送电完成。池永从事变电运维工作已经27年。从门外汉到集控站班长,在以变电站为家的近1万个日夜,池永始终扎根生产一线,默默守护电网安全运行。如今,他带领一支55人的队伍,担负着江及万盛地区36座变电站监控管理以及3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19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锡林郭勒电业局建设一套完善的变电站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DCLive IT运维服务器集中管理系统。该系统由DCLive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网络运维安全网关、网络风险监控系统和数据库构成,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支持各种操作类型、集中化管理、所有操作图形化回放、数据处理能力强等优点。系统建成使用后,显著提高了变电站设备的维修效率,节约了费用,同时可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事故分析。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可为其他变电站运维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他1988年12月参加工作,一进昆明供电局就被分配到变电站,凭着他对供电事业挚着的追求,倾心钻研变电技术,狠抓站内管理,用建家的精神来建站,先后在路南站、汤池站、雨龙站当过站长。他象播种者那样不畏艰辛地去拓荒、去耕耘,去播种,默默地在变电运行岗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分析目前电力监控系统无法支持变电站远程运维及"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构建区域运维中心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区域站域两层体系结构的变电站远程运维架构方案,在此架构下,基于运维业务需求,给出了站端、区域端、运维班终端3级应用功能部署方案。之后,基于面向服务的区域站域交互框架,详细设计了站域服务接口方案。最后,利用区域站域分布式业务处理实现了设备状态远程监视、远程巡视、远程故障处理和远程智能诊断等远程运维业务。应用实践表明,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运维平台的应用提高了设备及系统缺陷预警、故障定位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设备现场巡检次数,降低了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6.
特高压变电站是目前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在电网中地位极其重要。站用电系统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极大。站用电系统接线方式是否科学与合理,直接决定了站用电系统运行是否可靠、灵活与安全。特高压变电站站用电系统接线尚未有明确的规程要求,在运行的特高压变电站中其接线方式各不相同,从运维角度分析存在一定问题。研究从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设备的选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相对合理的接线方案,对特高压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设计与运维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世界》2015,(7)
<正>程序化控制的实现,大大减轻了监控中心运行人员和运维站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缩短了电网方式过渡时间,节约了人力资源和交通成本,提高了倒闸操作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在《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实现》一文基础上,以我公司已实现程序化控制的海光寺监控中心和包括兰清道、勤俭道在内的四座220 k V变电站为例,对基于监控主机的程序化控制的调试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1运行状态的判断如图1所示,根据实时电气量判断当前电气间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电力系统的改革,变电运行专业由有人值班变电站转变成了无人值班变电站,成立了变电运维班,变电运维班由十几人负责对几座或十几座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任务,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变电站的增加即为工作量的增大。1目前现状1.1路况方面市区各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多在15~20千米以上,县区的距离在30千米以上;市区各变电站之间行车时间多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为了维护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变电站的保护、监控等二次设备运行的供电,合理配置变电站的站用电电源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电网的运行可靠性较高,站用电和外用电源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极小,并且变电站的日常运维规则保障机制健全,能保证运维人员在2h以内赶赴事故现场对变电站事故进行处置,因此现有的国内变电站站用电系统一般不配置柴油发电机作为站用电电源.  相似文献   

20.
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数字化、共享标准化特点,较常规变电站技术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突出表现在二次回路虚拟化,给变电站运维带来新的挑战。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维护需求,提出一种二次设备智能化运维技术方案和智能化应用,包括压板状态自动巡视、二次安全措施顺序执行等功能。结合实际变电站应用情况,对各项功能进行了说明,现场应用表明:制定的二次设备智能运维综合方案及智能化应用可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现场运维操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变电站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