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三乙醇胺为原料通过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星型表面活性剂,其具有3条疏水碳链和3个磺酸盐亲水基团。研究发现该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93×10-5 mol/L,此时的界面张力为32.5 mN/m。同时,研究了星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和NaOH浓度对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少量的星型表面活性剂就能有效的降低原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 g/L,NaOH浓度为0.5 g/L,温度为50 ℃时的原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降至1.1×10-4 mN/m。该界面张力值已经属于超低界面张力,满足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条件。自乳化实验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表面活性剂浓度在0.1 g/L时就能将原油乳化成粒径为5 ~ 20 μm的O/W乳状液。  相似文献   

2.
以地沟油、环氧氯丙烷、三乙胺为基本原料制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考察反应溶剂对季铵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制备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摩尔浓度为6.32×10^(-3) mol/L,利用电导率法测定临界胶束摩尔浓度为6.45×10^(-3) mol/L,此时对应的表面张力gcmc为44.35 m N/m。并进一步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对纸张柔软效果,当表面活性剂摩尔浓度达到2.35×10^(-3) mol/L时,即可获得对纸张最佳的柔软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系列可裂解Gem in 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标记为Ⅱ-m-n(m=12,14;n=3,4,6);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表征。测定了相关的性能,结果表明,可裂解Gem in 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胶束生成能力,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63×10-4~4.17×10-4mol/L(m=12)及2.88×10-5~4.46×10-5mol/L(m=14),分别比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低两个数量级;其泡沫稳定性、乳化性能和杀菌性明显优于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环氧氯丙烷与磷酸二氢钠反应制备中间体,再与十二叔胺反应,制备甜菜碱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复配。测定复配前后产品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泡沫稳定性和乳化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下,甜菜碱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30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7.98 g/L。对于复配体系,当甜菜碱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与SDBS以质量比6∶4进行复配时增效作用最好,其表面张力为23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4.84 g/L,对松节油的乳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无水乙醇及1,4-二溴丁烷等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十四烷基阳离子双子新型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和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新型表面活性剂与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原油之间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可降至1×10~(-3)m N/m;另外,该新型表面活性剂还具有稳定的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并与普通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将其与25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考察了复配体系的表面、界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19×10^-3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25.51mN/m;加入聚合物后临界胶束浓度变为4.09×10^-3mol/L,γcmc变为26.65mN/m;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在0.8—1.5g/L,可使胜利原油油水间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聚合物的加入有利于乳状液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以对苯二胺、棕榈酰氯、2-氯乙基磺酸钠为主要原料,经取代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棕榈酰基对苯二胺二乙基磺酸钠(DS16-P-16),用FTIR、~1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其水溶性、表&界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在25℃时,DS16-P-16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1×10~(-4) mol/L)是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6.26%,pC20(水的表面张力降低20 mN/m时所需溶液浓度的负对数)为3.61,表现出更好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随着温度和溶液浓度的增大,DS16-P-16溶液与吉林油田原油的界面张力逐渐降低,且均低于1×10~(-2) mN/m,在45℃下,质量分数为0.5%的该溶液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46×10~(-2) mN/m;在质量分数为0.1%时,DS16-P-16溶液的初始起泡高度为28 cm,稳泡率可达93%,乳状液稳定时间为437 s。相同条件下,质量分数为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初始起泡高度为15 cm,稳泡率为60%,乳化时间为128 s。  相似文献   

8.
以对苯二胺、棕榈酰氯、2-氯乙基磺酸钠为主要原料,经取代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棕榈酰基对苯二胺二乙基磺酸钠(DS16-P-16),用FTIR、~1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其水溶性、表界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在25℃时,DS16-P-16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1×10~(-4) mol/L)是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6.26%,pC20(水的表面张力降低20 mN/m时所需溶液浓度的负对数)为3.61,表现出更好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随着温度和溶液浓度的增大,DS16-P-16溶液与吉林油田原油的界面张力逐渐降低,且均低于1×10~(-2) mN/m,在45℃下,质量分数为0.5%的该溶液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46×10~(-2) mN/m;在质量分数为0.1%时,DS16-P-16溶液的初始起泡高度为28 cm,稳泡率可达93%,乳状液稳定时间为437 s。相同条件下,质量分数为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初始起泡高度为15 cm,稳泡率为60%,乳化时间为128 s。  相似文献   

9.
将废弃地沟油进行酸解获得混合脂肪酸。以混合脂肪酸、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基本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地沟油的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制备化合物的特征基团进行表征。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制备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07×10~(-3)mol/L,利用电导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5.02×10~(-3)mol/L,此时对应的表面张力y_(cmc)为35.26 mN/m。最后,使用手感式柔软度测试仪测试制备表面活性剂对纸张的柔软效果,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9.1×10-4 mol/L时,即可以取得较好的柔软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2-氨基噻唑、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2-(2-氯乙酰胺基)噻唑中间体。中间体分别与N,N-二甲基癸基叔胺、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N,N-二甲基十四烷基叔胺、N,N-二甲基十六烷基叔胺反应合成一系列噻唑类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原料投料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利用1HNMR和I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电导率法测得噻唑类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分别为1.94×10~(-2)、5.01×10~(-3)、1.62×10~(-3)、4.78×10~(-4)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